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李啸天
2023年已接近尾声,又到年度盘点时,具体到好莱坞,没人能够想到票房表现最好的前两部电影,居然是《超级马力欧兄弟大电影》的13.6亿美元与《芭比》的11.9亿美元,它们也是年度仅有的票房过10亿的两部。排名第三的是《银河护卫队3》的8.45亿美元,与前两名差距明显。
前几年傲视好莱坞的迪士尼,终于迎来了溃败的一年,自己出品的作品一败再败,没有几个赚钱的。迪士尼CEO鲍勃·艾格也认识到了自家公司所面临的窘境,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未来的迪士尼将更加注重电影质量的提升,同时避免在作品中过度融入政治正确元素。
让电话还原为电影,减少政治正确的表达。
这个观点看起来很荒诞,似乎更应该由中国的电影公司的老板来说,怎么变成了美国的电影老板来说。
不是说美国更自由,更开放吗?
政治正确害死人。黑人版《小美人鱼》简直就是一个笑话,拉丁裔超英《蓝甲虫》扑街扑到无形,《惊奇队长》里的穆斯林肥胖版“惊奇少女”以及黑人女英雄莫妮卡·兰博队长,更是刷新了观众容忍度的下限。
《超级马力欧兄弟大电影》与《芭比》的亮眼表现,就充分印证了电影之所以是电影的本质。
“超级马力欧兄弟”是一个古旧款经典手游,它们的玩主目前都是有消费能力却没有太多时间进入电影院的中年人,要想将他们拽回电影院,那么这款游戏的大电影就必须要拥有足够的怀旧感,而且故事要好看,品质还不能差。《超级马力欧兄弟大电影》明显全都做到了,即便我群挑剔的大公,看完后都震精不已,擦着内牛满面的激动泪,用颤抖的手写下了《:有史以来最成功的游戏改编电影,没有之一!》一文。
没有别的,就是《超级马力欧兄弟大电影》让曾经的游戏玩主梦回童年,大大满足了他们的怀旧感。
电影,是成人童话,就是要让人的梦想在大屏幕上实现。
《芭比》之所以成功,也是成功让现在的少女以及曾经的少女们找回了她们压在心底的公主梦。几乎每一个女孩,曾经都希望自己能够住在一个梦幻般的粉色房子里,拥有各种漂亮的鞋子,还有各种漂亮的裙子,有超级大滑梯,过着公主一样的梦幻生活。《芭比》,让这一梦想完美呈现。
《超级马力欧兄弟大电影》与《芭比》在2023年里成为了两个成功的样本,它们清晰的定位,为后来的电影起到了标识性意义。
《旺卡》出在了《超级马力欧兄弟大电影》与《芭比》之后,尤其与《芭比》的类型极其相似,横向一对比,立马出真识,谁比谁尴尬,一目了然。
《旺卡》作为《查理与巧克力工厂》的前传,与正传相比,纵向来看更清楚。
要知道,本质上《查理与巧克力工厂》是一部儿童文学作品,作者是挪威作家罗尔德·达尔,除了这一部,还有续集《查理和大玻璃升降机》。此外,罗尔德还有《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好心眼儿巨人》《玛蒂尔达》等知名作品。
《旺卡》没有选择拍摄续集《查理和大玻璃升降机》,而是自编故事,选择拍摄了《查理和巧克力》工厂的前传。利用的是蒂姆·波顿执导的2005版《查理和巧克力工厂》里提供的一些零散的信息,补缀编纂成了一个新故事。就像《弯刀》来自于《恐怖星球》一片里一段“伪预告片”。正片出来后,编导看大家对其中的片段感兴趣,需求即市场,干脆整出一部新电影来好了。
由于罗尔德·达尔童年时期,姐姐与父亲相继去世,他跟随母亲长大,童年生活并不是那么愉快。这些好的与不好的经历,都被他融入了自己的作品之中,所以罗尔德的作品带有一些暗黑的元素,《查理与巧克力工厂》就是其中的典型。
