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开展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以来,市市场监管局、市公安局、市教育局、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围绕食品生产经营环节违法违规行为、保健食品虚假宣传、校园食品安全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等群众关切的问题,落实工作责任,迅速展开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
8-9月,先后印发了《关于开展食品安全问题联合整治行动的通知》以及《进一步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的通知》,明确了目标任务、实施步骤、工作要求。建立健全组织协调机制,成立联合行动工作组和6个项目组,组织召开多个层面部署及推进会,推动联合行动走深走实。各地加强宣传发动,营造全民关注、全市发力的良好氛围。
舌尖上的安全
由我们来守护
历时三个月
“抓重点、破难点、除盲点、清底角”
全市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
给建设平安慈溪增添了一份色彩
更保障了全市人民的饮食健康安全问题
下面让我们看看重点任务落实情况
严厉打击食品生产经营违法违规行为
加大力度打击未取得食品生产许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生产经营假冒伪劣食品、网络餐饮服务提供者标注虚假信息等违法行为,坚决取缔 “黑工厂”“黑作坊”“黑窝点”。
截至11月8日,市场监管、农业农村部门共查办各类食品安全179件,累计罚没款45.7万元,移送公安部门处理3件,对3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市场监管部门全面推行错时执法常态化制度,实施食品安全夜间执法18次,出动执法人员250余人次,责令整改39家,发出当场处罚决定书51份,立案查处15件。观海卫、匡堰、长河、周巷等镇食安办牵头协调市场监管、公安、综合行政执法、村社区力量,依法取缔食品加工黑作坊10家。
大力实施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清理整治
严肃查处保健食品虚假宣传和违规销售问题,重点打击虚假宣传疾病预防、治疗功效的保健食品,在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西药及其他非食用物质,保健食品非法会议营销等行为。
截至11月8日,市场监管部门累计检查保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555家次,责令整改3家,依法查处案件1件。同时,多点发力推进保健食品专项科普宣传,组织科普宣传21场次,受益群众 512人次。
联合开展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整治
着力解决学校(含幼儿园)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不落实和食品安全问题,市场监管、教育部门出台学校(含幼儿园)食堂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清单,督促学校落实校长(园长)食品安全责任制并开展自查,组织开展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联合整治。
截至11月8日,检查学校(含幼儿园)食堂、供餐单位及校园周边食品经营户701家次,责令整改59家,抽检食品73批次,约谈学校(含幼儿园)食品安全责任人5人次,立案查处2件。有序开展教育培训,培训各类食品从业人员2900名,在学校食堂全面推行“众食安”智慧餐饮信息化系统,新增 “明厨亮灶”2家,覆盖率达100%。提前介入指导,全面护航慈溪首家大学—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食品安全。
全力整治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以解决蔬菜、禽蛋、猪肉、水产品、市场销售果品质量安全为重点,着力解决违法使用禁限用农药兽药、使用非食用物质或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私屠乱宰、农药兽药添加禁用成分等方面问题。
截至11月8日,农业农村部门累计出动执法人员208人次,检查蔬菜、禽蛋、水产品等规模种养殖场及农资经营店等94家次,责令整改6家,指导培训2场次、参加90人次,开展食用农产品抽检527批次,合格率100%。继续落实畜禽定点屠宰、检疫监管工作,自9月1日试运营菜牛定点屠宰,进一步保障市民吃上“放心肉”。市场监管部门着力抓好上市蔬菜、禽蛋、猪肉、水产品及市场销售果品的专项整治,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024人次,检查经营主体970家次,指导培训216场次,立案查处14件;加强流通环节食用农产品抽检,抽检淡水产品100批次、生猪肉品20批次、果品40批次、蔬菜269批次,检出淡水产不合格2批次。
下一步,全市将按照“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立足当前、规划长远”的原则,深入抓好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冲刺阶段工作,尽心尽责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我们在行动
一是全力冲刺严执法。
聚焦重点任务,紧扣时间节点,保持高压态势,继续严厉打击食品违法违规行为,全面营造食品安全违法犯罪“零容忍”的氛围。
二是完善协作破难题。
强化食品安全党政同责,进一步加强职能部门的协作配合,完善线索通报、案件移送、信息共享的协作机制,充分借助基层社会治理平台,力争一些食品安全顽疾取得突破性进展。
三是巩固成果重长效。
将联合整治行动点上经验、个性做法总结提炼,逐步固化,并作为常规监管手段使用和推广,形成专项整治和日常监管的有机统筹,纵深推进食品安全治理工作,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