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姒莞萱
看《中国好时节》“春分篇”,仿佛实地踏遍水墨江南,领略盎然春色。
“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不如你。”有多少人偏爱冯唐的这句诗,恐怕就有多少人偏爱二十四节气里的春分。
3月20日春分,浙江卫视憋足马力全新打造的《中国好时节》千呼万唤始出来—— 55分钟、9个节目,每一帧都美到令人窒息!
它以二十四节气为依托,用厚重的历史建筑和秀美的河山为背景,搭乘传统文化弘扬与传承的热潮,为观众朋友们精心烹制了一道文化饕餮。
它的播出就如一颗深水炸弹,成功打响了地区文化自信的又一枪。
▍节目与实景水乳交融
《中国好时节》第一期是“春分篇”,以“春”为核心,讲述春的意义和春的传统习俗。
开篇以妈妈一声“吃春菜”带领观众进入春分主题,随后是屋里户外的几次切换,完成了从不怎么在意春分节气到深入春景,开始喜欢和重视节气的态度转变。在舞蹈搭配情景短剧中,节目开启了一场春之旅,为下面一切更精彩的节目做了充足的准备。
从春茶龙井的舒展到凌厉剑器的热烈;从春蚕吐丝的纺织到梁山伯祝英台的浓情蜜意;从震撼人心的千手观音到海上丝路的源远流长……9个节目衔接流畅,环环相扣,令人只觉时间飞快,精彩内容一个小时根本不够看。
这其中,不得不提的是 融入节目的实景——龙井山的茶园、中国美术学院的奇特建筑、西湖灵隐寺、建德古村落、杭州湾大桥……
选景与每一个节目都相辅相成,或寓意深刻,或诗情画意,加上演员们精湛的舞姿,柔美的水墨绿染裙摆与远处盛开的一树桃花和脚下青葱的草地遥相呼应,让人觉得春天尽在眼底。
春分,万物生机的开端,就要春意盎然。 看《中国好时节》“春分篇”,仿佛实地踏遍水墨江南,领略盎然春色。
▍节气与习俗相生相伴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优秀文化结晶之一,每个节气又有每个节气的特色。
《中国好时节》“春分篇”的每个节目都向人们介绍文化手艺和习俗。
越国人欧冶子炼铜铁为生,龙泉剑“一舞剑器动四方”;一树桃花一方海岸,浪花拍打的礁石,豪放的气势扑面而来。
待字闺中的宋朝女子簪花、点茶、制香,正应了陆游那句“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春分也正好是春蚕吐丝的时节,舞蹈演员们也用精巧的手法为我们展示了 杭罗织造的灵巧和生动。
梁山伯和祝英台的爱情用传统戏曲加上说书人的演绎,令人只觉得这千年爱情隽永珍贵、可歌可泣。
十多年前的千手观音再次呈现在大家眼前,比从前更完美。镜子一样的湖面折射出的光更让她们熠熠生辉,整个舞蹈只能让人直呼太绝了。
看着节目里古人吃春菜、荡秋千、放纸鸢等庆祝春分的方式,分明令人感受到了春分节气可豪放、可婉约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
《中国好时节》无比全面地向我们展现了宋朝的风韵。
▍历史和现代交织碰撞
看到这,你是不是只觉得《中国好时节》只有意境美?不,它还有时空美。
首先,突破时空界限的家国情怀——
从古人的传统手艺龙泉剑到现代被授予荣誉的中国海军“深蓝之剑”,体现了大国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内涵。
其次,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接轨——
千手观音寓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孩童拿着纸鸢跑过的那一条青石板路,跨越了时间和空间;曾经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现在已然变成了中国最繁华的地方之一;不断传承的宋韵,让人们始终记着这段古老传奇的历史……
最后,各种古今建筑的融合也特别令人震惊——
一段段展现在现代建筑上的舞蹈,让人看到了历史和希望在同一个人身上的融合。这也象征着我们传承历史,创造未来。
特别是第八幕的歌曲《相信》,串连的背景镜头像时光隧道,回顾了节目,也串连不同时代与时空的情感。
原来最古老与最现代的完美衔接与大胆碰撞,才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永不褪色的底气。
此刻,我们只想说一句:《中国好时节》,YYDS,期待你的下一场节气盛宴!
“广电独家”是广电业界第一订阅号,“影视独家”透视影视热点,北京中广传华影视文化咨询有限公司运营,长按二维码可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