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等五大国有银行再度下调存款挂牌利率。中金研报指出,未来1-2年存款平均利率仍有约20bp的进一步降息空间(不包括此次降息),此外,不排除银行负债成本下调带动LPR单边下调5-10bp。
自去年9月下调存款利率后,大行开启新一轮的调整。财联社获悉,工行、农行从今天起调整活期以及部分长期限定存挂牌利率,其中,2年期下调10BP,3年、5年期均下调15BP。此外,财联社记者发现,建行、农行、工行等大额存单利率今天也出现下调,3年期大额存单利率降至3%以内。
针对此次存款利率下调,中金有四点解读:1)2022年至今贷款需求偏弱,贷款利率持续下行,1Q23银行息差降至1.91%的历史新低,存款降息旨在降低银行负债成本,稳定银行息差;2)长端存款利率下调更多,旨在“压平”存款利率曲线,与国债收益率曲线趋近,从而降低银行长端负债压力,缩短负债久期;3)2022年以来理财净值化、股市波动、房地产市场疲弱的环境下居民财富流向存款,个人定期存款同比增速上行至22%的2012年以来最快水平,而今年贷款投放前置、后续可能放缓,揽储压力减轻;4)存款降息也有望增加消费倾向、减少存贷款利率倒挂导致的“资金套利”。
考虑到4月《合格审慎评估实施办法(2023年修订版)》增加了对存款利率合意调整幅度的考核,中金预计后续中小银行有望跟进同步下调。假设活期/两年期/三年期/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分别下调5bp/10bp/15bp/15bp,估算能节约银行负债成本约1200亿元,正向贡献银行净息差/营收/净利润3bp/1%/3%(年化),其中活期存款占比较高的上市银行更为利好。
存款还有多少降息空间?
中金认为,此次降息后,未来1-2年存款平均利率仍有约20bp的进一步降息空间(不包括此次降息),主要逻辑基于2020年以来银行贷款利率已下行超过2017年的低点,而存款利率2020年基本持平,仍高于2017年水平约40bp;其中约15bp为存款定期化的影响,25bp为存款利率上行导致;2020年以来存款利率“刚性”、贷款利率下行导致银行净息差下降46bp。因此,我们认为如果假设存款利率跟随贷款利率调降,存款利率有望下调25bp回到2017年水平。其中,定期存款和企业活期存款下调空间较大(包括规范协定存款、通知存款、结构性存款、互联网存款等“创新存款产品”)。在此假设下,不考虑存款活期化影响,估算能节约银行负债成本约7000亿元,正向贡献上市银行净息差/营收/净利润17bp/8%/16%。
LPR会下调吗?
考虑到新发放对公贷款和按揭贷款利率已降至历史最低水平,我们认为当前融资成本已非经济的核心矛盾,更重要的是通过财政、基建、房地产政策稳定市场预期;此外,此轮存款降息旨在降低银行负债成本,因此MLF下调必要性不高。但考虑到LPR形成机制为“MLF+加点”,加点取决于资金成本、市场供求、风险溢价等,因此不排除银行负债成本下调带动LPR单边下调5-10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