5月12日,涵芬书房名家系列讲座之“柴尔德与中国考古学”在涵芬楼书店举行。本次讲座邀请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李零、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原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安家瑗三位嘉宾,会同柴尔德传记系列四书的四位译者,从20 世纪著名考古学家柴尔德的学术与生平出发,畅谈柴尔德对中国考古学方法与思想的启发,并分享关于中国考古学“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精深思考。商务印书馆党委书记、执行董事顾青,副总编辑郑勇出席。
维尔·戈登·柴尔德(Vere Gordon Childe,1892—1957)是世界著名的考古学家,20世纪最伟大的人文学者之一,同时以热心政治、特立独行而著称。商务印书馆近期推出四部由李零教授策划并主持翻译的作品,从不同角度解读柴尔德生平与学术,旨在立体呈现这位学人复杂的精神面貌与深远的学术启发,重新发掘这位重要考古学人的当代价值;尤其对柴尔德提出的重要历史概念与考古方法论给予充分阐释和重新评估,以为中国考古学发展提供镜鉴与激励。
商务印书馆执行董事顾青首先对丛书的出版表示祝贺,并提出世界考古学史领域尚有许多经典作品未被译介至中国,而此类翻译工程对中国考古学有着重大意义,商务印书馆也将为这项事业做出持续努力。
李零教授阐述了组织翻译这套丛书的动因。柴尔德对于考古学术界而言是绕不开的人物,尤其是他关于近东和欧洲文明的研究,对中国的考古学界具有很大启发性,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就曾在日记中写下阅读柴尔德著作的感悟。此外,目前人们对中国考古学和世界考古学的关系认识尚浅,通过传记了解这些考古学家,进而阅读其学术著作,可能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本次主持翻译和出版的著作来自英、美、澳三国不同专业背景的写作者,几部作品对柴尔德的解读互相补足,完整介绍了柴尔德的一生经历,既展现了他的个性和私人生活,也梳理了他毕生的学术活动。结合这几本传记,可以看出柴尔德的人格之伟大——柴尔德为大众而著书立说,具有一定科普性质,可称之为“考古民主化”——他的作为并未局限在考古方面,而是对整个社会思想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也是我们重新以传记作品发掘柴尔德的目的。
陈星灿教授进一步强调了柴尔德对中国考古学界的学术价值。据他介绍,夏鼐先生曾称柴尔德为“英国进步考古学家”,并引进了“考古文化学”等理论,而在柴尔德去世六十年后,这些知识遗产仍影响着中国的考古学研究。柴尔德精于综合研究、综合分析,而从研究史前史的角度出发,他应该被称为过程考古学的鼻祖,甚至可以称为后过程考古学。陈星灿教授提到,我们现在正在进入一个柴尔德当年提倡但还没全面展开的考古学时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柴尔德对我们具有开创性的影响。
安家瑗研究员曾跟随其父亲安志敏先生翻译柴尔德所著的《考古学导论》,之后也翻译了他的另一部著作《人类创造了自身》。她认为后者不是专为学者所作,而是为大众撰写的普及性读物,其论点与深入浅出的写作方式至今仍具有突出的指导意义。柴尔德的“大史观”恰是许多考古学人所欠缺的,其著作和理论对青年考古学人尤其具有绕不过去的基础意义。
随后,三位嘉宾进一步讨论了对柴尔德的独特印象。陈星灿教授认为,柴尔德以综述与阐释见长,更倾向于一位考古学的思想家,他综合性的的深远影响。他综合性的“大史观”恰是许多考古学人所欠缺的。安家瑗研究员认为他其实是一个“人间清醒”的人。她深感柴尔德对衰老死亡的清醒认识,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李零教授尤其强调了“三大革命”理论、“多元一体”学说的深远影响;特别是柴尔德从未固步自封,即使在人生的最后时刻仍然对学术发展完全持开放态度,对考古学发展有清晰的展望,这是柴尔德的人格特别伟大之处。
参与丛书翻译的四位译者也先后分享了各自的心得体会。《致命的诱惑》译者王艺提到柴尔德不仅是致力于劳工运动的政治家和考古学者,更是现实生活的参与者,这种体验与他的理论构想息息相关。《柴尔德的神秘生涯》译者李博婷则注意到了柴尔德幽默、享受生活的一面,并认为这反映了当时普遍存在的文化氛围。《柴尔德的方法和理论》译者张力生谈到了自己在伦敦大学考古学研究所求学时每日从柴尔德塑像旁经过,再次强调了柴尔德给后世留下的深刻印迹。《史前史学家柴尔德传》的译者张瀚墨表示,有关柴尔德的这几部传记呈现了一个立体的柴尔德,对今天的考古学界、考古史、考古研究范式以及学术整体都有深刻启发。
“解读柴尔德”丛书包括译著四部:《柴尔德的神秘生涯》《柴尔德的方法和理论:史前史的经济、社会和文化阐释》《史前史学家柴尔德传》《致命的诱惑——柴尔德的政治人生与思想》。它们充分反映了戈登·柴尔德在学术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也展现了他跌宕起伏、耐人寻味的生命历程。
“解读柴尔德”丛书简介
本丛书收录的四部著作,从不同角度对柴尔德进行了研究。从对其方法和理论的回顾梳理,到揭开覆盖在传主个人生活之上的神秘面纱,它们将指引各位读者经由字里行间透视柴尔德的学术、政治与人生,品读柴尔德的斗争与沉默、希望与绝望,并从侧面理解史前史研究与考古学在20世纪上半叶的演变与发展。解读柴尔德,发掘一位学人的复杂心史,考古一个时代的精神遗迹。
1.《柴尔德的神秘生涯》作者:〔美〕威廉·J. 皮斯,译者:李博婷
本书是一部以20世纪大事件为线索,从社会政治史的角度破解“柴尔德之谜”的传记。阅读本书,不仅有助于了解柴尔德的考古学成就,也有助于重审他生活的时代,特别是20世纪上半叶的欧洲知识分子群体在时代旋涡中的遭际与抉择。
2.《致命的诱惑:柴尔德的政治人生与思想》作者:〔澳〕特里·欧文,译者:王艺
柴尔德的一生,政治对学术是“致命的诱惑”,学术对政治也是“致命的诱惑”。柴尔德的“自杀之谜”,谜底在这里。——李零
3.《史前史学家柴尔德传》作者:〔英〕萨利·格林,译者:张瀚墨
本书从柴尔德的家族身世写起,兼顾其生平、交际、作品及思想,是第一部也是迄今为止最全面的传记。中译本完整附录柴氏《回顾》《展望》《告别》绝命三书,为读者更立体呈现这位考古学人独异而幽深的精神世界。
4.《柴尔德的方法和理论:史前史的经济、社会和文化阐释》作者:〔英〕芭芭拉·麦克奈恩,译者:张力生
本书对柴尔德学术思想和理论方法进行了系统且深入的考察,为读者客观、全面理解这位被埋没、被误解的考古学人的学术史意义提供了重要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