在成年人看来,《查理与巧克力工厂》是一部泪中含笑的悲伤童话;在儿童眼里,《查理与巧克力工厂》则是一部妙趣横生的成长童话。不同的人,不同的立场,都可以这个故事里找到自己想要的点,使得这部暗黑童话拥有了多重可解读性。
按无论如何,《查理和巧克力工厂》满足了孩子们做梦都想拥有一座巧克力工厂,里面充满了奇思妙想,而且任何东西都可以吃,任何东西都是糖果做成的。这个想法就像是每个女孩都想在《芭比》里过一把公主生活一样。
《旺卡》作为前传,最大的不足是忘记了正传真的是一部童话,无论黑暗还是魔幻,总归还是一部童话。而《旺卡》所有的努力,都用在如何将故事编圆上,却又没有能够再往前稍稍走出一小步,忘记了故事的根本属性,搞得《旺卡》有些不伦不类。
说它的故事是成人故事吧,它处处透着幼稚,处处透着不成熟,还有很多的莫名其妙。而说它是童话吧,它的各种设计又明明对孩子们不够友好,整部影片都挺莫名其妙的。
就好比大家看完了《指环王》,想去看看前传的《霍比特人》。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在《指环王》里出场并不多的人物比尔博·巴金斯。那么,既然是讲霍比特人比尔博·巴金斯的故事,那么整个故事都围绕着他展开就好了吧?
其实,并不。
《霍比特人》中真正出彩又富有亮点的,其实是13个小矮人,他们占去了绝大多数笑点,也占去了大部分笑点。
《查理与巧克力工厂》的主角是查理。“查理和巧克力工厂”、“查理和大玻璃升降机”,这个起名方式不是与“哈利波特与密室”、“哈利波特与火焰杯”不是一个路数吗?查理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主角,威利·旺卡只是巧克力工厂的工厂主,只是一个配角。而且,还是一个并不算太讨喜的配角。
《旺卡》将威利·旺卡升为了男主角,那么作为童话故事,就一定要围绕旺卡,拥有格式好玩的人物,来填补旺卡自己魅力不足的问题。就像13个小矮人围绕在比尔博·巴金斯身边一样。
《旺卡》的身边,的确围绕了几个小伙伴,可是不是为了填补旺卡魅力的补助,而是填补政治正确的不足。因为,这几个角色,分别是黑人小女孩,年迈的会计,不善言辞的拉丁接线员,邋遢的喜剧演员,基本上代表了老弱病残,还有白黑拉丁各色人种,他们的存在,不是为了让孩子们觉得他们好玩,觉得他们有趣,而是在童话里加上政治表达,为了彰显自己最整整正确。
丢你老母嗨!
忘了自己究竟在干嘛了吧?
为什么要在这样的影片里,非要塞进去政治观点呢?更何况,非要说的话,奥帕伦帕人的存在可是典型的种族歧视哦。真是脸都不要了。
《旺卡》里的小伙伴们非要这样,其实还有一个挽救的办法,那就是那个听有些滑稽搞笑的橘面人奥帕伦帕人的身上,其实是可以玩出新花样,可以非常好玩的。就像《神偷奶爸》里的小黄人一样,出其不意的小配角,结果却格外精彩,以至于拥有了自己的故事。
但是,休·格兰特饰演的奥帕伦帕人,一点都不讨好,对儿童来说,休·格兰特的扮相实在是太没有吸引力了,甚至还惊悚。
话说,本片请来了休·格兰特、“憨豆”罗温·艾金森两位咖的加盟,结果他们身上的优点一点都没有挖掘,真不知道请他们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就是为了怕他们找不到工作,友情送钱么?
威利·旺卡身为魔术师的特性,也没有好好挖掘。
歌曲创作了不少,可是真正好听,又足以流传的,又一首都没有。搞毛啊!
整部影片,明明可以看到有很多可以吸引儿童的招数,可是都没有用,却烂招频出,将自己搞的稀碎,真是好没道理。
总之,对《查理和巧克力工厂》感兴趣的观众,再来看《旺卡》,一准是失望的,其实是没有达到预期。
就,挺可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