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公权是大恶人?启功痛批其人,两大经典作背后竟如此“不堪”?

2023-07-22     书法网

原标题:柳公权是大恶人?启功痛批其人,两大经典作背后竟如此“不堪”?

柳公权是大恶人?启功痛批其人,两大经典作背后竟如此“不堪”?

“颜筋柳骨”这个词大家应该不陌生,它告诉我们颜真卿、柳公权二位大书法家的字骨力劲健、气势雄浑。另一方面,这个词也延伸为对颜、柳人品的夸赞,颜真卿忠肝义胆、为国捐躯,柳公权刚正不阿,还提出了“心正则笔正”的说法,他们是“德艺双馨”艺术家的典范。

柳公权

但事实当真如此吗?当代书法家启功专门写过一首诗,痛批柳公权人品低劣:“劲媚虚从笔正论,更将心正哄愚人。书碑试问心何在,谀阀谀僧颂禁军。”在他看来,所谓“心正笔正”一说,完全就是来骗那些心思单纯的人,柳公权所写的《玄秘塔碑》和《神策军碑》,背后的故事都毁人三观。

《神策军碑》

启功进一步解释到:“神策军操之宦官,腥闻彰于史册;玄秘塔主僧端甫,辟佞比于权奸,柳氏一一为之书石……是笔下之美恶,与心中之邪正,初无干涉,昭昭然矣。”说白了就是柳公权甘愿为佞臣、宦官写书法。本文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玄秘塔碑》《神策军碑》背后的故事和书法特点。

《玄秘塔碑》

《玄秘塔碑》镌刻于唐会昌元年(841年),由宰相的裴休撰文、柳公权书丹,通碑高3.86米、宽1.2米,共1302字,字径2.5厘米,现存于西安碑林博物馆。此碑是为纪念僧人端甫(大达法师),他的声望在当时可与玄奘相比。

《玄秘塔碑》

但他借佛事搜刮钱财、恣意妄为,还策划出“迎佛骨”之事,韩愈因为上书唐宪宗,反对此事,落得个“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的下场。而柳公权为端甫写碑,自然是费力不讨好。不过,此碑的书法价值极高,明代书法家王世贞评价:“此碑柳书中最露筋骨者”。

《神策军碑》

此碑笔画有如斩钉截铁、圭角分明,笔笔中锋,方折峻整浑朴。横轻竖重,撇轻捺重的处理,使得全碑具有动势。行笔方起圆收,变化较多,同样的笔画处理也不相同,如撇画有长长的兰叶撇、短促的利剑撇、俏媚的撇等,竖画呈弓形,极具个性。结字中心攒聚、四边舒张,挺拔端庄,略带左低右高之势,稳中求险。

《神策军碑》

《神策军碑》立于唐会昌三年(843年),由翰林学士崔铉撰文,柳公权书写。“神策军”一直受制于宦官,且心甘情愿当其鹰犬,唐后期国力衰弱,难以中兴,多是因为天子多受制于宦官,甚至从唐穆宗起,先后有九帝为宦官所立。官宦有这样的底气,就因为神策军。《神策军碑》对他们不吝赞美之词,自然招致正直大臣的厌恶。

《神策军碑》

此碑用笔方圆具备,以折锋起笔,收笔时回锋内收。《神策军碑》与《玄秘塔碑》相比,行笔更加沉着,圆笔处理更多,刚柔相间、丰润匀整,字势也更加开阔。启功认为它比《玄秘塔》更好:“《玄秘》刻手,犹偶有刀痕可见,惟《神策》孤拓,无异墨迹焉”。

《玄秘塔碑》

如果单以这两件作品否定柳公权的人品,证据明显不足,且写碑是君主下达的旨意,柳公权并不因端甫或是神策军而飞黄腾达,非要以“圣人”标准要求古代的大臣,未免太高。

玄秘塔碑

大家有何看法,欢迎评论区讨论!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28b123e55483292a645cb3d6d55caab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