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不能只养肝,还要养脾胃!
中医认为,春属“木”,木对应人体的“肝”,在五行中,“肝木”与“脾土”是相生相克的关系。春天肝气旺盛,易出现肝木犯及脾土的情况,进而影响脾胃的消化功能。且初春时节,乍暖还寒,春雨逐渐增多,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影响脾胃健康。
因此,春季疏肝的同时,要注意养护脾胃,否则极易出现头部沉重、精神恍惚、面色发黄、食欲不振、舌苔厚腻、易腹泻、易胀气、口气重、便秘、失眠等症状。
脾胃三分治,七分养,给大家推荐以下方法:
药王孙思邈曾在《千金方》中写道:“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春季是肝旺之时,多吃酸性食物会使肝功能更加亢盛,而影响到脾胃运转,所以应减少酸味食物摄入,多吃一些辛温、甘鲜、清淡之物。
推荐食物:春韭、莴笋、菠菜、怀山药、枸杞、豌豆、白菜、莲子、鲫鱼、香椿、豆苗、香菇等。
我们的每个脚趾都与脏腑相通,脾胃与脚的第二趾、第三趾相对应,多动脚趾可以对脾胃经络形成刺激,促进体内气血循环,起到调养脾胃的作用。
具体方法:两脚与肩同宽站立,双脚紧贴地面,用脚趾做抓地、放松动作,一次5分钟,一日2次。也可以临睡前坐在床上,顺时针、逆时针揉捏脚趾,分别15分钟。
一紧张就想上厕所,一生气就吃不下饭,一高兴就食欲大增……人的情绪变化,直接影响脾胃功能。这一点,现代医学临床研究也已证实:胃病患者约七成都与情绪有关。
春暖花开,生机勃勃,正是调理情志的好时机,平日里生活压力大、遇事爱钻牛角尖、凡事爱往心里藏的小伙伴,不妨在春天多出去走一走,调换下心情。
(文章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