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3大“可怜酒”,因时运不佳被埋没,却都是难得的优秀好酒

2023-03-17     无笑不谈

原标题:中国3大“可怜酒”,因时运不佳被埋没,却都是难得的优秀好酒

有名的酒,成功之路都是相似的,而可怜的酒,则各有各的可怜!

当今,说到发展最成功的白酒,莫过于川贵地区的茅五了,常年霸占着白酒单榜一榜二的位置,不管名气还是销量,都遥遥领先于其他白酒。

但您可知道,多年以前的白酒市场并不是这样的,早年间,市场上酒的价格与酒质基本上是匹配的,但经过“勾兑酒”风波后,导致很多酒企口碑下滑,大幅降价。

这时,五粮液兵行了一步险棋,逆风涨价,将好酒质与高价划上了等号,随后一众酒企跟风,再加上高超的营销手段,于是,白酒价居高不下,市场被扰乱,行业内不乏一些性价比较高的好白酒,都被埋没了,真是可惜!可怜!

今天来聊一聊中国的3大“可怜酒”,虽然时运不佳被埋没,但其实皆是难得的优秀好酒,下面就来看看这些所谓的“可怜酒”,都可怜在哪呢?

四特酒——可怜在“定位”

产自于江西宜春的四特酒,毫不夸张地说,它凭一己之力开创了白酒的全新香型——特香型,与众不同的独创香型,让其诞生后名声大噪,成了傲然于世的资本。

当年那会辉煌时,谁家酒桌上若是能摆上一瓶四特酒,方圆几里的酒友都得来蹭上一口。

据传,那时江西白酒市场的总容量大约70多亿,四特就能占到50亿,可想而知它有多风光。

可说到运气,它着实有点“背”,明明自身有实力、有名气,但时运不济,前期因为迟迟未能确定香型,导致错过了全国评酒会,后期又受到其他品牌酒挤压,大大分散了应有的市场份额。

更可怜的是,作为特香型白酒的开创者,却定位不清晰,没能抓紧自身的核心驱动力,这才导致它在市场上渐渐落了下风。

君中元私藏酒——可怜在“宣传”

作为一款正宗的大曲坤沙酱酒,酿酒人来头更是不小,是原茅台副厂长李兴发的弟子——曾传政曾老,它本可以走出贵州,却因为公司决策失误,错失了机遇,近两年间一直在本地打转。

其实说起来,这酒的酒质即使与大牌酒相比,照样不差多少。

光是酿酒原料这块,它就做到了极致,精挑细选贵州本地的优质小红粱,颗颗坚实、粒小皮厚,这种高粱含有丰富单宁,支链淀粉含量高达88%,由此酿出的酒芳香物质更丰富,根本不是外地的梗高粱所能相比的。

加之传统古法12987坤沙工艺,历经165道工序,才得此佳酿!

打开酒瓶,酒香立马钻入鼻孔,诱人品尝,轻轻抿一口酒液,醇厚细腻,不辣不呛,给人的感觉非常顺、非常舒服,尤其在咽下后,口中仍留有淡淡余香,回味无穷。

不过,它明明自身酒质一绝,但因不善宣传的缘故,只能屈居一隅,属实是一款“可怜酒”了。

董酒——可怜在“时代”

曾有业内专家将董酒和茅台并称为“贵州双雄”,可见它的风光。

不同于有些酒的大肆宣传,董酒从酿造开始就十分神秘,在制曲时加入了130多种中药,且首创了“大曲、小曲发酵,双醅串香蒸馏”的生产工艺,据说其配方被三次列为“国家机密”。

照理说,这样一款酒就算不成为白酒圈的“顶流”,也不至于被埋没,因为它输在了“时代”。

上世纪90年代,官方颁发了相关规定,导致它不得不删减配方,最终成酒的口感不如之前,这几年折腾来折腾去,仅存不多的口碑也被糟蹋的差不多了。

虽然如今的董酒一直在寻求突破,但说实话,收效甚微,至于这一老牌名酒还能不能重现当年的辉煌,还请大家拭目以待。

好了,今天的好酒分享就到这里了,各位酒友,若有其他看法,欢迎留言交流!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1316baa3813604a7dc304e9fc09f8a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