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不经意的一句话很可能毁了孩子的一生,但愿你没有说过

2023-05-10     陪宝宝写日记

原标题:妈妈不经意的一句话很可能毁了孩子的一生,但愿你没有说过

大家好,我是豆妈。

豆妈除了喜欢看书之外,还喜欢追剧,最近就追了一部大热的仙侠剧《长月烬明》,看完后对男主澹台烬一生的经历感触颇深,尤其是一个人承受太多负面评价和恶意嫌弃的时候,会入魔这件事情,更是觉得细思极恐。

简单地说,男主叫澹台烬,是景国国君的孩子,却因为母亲生他而亡,深爱母亲的父皇无法接受爱人离开的事实,把所有的伤心和怨愤都发泄在了这个襁褓中的孩子身上,世人都视他为魔胎,没有人愿意靠近他。

豆妈想说,每个人都会有情绪,尤其是在面对失去痛苦的时候,需要找到一个出口,如果把一切责任都可以推给别人,自己内心便会轻松舒服很多,这就是迁怒行为产生的原因。

为什么说,一个内心有安全感的孩子,父母情绪是相对稳定的,最起码不会随意迁怒于孩子。就像剧中澹台烬的父亲,便是把失去妻子的痛苦全部转移迁怒于这个孩子身上。

直到澹台烬长大后,一次入梦回到自己出生,才知道这世间还有一个人不嫌弃他,不相信他是魔胎,这个人便是他的母亲。

母亲坚持选择让澹台烬出生,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说,这个孩子一定是善良的。要知道,在这之前,澹台烬被父亲嫌弃,让他自生自灭,又送他去盛国做质子。

在盛国王宫里,澹台烬也是处处受人欺凌,所有人说他是魔胎,对他充满了恶意,还有照顾他的姑姑也会背叛他。

那么,在这样环境下长大的澹台烬是什么样呢?

首先,没有安全感。这样的孩子,只有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才会觉得自己就只能是孤独的,就算渴望与人相处,产生了关系,也会在一段关系中患得患失,猜忌多疑,很小的事情就会让自己崩溃,最终导致关系断裂。

其次,缺乏社交能力。澹台烬让黎苏苏教他画见生符,他刻苦学到深夜还不放弃,但是黎苏苏已经困得睡着了。澹台烬的第一反应是把黎苏苏拉起来,不行,我还没有学会,你得教会我。

黎苏苏很生气,说澹台烬不讲理。很小一个细节,就让我们看到,这样环境长大的孩子,是无法生出爱人的能力,甚至连观察和感知别人的感受都做不到。

在现实中,这样的孩子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丝毫不顾及周围人的感受,最终导致人际交往能力差,也让孩子的挫败感增加。

最后,缺乏内心力量。在这样恶劣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内心几乎没有任何力量,所以澹台烬在每次生命力减弱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个蛊惑他献出灵魂的声音。

对于一般人来说,对这样的声音会产生恐惧,但是澹台烬不是,因为他内心没有任何力量支撑,所以他觉得随时可以把身体、灵魂都拿走,根本没有珍惜自己生命的想法。

当然,这部剧中,豆妈讲的这些剧情只是前期的一部分,后来澹台烬遇到黎苏苏,黎苏苏用爱让澹台烬学会了爱人。剧情不止这些,豆妈只是单独拎出和教育有关的剧情来讨论。

澹台烬的遭遇,让我们看到被人嫌弃的孩子,命运多舛又生活艰难,前途暗淡甚至看不到任何希望。

可能你会说,我不会这样对待自己的孩子,也不会嫌弃孩子,可是豆妈想说,很多嫌弃的确不是父母刻意为之,而是在不经意间,就让孩子感受到了嫌弃和恶意。

豆妈总结了一下,一共有三种情况,赶紧对照检查一下。

第一句话,给孩子贴标签的话。

贴标签这件事情,并不是绝对不可以,但是要注意一点,就是负面标签不要贴,正面标签慎重贴。

豆妈就在小区遇到这样的妈妈,尤其是孩子和其他小朋友发生矛盾纠纷,是孩子自己犯错误的时候,妈妈会告诉对方,自己孩子脾气不好,喜欢发脾气,非常抱歉这样的话。

这种话,看似是在替孩子向别人道歉,解决问题,实际上是增加了孩子的问题。孩子从妈妈的身上,没有学会为错误道歉的正确打开方式,相反学会了为犯错找借口。

更要命的是,孩子听到妈妈对自己的评价是脾气不好,喜欢发脾气。这种看似不像是负面评价,实际上杀伤力非常大,会暗示孩子可以用发脾气处理事情,而不是合理管理情绪。

第二句话,打击孩子的话。

你太笨了,你咋就这么不开窍呢?这么简单的问题,你都不明白。

豆妈相信,这类话很多妈妈都不会说,因为这些话明显都是否定孩子,打击孩子的话,但是那些隐藏版的话,会不会说呢?

比如,孩子学绑鞋带,一时半会儿又学不会,眼看着上学快要迟到了,妈妈会说,算了先别学了,赶紧出门,然后迅速给孩子绑好,拉着出门了。

别看这么小的一个举动,已经把孩子想要学习和想要做好的心理建设,全部击溃了。孩子会认为自己根本学不会,也发现学不会也没关系,妈妈总会冲上来帮忙的。

豆妈这里只是举例,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的行为言语在不断打击孩子,让他失去相信自己的力量,学会的能力也是在一次次小挫折的时候,更加否定自己,不再有探索心。

第三句话,情绪上头的话。

在豆妈看来,做一个情绪稳定的父母,并不是让我们没有情绪,或者一定要压抑自己的情绪,而是说在孩子面前要有意识地保持情绪的稳定。

可以有各种情绪表现出来,因为孩子也需要学习情绪管理,不是说不让孩子看见负面情绪,只是需要我们让孩子看到负面情绪出现时候,如何应对。

如果经常在孩子面前,做不到管理情绪,对孩子说一些情绪上头的话,孩子也会慢慢习得这种方式对待自己的情绪,让我们看到一个暴脾气的宝宝。

孩子是一个小雷达,你向他发出了什么样的信号,他就会接受什么样的信号,然后再经过自己的消化理解,再发出去。

所以,当孩子长期接受的都是负面的评价,极端的言语,恶意的评价,那么孩子的内心是荒芜无力的,也往往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豆妈总结的三种话,如果你一句都没有说过,豆妈要给你点赞,如果说过也不要太自责,都是第一次学做父母,从现在开始不再说,便是我们成长。

在育儿这条路上,我们一起加油,共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2e4f8476c55e592335870f794ff5921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