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糯豆包妈妈(原创,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大家都知道,母乳喂养对宝宝益处最多,但是随着宝宝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越来越多,单纯的母乳已经无法满足,这时就需要添加辅食,促进宝宝全面发展。这篇文章主要为宝妈解析添加辅食遇到的痛点,帮助每位宝宝成功爱上“第一口饭”!
90后的小莉初为人母,很享受与宝宝的亲昵,一周岁了还是母乳喂养。
突然有一天发现,邻居家的宝宝才6个月竟然吃米粉。
“孩子这么小就吃东西,不太好吧”,小莉忍不住疑惑。“我咨询过医生了,宝宝6个月就需要吃辅食了,单纯的母乳营养物质已经不能满足宝宝的发育,必须及时给他喂辅食增加营养元素,促进孩子生长发育”。
育儿专家表示:一般月龄达到6个月,是添加辅食的最佳时间,爸爸妈妈一定要提前做好做准备,帮助宝宝顺利地吃进“第一口饭”。
孩子有这种现象,就是提醒妈妈要吃辅食了
- 喜欢将一些东西放进嘴里,比如:玩具、拳头等
- 宝宝具备进食欲望,比如:看到食物会张开嘴做出进食动作
- 有基本的咀嚼能力,比如上下颌正常的张合动作
- 宝宝营养不良、体重比同龄宝宝轻很多
- 宝宝的挺舌反射消失,不会把勺子顶出来
辅食到底是什么呢?最佳时间竟然这么早,孕妈一定要提前了解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辅食是指给6-18月龄宝宝添加的,除母乳和配方奶之外的所有固体和液体食物。也就是说宝宝从6岁开始就要进入母乳喂养到辅食喂养的过渡期,期间持续一年,18个月宝宝基本就可以独立进食了,母乳不是必选项。
很多宝妈才跟孩子相处半年,接受不了添加辅食,认为对孩子太残酷,这种落后思想很容易害了宝宝。母乳确实富含高蛋白,但是6个月以后,母乳的营养犹豫不帮吸收有所下降,孩子的不断成长急需更多母乳中没有的微量元素和营养物质,否则很容易营养不良。
科学的辅食喂养方式,让宝宝爱不释“口”
掌握了正确的时间,还需要注意合理的喂养方式。就像宝宝的戒奶过程,辅食的喂养也讲究循序渐进。
1)母乳喂养或配方奶为主,辅食为辅
很多宝妈放映孩子吃辅食太难了,满脸痛苦的小表情,但是有些宝宝却眼前一亮、狼吞虎咽。刚开始喂养不同的宝宝成长速度有差异,反应也都不一样。
如果宝宝很抗拒,妈妈可以尝试在母乳喂养间隙偶尔喂一口米糊,慢慢的 让宝宝适应辅食的存在,等到了中后期,幅度可以适当增加。
2)适当增加辅食黏稠度
在宝宝从母乳过渡到辅食过程中,宝妈要注意适当减少辅食里的液体成分,适当增加辅食 的黏稠度。有利于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加固牙龈,便于后期牙齿的发育。
3)适当增加辅食的种类和数量
但宝宝适应了基础的米糊或者鸡蛋羹,爸爸妈妈要开始喂宝宝更多的食物了,可以几天换一种,前期一定要控制量。仔细观察宝宝的反应,如果有抵制或过敏,就不要再喂了,及时更换。
让宝宝爱上第一口饭,食谱很关键
很多90后80后的宝妈小时候过早吃小米粥、蛋黄等,高脂高蛋白的食物导致肠胃负担加重,形成肥胖。辅食重要,辅食吃什么更是关键。
第一口吃什么最好?答案:高铁米粉,“常吃五谷杂粮,不生病”,五谷杂粮对人体最有利,高营养物质反而不易吸收。
6个月:纯米粉、蔬菜泥,先根茎类后叶类。举例:土豆泥、西蓝花泥
7个月:更多种类蔬菜泥、水果汁。举例:熟苹果汁、花椰菜泥、红薯南瓜泥
8个月:蔬菜泥、肉类营养汤。举例:油麦菜鸡肉粥、活力蔬果汤、山药小米粥
9个月:肉类、杂粮类。举例:糙米粥、红枣小米糕、蛋黄
10个月:水果。举例:苹果薄片、香蕉泥、樱桃
11个月:面食。举例:西红柿面疙瘩、杂粮饼
12个月: 清菜粥、半固体食物。举例:燕麦米粉、干酪鲜蔬米饭团
ps:本文配图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