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发挥专长,为可能爆发的病虫害“把脉”“开方”;他情系“三农”,反映疫情下农业发展困难,用心用情助力复工复产;他“建言永在线,尽责不断线”,用扎实工作展现出一名政协委员“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担当……他就是住滇全国政协委员,省农科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副所长谌爱东。
走进省农科院科研大楼8楼实验室,谌爱东正在显微镜下观察草地贪夜蛾与寄生茧蜂的“相爱相杀”。“主要是通过幼虫侵蚀危害基础植物,像玉米它特别喜欢……”
去年1月我省首次发现从境外迁入的草地贪夜蛾,半年时间,全省129个县确认发生,危害玉米等粮食作物近千万亩。这时,由谌爱东领衔成立的“虫虫特工队”站了出来,誓从“害虫口中夺粮”。
“研究清楚天敌如何能够寄生,到田间以后利用什么措施可以保护好,通过人为室内培养扩繁,不断的释放,让它快速持续的防控……”
一年里,谌爱东几乎跑遍了云南虫害的严重地区,通过实施种群监测、成虫诱杀、科学用药和农艺措施等绿色防控技术,保护了天敌资源与生态环境,“虫虫特工队”成为草地贪夜蛾的“终结者”。“采取对策和技术攻关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也为我们省来应对农业生物安全防控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立足本职,守护“米袋子”,是谌爱东作为害虫防控专家的职责;精准建言,助力农业生产是他作为一名全国政协委员的担当。
“疫情非常严峻的情况下农业生产面临了很多的问题……”在下乡治理虫害期间,谌爱东发现受疫情影响,很多农业生产资料不能及时到达田间地头,这让他“看在眼里,急在心头”。
“向全国政协上报了《当前疫情下农药物资及应用情况问题的调研》,2月27日报上的,2月28日下午专门给我打电话,说的是调研报告直接地促进了交通部、农业部联合下发了‘三不一优先’的文件,有效地保障了农业生产物资、运输交通方面工作的推进。比较高兴能够发挥委员的作用。”
“建言永在线,尽责不断线”,今年的全国两会上,谌爱东又有了履职新方向。
来源:云广记者张艳梅
编辑:曹译文 曹禹梦
责任编辑:屠虹怡 李娟娟
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