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广州军人放弃上万月薪投奔我党,建国后成为元帅

2022-02-23   军武四分三十三

原标题:这位广州军人放弃上万月薪投奔我党,建国后成为元帅

叶剑英是十大元帅之一,他最初跟随孙中山先生参加新民主主义革命,接触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后感到找到了指引中国解放的明灯,毅然决然加入共产党,投身于报效祖国的革命事业中。

狼烟四起的日子里,叶剑英和党的高级领导们并肩战斗,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作为毛主席的手下,他佩服、敬仰主席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心。

毛主席去世后,叶剑英常常怀念他,每每想到主席生前做出的贡献便老泪纵横,这是老一辈革命家之间具有的深厚情谊。

放弃上万月薪参加共产党

叶剑英1897年出生,广州人。他的父亲是商人,懂得如何做买卖,事业发展得很好,攒下丰饶的家底。叶剑英从小不愁吃穿用度。

个人的安逸生活未减少他对国家命运的关心、担忧,身边百姓的悲苦生活触痛了他的心,少年时已立志报效国家。

19岁时,叶剑英随父亲到南洋经商,见到了更广阔的世界,更确信被压迫被欺辱不是人们应该过的生活。为实现自己的抱负,回国后,他进入讲武堂学习军事。

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叶剑英从军校毕业后,有幸在他麾下从事民主革命。

各省军阀势力强大,不完全听从孙中山领导。1922年,陈炯明叛变革命,妄想夺权,竟然派兵攻入总统府,企图杀害孙先生。

孙中山手下兵力不足,面对突然袭来的重兵,处境非常危险。

叶剑英时任海军陆战队营长,他冲锋陷阵,亲身保护孙中山脱离险境,登上一艘战舰。靠岸后,他们陷入陈炯明的埋伏圈,叶剑英又身先士卒,与敌人拼死搏斗,帮助孙中山成功逃离。

叶剑英在这次脱险中立下功劳,首次展露出众的个人才干,得到孙中山的器重,官位不断提升。

黄埔军校培养了很多杰出的军事将领,周恩来总理等共产党人也在那里工作过。叶剑英从事革命多年,积累了很多实战经验,又毕业于正规军校,军事才能卓著。廖仲恺邀请他到黄埔军校任教。

叶剑英欣然同意,培养军事人才是他愿意做的事。期间,他接触到共产党人和马克思主义,豁然感觉共产主义是拯救旧中国的科学理论。共产党人对革命的忠贞让他产生入党的意向。

当时,国共两党遵从孙中山的意愿,处于合作阶段,叶剑英暂时没有公开参加共产党。他接着以国民军将领的身份参加了讨伐陈琼明的战斗和北伐战争,履历功勋,官升师长。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捕杀共产党人。他许诺上万月薪极力拉拢叶剑英加入自己的阵营。

叶剑英认清了蒋介石大官僚的真面目,对共产党人深感同情,不为钱财所动,通电全国反对蒋介石的暴行,并且不顾个人安危,秘密加入共产党。

屡立功勋

加入共产党后,叶剑英表面仍是国民党军官,在张发奎军中当参谋长。汪精卫与蒋介石勾结派张发奎攻打叶挺和贺龙部队。

叶剑英率先听说这个消息,紧急通知共产党人,使他们有机会离开驻地,保存了革命力量,进而准备武装起义。

1927年,叶剑英公开和叶挺等人领导广州起义,把自己的共产党身份宣告于众,之后到苏联学习进修两年。1931年,他到达中央苏区,担任总参谋长。

在苏区,叶剑英见到毛主席,两人惺惺相惜,彼此赞赏对方的革命经历。叶剑英认识到,毛主席满腹经纶,才干了得,是带领军队和人民谋求解放的优秀领导。

蒋介石全力围剿红军,因王明的“左倾”错误政策,红军被迫长征。路途中,叶剑英身为高级将领不惧艰辛的环境,以身作则带领官兵们顽强斗争。

一次,叶剑英被敌机投下的炸弹炸伤,他不顾伤痛,守在前线继续指挥军队转移。正是有这样意志坚定的将帅,红军以弱胜强,以星星之火燎动整个华夏大地。

长征时召开的遵义会议是党的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确立了以毛主席为首的领导集体,摆脱了博古、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

叶剑英和其他老一辈革命者智慧的选择正确的领导者,若没有他们红军和党很可能陷入绝境。

抗日战争时期,叶剑英任八路军参谋长。他利用自己曾是国民党将领的身份,向国民党宣传抗日主张,与他们进行各种谈判。

1940年,他以身犯险参加蒋介石召开的会议,在国民党地盘与反动派唇枪舌战,维护了共产党的名誉,让各界人士知道红军在抗战中做出的巨大贡献。

怀念毛主席

叶剑英在战争时期做出的贡献不胜枚举,建国后,他任广东政府主席、军委副主席等职,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特殊时期,他再次发挥举重若轻的作用,挽救了国家。

毛主席是国家伟人,指挥红军、解放军与敌人斗争,小米加步枪的人民军队在夹缝中不断发展壮大最终战胜武器精炼的强军。他的军事韬略和思想光照现代的被压迫民族。

1976年,毛主席去世,举世哀悼。叶剑英失去了这位革命战友,心中悲痛的感觉难以诉说。

日子久了,有人对毛主席产生微词。叶剑英听后,十分反感。他说:“没有毛主席,我们还不知在哪个外国租界开会。没有毛主席,我们的根据地如何能稳固?没有毛主席,怎么对抗蒋介石?”

国家发展得越来越好,叶剑英年纪也越来越老。欣慰于国家走上正轨的同时,他更加怀念主席,想起主席来便老泪纵横。

别人称赞他的功绩时,他说,自己才华平庸,幸好有毛主席的带领,不然很可能早就回家经商去了。1986年,叶剑英元帅因病去世,享年89岁。

领袖的博大胸襟和智慧普通人难理解、明白,但他们为国为民做出的贡献举世皆知。

叶剑英身为开国元帅,地位显赫,他却从来不是为这地位而战斗。家庭的富裕、蒋介石的万元厚禄都吸引不了他。百姓可以安定幸福的生活,国家能不受欺辱屹立于世界东方才是他愿意为之贡献力量和牺牲的。

叶剑英对毛主席的怀念既因个人感情也因那份热血澎湃的革命事业。他们有灵将能感受今日繁华,欣慰安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