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父母房子不必再争,今年起,全都按“新规”办,闹也没用

2022-07-10     吴格恩聊历史

原标题:继承父母房子不必再争,今年起,全都按“新规”办,闹也没用

对于咱们中国人来说,房子有着特殊的意义。房子不仅是居住的场所,还是避风的港湾,如今也是很多年轻人成家的必需品。根据贝壳发布的《2022婚房消费调查报告》显示,54.1%的受访者拒绝租房结婚,并且受访者中95后的接受度最低,其次是90后。由此也能看出,在年轻人心目中房子对于婚姻的重要程度。

不过,现在多数年轻人都不具备购房实力还是在租房生活,如果要购房结婚也需要父母的资助。但幸运的是,他们的父母辈早已经为他们做好了准备,铺好了路。

父母房子的继承按“新规”处理

根据调查发现,现在的95后家庭普遍不缺房,无房家庭占比不足1成,并且,平均每一户人家就拥有1.5套房产,说明很多父母不只买了一套房。大佬也曾表示未来房地产会过剩,一对年轻的夫妻至少继承来自双方父母的5套房子,即便不买房也不用担心没房住。

说到继承房子,在过去如果是独生子女家庭就好办了,继承父母房产是顺理成章的事。不过父母有多个孩子的话就不好解决了,在生活中我们也能看到,为了继承房子的事情一家人甚至能大打出手,闹得不欢而散。

为了解决遗产纠纷的问题,从今年开始,我国《民法典》中关于房产继承的问题作出了一些调整,继承父母房子不必再争了,闹也没用,于2022年7月1日起生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新增两种遗嘱方式

众所周知,遗嘱一直是房屋继承的重要方式,一般以手写遗嘱、录音遗嘱和公证遗嘱为主。其中,公证遗嘱是最具有法律效力的一种,正因如此,更改遗嘱也必须要让立遗嘱人前往公证处,不过对于部分腿脚不方便的老年人来说就比较困难了。

而手写遗嘱,对于一部分无法手写或者文化程度不高的人来说也很麻烦,录音遗嘱又容易被伪造和篡改,因此今年《民法典》中,新增了另外两种遗嘱方式,分别是录像遗嘱和打印遗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前三种遗嘱的空白。

不过,新增的两项遗嘱方式,前提必须是有两个及以上的见证者在场才有效。并且,录像遗嘱应当在录像中记录见证者的影像及其姓名,打印遗嘱也要求遗嘱人和见证者在遗嘱上签名,注明日期。如果没有满足以上条件,所立遗嘱也会被视为无效。

规定遗嘱无效的情形

《民法典》还对遗嘱无效的情形作出了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受欺诈或胁迫所立的遗嘱、伪造或被篡改的遗嘱均属于遗嘱无效。因为,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而且遗嘱人也必须能辨认自己的行为,依法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

如果遗嘱无效的话,将按照法定继承办理。也就是先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如果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则由第二顺序继承人来继承,以此类推。

扩大继承人的范围

《民法典》除了新增了遗嘱方式,还扩大了继承人的范围。按照原《继承法》,第一顺序继承人就是配偶、父母和子女,第二顺序继承人也就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如今在保留直系血亲的基础上,还新增了旁系血亲的继承权,像外甥、外甥女、侄子、侄女都包括在内,他们也可以作为第三顺序继承人依法继承遗产。

此外,《民法典》中首次新增了代位继承的形式,也就是说第一继承人和第二继承人过世后,新增的继承人可以依法继承,被代位继承人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

同一顺序继承人平摊财产

虽然遗嘱继承的方式有效,且执行力强,但是这种方式在中国并不算常见,绝大多数老年人都不会立遗嘱。按照过去的继承法,没有立遗嘱的,继承人的财产分配问题可以协商来决定,如果协商不一致的话可以向法院起诉,很多时候也就导致了像电视剧中那样继承人为了房产争得不可开交的局面。

好在,今年新规明确提出了同一顺序继承人平摊财产的条例,不过对于缺乏劳动能力有特殊困难的继承人,可以多照顾一点。

以上就是今年《民法典》中关于继承房产的部分新规,这些新规在原来的《继承法》基础上更加完善,也将会很大程度改善继承人争夺遗产的状况,对于维护家庭乃至社会的和谐起到一定程度的作用。

虽然房产对我们很重要,但是家庭和睦更是重中之重。今后房子也不用再争来争去得了,继承父母的房产全都按“新规”处理。对于《民法典》中的新规大家还有什么不懂得,你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哦!

(本文由财经先声原创出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18d82e05bc018bb45de6f729669cdd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