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最后一次生日,长寿面被换成挂面,伟人临终前仍不知真相

2022-02-24   军武四分三十三

原标题:主席最后一次生日,长寿面被换成挂面,伟人临终前仍不知真相

回望历史的长河中,无论过去了多久,伟大的领袖是永远不能忘记的。尤其是带领中国民众打跑日本帝国主义,建立新中国的伟大领袖毛主席。

有一种信心叫做“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有一种气魄叫做“红军不怕远征难”;有一种豪迈叫“万水千山只等闲”。毛主席是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人,为中国找到了适合的道路,将中国从一个咿呀学语的婴儿亲手培养成了优秀的人。

在毛主席晚年的时候,厨师长为了照顾好主席的身体,做饭讲究搭配且富有营养。但毛主席最后一次生日时,厨师长煮了一碗长寿面却没有一根完整的,看了之后便泪流不止。

少年时不常过生日

毛主席的父亲毛顺生在少年时代,因为负债过多,所以被迫从军,也希望可以通过当兵来改变命运,谋取一条出路,这一当就是好多年。

毛顺生退役后,回到韶山冲村,手里拥有了一些积蓄,通过这些积蓄置办一些买卖和其他的小生意。

通过自己的劳动,毛顺生一点一点攒下钱,买回了曾经赎出去的田地,家里的日子慢慢开始变好,最后家里成了富农的水平,拥有二十多亩地,这些都是毛主席父亲通过劳动实现的。

毛主席便更加明白,从一个一无所有的农民到富农,需要付出加倍的辛苦与努力。

而毛主席的母亲是湘乡县人,名叫文七妹,在一个宗族的姐妹中排行老七,所以文七妹成了她的名字。经人介绍毛顺生和文七妹成亲结为夫妻。

1893年,毛主席出生于湖南湘潭县韶山冲。毛主席在童年时代家庭不算富裕,并没有机会过生日,即使偶尔父母为他过生日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小时候母亲送毛主席去私塾读过两年学,后来毛主席便迷上了读书。毛顺生最看不惯的就是儿子读书就像“鬼迷心窍”常常忘记吃饭,无论是田地边还是炕头沿,一转身就能看到儿子沉迷读书的样子,让毛顺生气不打一处来。

父子俩经常爆发争吵,觉得儿子耽误了干农活,毛顺生认为“一个农民,最重要的就是可以把庄稼种好”。父亲的严厉虽让毛主席更加叛逆,但是却养成了执着、踏实的性格。

1910年,16岁的毛主席走出村庄,发誓“学不成名誓不还”。虽然在外面经常思念父母,但是为了心中的志向,没有回过家,逢年过节还会给家里寄去药品和钱。在母亲去世后,便将父亲接来和自己同住,以前紧张的父子关系,早就很融洽了。

毛主席自加入共产党起,忙于领导农民发起各种武装斗争和革命,脑子里想的全是农民。所以在那个时候,毛主席也从不过生日。

中年时拒绝过生日

在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也不喜欢过生日,但经常有人想为他祝寿,毛主席却说:“我不做寿,把工作干好比什么都重要。”一些外国领导人发来祝毛主席长寿的祝福时,毛主席没有公开在报纸上,解释道中国人没有这种习俗。

当有人祝贺毛主席“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或者“长命百岁”“万寿无疆”,经常被他怼回去。毛主席笑说:“哪有人活到一万岁的?100岁也很了不得,我觉得90岁就很好了。”

虽然毛主席不过生日,但很多老革命家,例如周恩来、朱德等人都会用书信或者字画的形式,庆祝毛主席的生日。

新中国刚成立的时期,国家起步还比较困难,自己过生日会引起不良影响,所以中年时期毛主席也不怎么过生日。

毛主席不给自己过寿,但会在生日时,邀请铁人王进喜等劳模一起进餐,犒劳他们;也会邀请同住一起的老人一起用餐。充分体现了毛主席关心关爱老百姓的高尚作风。

最后一次生日

毛主席一直不做寿,但会在生日的时候请人来吃饭。老年时,毛主席对于自己的生日比较看重,在过70岁的生日时,过得很充实也很满意。在主席80岁的时候,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

1975年12月26日,是毛主席82岁的生日,也是最后的一个生日。一大早,毛主席的女儿和护士长、秘书一起来到毛主席的起居室,大家欢声笑语,一片喜庆氛围。

像往常一样,毛主席的长寿面是由中南海的面点师傅田师傅亲手擀的。做完后,正要到锅里放面条,可是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了,面条放到水里变成一节一节的,全都烂了。

这可吓坏了做饭的师傅,哭着说:“怎么会这样,我活了大半辈子从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此刻,厨房里充满了浓浓的紧张和悲伤的氛围。

但是如果重新擀面条,时间肯定来不及。索性,他们干脆用挂面替代。就这样,毛主席最后一碗长寿面是挂面,而不是手擀面。主席看到后很开心,吃的也很香,直到主席临终前,也不知道厨房发生的这件事情。

主席的最后一次生日时,朝鲜首领送来了一个果篮,里面是朝鲜的红苹果,还有金正恩亲笔写的“祝福毛主席健康长寿。”

毛主席只挑出了两个又圆又红的苹果,便对大家说,这两个留下,其它的让他们分着吃吧。可见毛主席时刻心系人民。

小结:

不平常的年代,一定会孕育出不平常的人。在风云激荡的年代,孕育出了毛主席这样伟大的领袖,他的影响力不仅是在中国的土地上,更传到了国外。

我们永远应该永远铭记毛主席,他的一生都投入到为老百姓服务中,就连过生日都不忘挂念百姓。致以伟大的毛主席最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