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育儿焦虑"正在许多家庭当中漫溢,本来陪伴孩子应当是成长和快乐,但是却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家长在面对孩子的问题时,变得格外焦虑,甚至因为自己的焦虑而影响到孩子的精神和心理,以至于孩子变得格外痛苦。
案例分析:闺蜜最近与自己聊天的时候,经常提到孩子的学习问题,他表示自家孩子一直在中游的位置,即使自己让孩子去补习班也没有什么样的起色。这让闺蜜感觉孩子会沦为中庸的人,因此显得焦虑不已。
不过让闺蜜焦虑爆发的主要原因还是她的同事,她表示最近同事又在朋友圈晒自己孩子的分数了,而且这次又考了100分。面对自己孩子和同事孩子的差距,闺蜜甚至把孩子的电脑给停掉了,为的就是让孩子把更多的心思用在学习上。
然而这样的做法只会让孩子跟着一起焦虑,甚至会变得逐渐恐惧家长。为避免这样的事情继续困扰自己和孩子,家长应当明确知道自己的育儿焦虑,这样才能帮助家庭走出这样的困境。
什么是“育儿焦虑”?育儿焦虑是养育孩子的时候,因为诸多外因而产生的焦虑情绪。根据17年的一份中国妈妈焦虑报告当中指出,小孩子的健康和教育是妈妈焦虑的两个元素,占榜单的第一名和第二名。
不过细分下来的话,家长为孩子焦虑的事情可不在少数,家长不妨仔细了解下,主要为孩子的哪些事情感到焦虑,并且为什么会感到焦虑。
为什么会出现“育儿焦虑”?原因一:期待值过高
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龙成凤,虽然不一定要比肩学霸,但是一定要在同龄人的竞争当中脱颖而出,这样至少能保住未来的前途。
因此,不少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都会盲目过高,即使现实摆在眼前也不愿意相信,而这样的心态便会逐渐演变成焦虑。
原因二:"内卷"严重
内卷是一个新型名词,指的是每个都在提高竞争力,以至于最终在这场竞争竞赛当中为求胜利而不择手段,但害苦的还是自己的孩子。因为孩子不得被强迫填鸭式学习,放弃自己的爱好和理想,为的就是在竞争竞赛当中保住自己的成绩。
而家长的焦虑,自然也会因为内卷的逐渐严重而慢慢增升。
原因三:孩子的健康问题
除了因为教育、攀比和期望过高等问题导致的焦虑,孩子的健康问题也是不少家长焦虑的对象。因为孩子比成年人要来得脆弱,很容易因为家长的疏忽而落下遗憾终身的病根,因此,当孩子生病的时候,家长总会格外焦虑。
但焦虑并非解决问题的办法,只会徒增自己的烦恼和孩子的困扰,更有的比较极端的家长,因为自己过于焦虑的关系使得孩子也跟着受到了伤害。所以,当我们有育儿焦虑的时候,应当早点解决,避免影响后患无穷。
面对“育儿焦虑”,家长们应如何自处?首先,要学会自我调节
作为成年人,情绪的调节和心态的端正可谓是必修课,因为这样才能在我们因为焦虑的时候迅速找到突破口,让自己的负面情绪不再伤害我们的思考能力。
孩子也会因为我们的冷静和理智而感到安全感,但是如果我们持续焦虑,孩子则会深受影响,甚至受到伤害,因此家长应当学习如何自我调节,避免焦虑加深。
其次,要拒绝攀比
即使是普通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爱尔维修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学习成绩尽管可以作为一份直观的考卷看出孩子学习生涯的表现,家长更应该看重孩子的长板,然后避免拿孩子的短板去攀比。这样的话,才能帮助孩子成就更好的人生,而非让孩子和自己深陷焦虑的泥潭当中无法自拔。
最后,要相信孩子
家长如果自己对孩子不信任,天天疑虑孩子的能力,那么孩子也会因为家长的语言打击和不信任感而逐渐失去自信,到时候表现出来的能力也会不尽人意。因此,为避免孩子被自己的焦虑所影响,家长要更加无条件地信任孩子的能力,并且给予鼓励。
结语:家长的情绪其实有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能直接影响到孩子。毕竟孩子时刻与我们生活在一起,我们的一言一行又能通过情绪表达出来,倘若家长一直处于焦虑的状态,那么只会让孩子深受影响,甚至导致自己的能力发挥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