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 Beckie
来源 l 粥左罗(ID:fangdushe520)
《奇葩说》第六季开播了。
辩论场上,辩手们独到的见解、犀利的言辞,单刀直入、一针见血的表达方式,每每让观众拍案叫绝。
辩论场外,杠精无孔不入。在网上怼天怼地怼空气,在现实中披着心直口快的外衣,对看不惯的一切指手画脚。
把尖酸刻薄叫做言辞犀利,把阴险恶毒当做幽默风趣,还美其名曰:我就是这么一个直爽的人。
化用一句经典:直爽啊直爽,多少语言暴力,借汝之名。
01
以爱之名的直爽
背后是孩子暗暗留下的泪
“你这孩子,见到人都不打招呼,真没礼貌!书都白读了!”
“你再不听话,爸爸妈妈就不要你了!”
“这点小事都做不好,我养你还有什么用?”
有没有觉得这些话似曾相识?
我们这一代人,或多或少都受过这种“打击式教育”。取笑、挖苦、威胁,以及在外人面前的否定式自谦,是中国式父母奉行的惯用手段。
在第一季《向往的生活》中,宋丹丹带儿子巴图上节目,全程怼儿子怼上热搜。
一早起床她就开始吐槽:“你怎么那么笨呢,我生了一个废物。”
听到嘉宾刘宪华早起为大家煮了粥,随即表示:“能换儿子吗,我能换一个吗?”
喝完粥,宋丹丹又说起这话,“跟民政局说一下我换儿子。”
这时巴图的脸色已经有点不好看了。为了证明自己并不是那么一无是处,巴图主动去煮鸡蛋。宋丹丹又嫌弃儿子把烟全煽在了她的脸上,吐槽他是在制作烟雾弹。
到这里我已经看不下去了。弹幕满屏都是:仿佛看到自己的亲妈。
但是你说宋丹丹不爱巴图吗?
她爱,甚至可能比一般父母还要爱。她曾在节目里恨铁不成钢地说:我就希望巴图不要怕打击,要习惯打击,打击多了就会坚强。
打击真能让人成长、变得坚强吗?
记得刚上高中那年,妈妈问我:“长大了想做什么?”或许她期望我回答科学家、老师、银行家这类光鲜亮丽的职业。
而我却说:“我想当歌手。”
她黑了脸:“你怎么这么没出息,这些年书都让你白读了。”随后她把这件事当做谈资,每每和亲戚闲聊时都会提起,笑话我这不切实际的想法。
往后 7、8 年的时间里,每逢家族聚会,总有长辈开玩笑说:“你当年不是还说你想当个歌手吗,现在怎么不去报名参加中国好声音啊?哈哈……”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和人说过,“我喜欢唱歌”,也不再在公开场合唱歌。
我也曾问过我妈:为什么总是要贬低我,我真的有这么差劲吗?
她说:我是怕你骄傲。母女之间哪来那么多弯弯绕绕,想到什么说什么,直来直往就好了啊,说到底我还不是为了你好。
多少父母就是以“为你好”、“爱你”的名义,打着直爽的旗号,说着字字见血的伤人言论,且不接受反驳。
谁又知道,这声声打击背后,藏着多少孩子咬牙憋住的泪水。
02
不留情面的直爽
是爱情列车的终点站
知乎有一个问题:语言暴力对一个人伤害有多大?
其中一个高赞回答是:在你今后对我好的日子里,都像错觉。
语言暴力是家暴中最无形,却最具杀伤力的武器。虽然它不会伤人手脚,却会在伴侣心里留下永远不可磨灭的伤痕。
台湾知名女主持人寇乃馨和著名音乐人黄国伦是一对模范夫妻。寇乃馨在《我是演说家》里,有一次感人的演讲,主题是《别对你爱的人飙狠话》。
她说:说话是我的武器,我用这个武器伤人无数。
“我很爱黄国伦,可是,通常伤黄国伦最深的,就是我本人。有一次我被他气到,我觉得我一定要打败他,现在什么话能伤害他我讲什么话,一定要挑他最痛的讲。我就指着他说,黄国伦,你凭哪一点配得上我,你知不知道你离过婚,你是二手货,你配不上我。”
黄国伦没有回嘴,转身就开始收拾行李。他拉着行李箱,走到家门口,回头看了我一眼。他说:
“乃馨,有些话是不能出口的你知道吗?”
