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韩国主旋律吊打,这是国内电影人的伤疤

2023-09-30   抽屉电影

原标题:被韩国主旋律吊打,这是国内电影人的伤疤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当一部分影迷们高呼国产电影要完了的时候,说明国产电影市场已经面临了一个重大的危机,这个时候人们看到的是危,然而危机的发生一定是有着另一种机遇的。有危必有机,换句话来说,这是否说明当下的国内电影市场对于国产电影来说也是一个机会,什么机会,从之前的那种虚假繁荣中部间走出来,然后真真正正的开始思考,中国电影应该走向何方,国内电影市场应该如何洗牌等等。想来,这也算是一件好事。

以上看似跟今天给大家推荐的影片没有半毛钱关系,实际上却能从侧面映衬出来今天给大家推荐的《国际市场》是一部成熟度非常高的韩国商业片。本篇主要讲述了韩国一户家庭的颠沛流离史,其中包含了对于战争的描绘,对于家庭信仰的坚守,对于生活的二执着等等。这些点集合了韩国创作者的意愿,且能通过影音表达出来,这是本片的精华,同时也是韩国电影的独到之处。

《国际市场》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商业大片,本片从细微处入手,通过宏大叙事中穿插一些精彩瞬间来不断地将观众们引入到与片中的角色们共情的情绪框架内,一旦你认真的研读了这个故事之后,就不难产生对于片中的角色们的深切认同,这种认同是可以超越国别的。因为人类的感动的情绪是共通的,任何意见感动的事情只要是能带入到角色当中去,就必然会让人潸然泪下,韩国创作者在这一方面做的很成熟。

本片在故事上是成熟的,本片在框架上是成熟的,甚至于本片在叙事逻辑上也是非常成熟的,成熟有什么作用呢?有时候观众们似乎并不会在意这种作用,但是你只要认真总结一些韩国电影,就不难发现他们的一些东西在不同的影片当中是相通的。比如说叙事,比如说故事,韩国电影的故事可小可大,宏大题材的故事中也可以穿插小故事,任何细小的故事当中也可以换一个宏大的背景板。大家可别小看这种叙事手法。如果你对比国产电影的话,就会明白这种叙事手法的高明之处。

宏大叙事中穿插小故事,可以消解观众们对于宏大叙事的疲劳,观众们可以从细微处入手更好的理解宏大叙事,就好比你读一篇古文的时候,需要注解一样的。

反过来,细微的故事中,找一个宏大的背景板之后,我们会对于宏大叙事有一种截然相反的认识,甚至会有颠覆性的认识。比如说宏大叙事是负面的,那么细微的故事中穿着着一些正面的小故事之后,我们就会对于以往认知中的宏大叙事产生怀疑,这种怀疑日积月累之后,就会动摇自己的思想。这如同在影视界切香肠一样。日积月累之后,原本负面的宏大叙事就成了正面典型。反之亦然。

说这么多归根到底一句话,韩国电影在宣传上已经可以跟好莱坞大片同属于一个档次了,当然,这也有赖于韩国创作者对于好莱坞体系的深度学习。什么是深度学习呢?就好比国内的创作者对标的也是美国大片,也是好莱坞,但是国内的创作者往往学到的是一个光鲜亮丽的产品,对于这个产品的构成,国内的创作者并不会深究的,但是韩国的创作者明显进行了深究,对于好莱坞等美国大片的叙事逻辑以及制作流程进行了深入学习之后,韩国电影在商业片领域可以非常的独到。

而国内电影人的自我表达更多的是朝着欧洲电影的艺术片领域走了,对于商业片来说,自从我们在2002年跟随着《英雄》进入到国产电影的大片时代,我们仅仅是徒有其表,在影视投资上做到了跟国际接轨,但是在影视质量以及制作上并没有对此有任何的升级,中国商业电影二十年,我们原本的一些可以好好的讲故事的人也在国内电影市场的大潮中迷失了自我,圈钱太容易的时候,是没有人愿意进步的,反正我随便产出来烂片也有人为我买单,我为何要耗费精力去拍摄优秀的影片呢?

长此以往,这种情绪在国内电影市场蔓延开来之后,当市场繁荣不在,泡沫崩溃,那么更多的曾经的既得利益者就会像今天这样疾呼,中国电影要玩,实际上不过是之前的他们的那一套要完,他们的那一套完了恰好是给中国电影解开了枷锁。

电影本身就是有宣传作用的,《国际市场》作为一部用另一种立场来解构朝鲜战争,它很好的完成了自己的宣传使命,这是值得我们国内的宣传阵线上的朋友们深思的,我们讲述的历史的作品甚至比不过人家歪曲历史的作品,那么我们得而这些创作者们唧唧歪歪这么久,究竟是在干嘛?这些所谓的在中国电影市场呼风唤雨的人物,熙熙攘攘这么多年,除了圈钱,究竟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这些需要创作者反思,别总是对观众高呼中国电影要完,观众又不拍电影,你生病了让我吃药,你有病啊!

……

你好,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