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杭州楼市七大猜想

2020-02-18   住杭房产

在历史性地携影片《寄生虫》获得本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之后,有记者问韩国人奉俊昊,


“你觉得这部电影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奉俊昊扶了一下眼镜说:我觉得第一个镜头是关键,让人产生了极大的共鸣。兄妹俩拿着手机到处找WIFI信号,现实中我们不都是这样做的吗?

是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渴望在纷繁的信息中连接网络,找寻信号,然后,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比如楼市,今年就是一团极其复杂的麻。最大的悬念在于,在调控的大背景下,因疫情造成的GDP失速,会否依靠这“夜壶”重新提供动力?

杭州,作为新晋人口流入之王,又将如何决战亚运周期?

今天,就让我来做一回楼市贝利。



01


猜想一:租客面临最惨心灵拷问

点评:2019年杭州流入了55.4万人,比2018年多流入了21.6万。

2019年杭州卖掉了13.6万套房子,比2018年少了1.1万套。

这一增一降间,最大的可能,是更多的人,选择租房子住。

我是杭州人,但为了孩子上学,也租房子住。疫情期间,我每天有一个固定乐趣就是坐在阳台上,数楼下经过的汽车数量,看是东往西多还是西往东多。

我出不了小区。混进的业主群里发出通知,租户一旦出去了就进不来了,还特地强调,拿外卖时一定要和保安说清楚,以免误伤。

我也办不了通行证。因为是按业主名字审核的。我只能每晚调好闹钟,上各大生鲜平台抢菜。


我的家人,同住滨江的朋友,都为我当过送菜工。

在这次疫情前,我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住在不是自己的房子里,会丧失那么多的权利。

甚至像我这样的租户还是幸运的。因为有更多的人告知,不要回来,不能回来。

也许当疫情过去,有人会忘了这段时间发下的毒誓;但一定也会有租客,加速在这座城市里拥有房子的进程。

比如我的家属,就放出狠话,今年一定要买房。


02


猜想二:大量维权团体诞生

点评:因为疫情,工地停工。我住的房子边上,一个楼盘好多天没有动静了。

即便复工了,产能也一下子上不来。工人回杭,仍面临一段时间的隔离期。再往后,会有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建筑材料,能不能跟上;精装修需要的厨卫设备,可能生产厂家也停工了;就连绿植,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运来。


正是全球化的年代,不同企业地处不同城市的不同区域,即便是当下,因为各地政策不同,导致物流困难的新闻比比皆是。

本该今年交付的楼盘,大概率都会受到影响。


现在还不清楚,疫情到底算不算不可抗力。但以国人之性格,一旦这件事过去,一定是我之利益为最大。

下半年或将诞生多个维权群体。


03


猜想三:有人打响降价第一枪

点评:2003年非典期间,楼市遭遇重创。以广州为例,2003年上半年广州十区商品住宅均价为3888元/㎡,而2002年的均价为4143元/㎡,同比下降5.1%。


2020不是2003,新冠肺炎的影响目前看来也比非典要大(经济层面)。经历了上半年的疫情真空期,下半年房企的竞争一定比欧冠淘汰赛还要惨烈。肯定有人打响第一枪。


虽然今年上市的楼盘,大多来自于过去两年出让的宅地。而“双限”以来,杭州一共挂牌的76宗“双限地”里,明确涨价的有23宗。


最高的幅度,超过40%。


但限价不等于售价,静待房企自救之策。


04


猜想四:淳安楼市火一把

点评:这波疫情中,淳安一战成名。

杭州范围内,惟一没有确诊病例的(截至目前);

杭州范围内,居民最早解除出行限制的。

当我还在阳台上数车的时候,一个在淳安的前同事,每天在朋友圈晒在湖边跑步的照片。山青水秀,大拉仇恨。

考虑到这次最受影响的是老年人,等到疫情过去,淳安楼市完全有可能吸引整个长三角老年人的关注。

本就是知名旅游小城,加上高铁也开通了,我赌淳安楼市会火一把。



05


猜想五:更容易从银行借到钱,包括房贷

点评:今年大概率会是一轮通胀。

春节期间,很多不能出门、在网上买菜的人都有体会:猪肉太贵了。随便买两根排骨,一点瘦肉,就要100多。

1月CPI环比涨幅28.5%,达到5.4%,畜肉类价格上涨76.7%,贵了近一倍啊。

与之匹配的,是央行放水从年初就开始“大手大脚”。今年以来,央行通过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MLF等公开市场操作已投放流动性2.7万亿元。

市场上全是钱。


有心的人可以去一下超市菜场,记录目前肉蛋油面奶蔬菜的价格,等到今年12月的时候再去记录一次,看看其中的变化。

房贷利率下降也是大势所趋。就在昨天,央行开展了2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其中1年期MLF操作中标利率为3.15%,上次为3.25%。


这意味着,2月20号公布的新的银行间贷款利率(LPR)会同期下行。

非典之后,两成首付等政策迅速重出江湖。当发现能从银行很容易借到钱、利息还很划算时,总会有人去抄底他们认为的“优质资产”。

比如重点城市的好房子。


06


猜想六:售楼小姐(先生)中诞生新“李佳奇”

点评:要是有个楼盘现在还没有搞线上营销,在朋友圈直播卖房,那么,其营销负责人一定会受领导狠狠批评了。

工地开不开另说,明文可规定了,售楼处月底前是肯定开不了的。

没错,我们都知道,这样的效果不好,更多的是展现共克时艰的决心,而非真的能卖掉房子。

但这并不妨碍,小哥哥小姐姐们,每天卖力地在镜头面前巧舌如簧、手舞足蹈,展现自我魅力。有的人,或许从此发现,自己拥有直播的天赋,从而走上网红之路。

也许,几年后,当新的“李佳奇”诞生后,他(她)会说:我最怀念和感谢的,就是那段因为疫情而不得不面对镜头的日子。



07


猜想七:物业比拼白热化

点评:最近一个月,在港股上市的杭州物业公司,滨江服务上涨了72%,绿城服务上涨了19%。

虽然不能简单地把股价上涨和疫情联系起来,但这段时间,各家物业的比拼确实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你送菜我送笋,你帮买米我快递送上门,就连最紧俏的物资——口罩,也有物业大方赠送。

居民宅在家里,活全让物业干了。

好的物业,在这波疫情期间,一定会得到比以往更多的加分。享受过好物业的业主,下次购买或推荐同物业楼盘的概率会大大增加。

但当特殊时段过去,一切还是将归于正常,别指望这一切会延续,那不是物业的本职工作。

最后,我就想问问,杭州有哪个物业,推出理发服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