越会说话的人,越容易用你的语言去伤人;越会说话的人,越容易用你的话语形成一个暴力。
香港演员蔡少芬是出了名的性格直爽、大大咧咧。她和丈夫张晋参加过一档综艺节目。
其间,蔡少芬与张晋的妈妈意见不一,两人争议后问题仍得不到解决。蔡少芬有点不高兴。
按照她一贯的脾气,口无遮拦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想必会天雷勾动地火引发婆媳大战。可她没有,她克制住了自己,把问题交给张晋去解决。
她说,自己在生气的时候,一般是不会出声的。因为一旦出声,会控制不了自己,难免说出一些很狠的话,伤害感情。
哪怕这个人不是张晋,而是他的母亲,蔡少芬也愿意为爱妥协。
在婚姻里,最伤人的不是拳头,而是舌头。
今天我一句“你怎么这么讨人厌”,明天你一句“当初我就不该和你结婚”,后天我再来一句“要不是为了孩子,我才不和你过”……
在你来我往互不相让中,各自逞口舌之快,最终爱情慢慢消散,婚姻也走到了尽头。
03
事不关己的直爽
是对他人的变相谋杀
前段时间“李小璐出轨事件”又出实锤,再次掀起全民狂欢。大家群起而攻,对李小璐和 PG One 口诛笔伐。
站在道德层面,我鄙视这两个人。但同时我又在思考:虽然大家是在坦率地表达自己的价值观,但是这种键盘侠的行为,真的对吗?
记得《奇葩说》有期辩题是,“丑闻主角活该被万人虐吗?”蔡康永作为反方,说了这么一段话:
“你们在养一只怪兽,你们的每一个立论,都把那扇放出怪兽的笼子门往上抬一点点。你们一旦放出这只怪兽来,在座的各位你们没有人有能力把它关回去。这就是那只怪兽可怕的部分。
它一旦被放出来,它不会只去咬有能力抵抗的那些千万粉丝拥戴的偶像明星,它会去满街上任意咬它们要咬的任何人,那个才是我觉得害怕的部分。”
“万人虐”如猛兽,一旦这种行为被主流大众认可,每个人都可能是下个受害者。
去年,一则女医生不堪压力自杀的新闻对我触动很深。
起因是一个微博大 V 发了一段视频,并配文“疑因妻子游泳时被撞到,男子竟在游泳池按着小孩打”。
随后,各大媒体纷纷转发。
紧接着打人男子被人肉出来为水利局员工。一时间群情激奋,所有人跳出来指责、唾骂,觉得自己化身为正义的使者,恨不得啖其肉饮其血。
最终,男子的妻子,也是新闻中的女医生,因为不堪舆论压力而自杀。直到这时,真相的另一部分才浮出水面。
当天,这名女医生和丈夫去游泳,被两个男孩触摸臀部。女医生要求道歉,两个男孩拒绝了她,并朝其吐口水、做鬼脸。
女医生的丈夫不堪其辱,将其中一个男孩按入水中并扇了耳光。
之后,男孩家长在洗手间攻击了女医生。第二天又到女医生单位去闹,想要领导处罚她,并将视频传给媒体。
真相水落石出。但事情就此结束了吗?
并没有。
曾经攻击女医生的网友迅速倒戈,戴上伸张正义的面具,像当时讨伐女医生夫妇一样,转而攻击男孩一家:“流氓”、“畜生”、“杀人凶手”……
看,这头怪兽虐完各路明星,杀死女医生,又在寻找下一个猎物了。
伏尔泰说: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每一个以直爽之名行虐人之举的键盘侠,灵魂深处都刻下了刽子手的印记。
04
直爽
不是语言暴力的通行证
语言如果失去了温度,就是杀人的刀子。
直爽,不该是语言暴力的通行证。它会化成一根针,狠狠扎在听者心头,每次触碰隐隐作痛,甚至一辈子无法将其拔除。
因此,开口前请三思:
对孩子,多些鼓励,少些否定;
对伴侣,多些包容,少些指责;
对陌生人,多些理解,少些戾气。
中国人有句老话:两年学说话,一生学闭嘴。
共勉。
本文来源:公众号 @粥左罗,作者Beckie。
TO BE, TO UP,这里是50万年轻人的成长充电站。运营者粥左罗,90后,毕业四年从服装店员做到成功创业,从月薪2300到月入20万,坚信成长即财富,只写最接地气的成长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