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
作者:威廉·布莱克 [英]
我爱快乐的舞蹈
和轻轻吟唱的歌曲,
纯洁的目光在闪射,
少女咬着舌头低语。
我爱欢笑的山谷,
我爱山中的回音缭绕,
那儿欢乐永不中断,
小伙子尽情地笑闹。
我爱幽静的茅屋,
我爱无忧的亭荫,
我们的园地褐白交错,
像日午果子的鲜明。
我爱那橡木座位
在高大的橡树荫下,
所有的老农聚起来
哈哈笑着,看我们玩耍。
我爱我所有的邻人——
可是呵,凯蒂,我更爱你:
我将要永远爱他们,
但你是一切加在一起。
穆旦 译,选自《布莱克诗选》,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原文参考
Song
by William Blake
I love the jocund dance,
The softly-breathing song,
Where innocent eyes do glance,
And where lisps the maiden's tongue.
I love the laughing vale,
I love the echoing hill,
Where mirth does never fail,
And the jolly swain laughs his fill.
I love the pleasant cot,
I love the innocent bower,
Where white and brown is our lot,
Or fruit in the mid-day hour.
I love the oaken seat
Beneath the oaken tree,
Where all the old villagers meet,
And laugh our sports to see.
I love our neighbours all,
But, Kitty, I better love thee;
And love them I ever shall;
But thou art all to me.
一粒沙里见世界
一朵花里见天国
——威廉·布莱克《天真的预言》
- 关于作者 -
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1757—1827),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版画家。代表作有诗集《纯真之歌》《经验之歌》等。早期作品简洁明快,中后期作品趋向玄妙深沉,充满神秘色彩。
深深去爱,浅浅欢喜
“留言”:近来有哪些事让你感到快乐
﹀
﹀
﹀
内心湛然,则无往而不乐。吃饭睡觉,稀松平常之事,但是其中大有道理。
—— 梁实秋《快乐》
近几年突然流行起这样一句话,“如果快乐太难,那么祝你平安”。真的很奇怪,从什么时候开始,快乐竟变成了一件难事呢?尤其考虑到,在物质极度发达的当下,生活已是前所未有的丰富。
反观这首诗的创作年代,工业革命才刚起步,那可是没有空调,没有手机和WiFi等度夏神器的二百多年前啊。
可读着这首诗,欢快的节奏仿佛穿越时空,把歌声和舞蹈,茅屋和亭荫送到我们面前。诗人的告白浓情款款,心意清澈透明。
那时候,布莱克25岁,和花匠的女儿凯瑟琳结了婚。他教妻子读书、写字、画画,她协助丈夫进行创作。布莱克在铜版上刻下自己的作品,凯瑟琳负责压印、上色和装订。就这样,两人携手出版了诗画集《纯真之歌》。
这本集子仅卖几先令,销量仍少得可怜。事实上,终其一生,布莱克与妻子以绘画和雕版所得的微薄酬劳,过着简单平静的创作生活。清贫,也富足。
他被朋友们称作“不戴面具的人”。或许布莱克的快乐,源自“他能够不带着功利性或是同功利性相关的事物,来表达他心里的各种美好情感,这对于他而言就心满意足了。”(叶芝《威廉·布莱克与想象力》)
布莱克的为《仲夏夜之梦》所创作的插画
难道,人们拥有得越多,反而越不容易快乐吗?
就像《射雕英雄传》里,黄蓉对郭靖说的那样,“咱俩武功越练越强,心中却越来越不快活,反不如小时候甚么也不会,倒是没牵挂,无忧无虑。”
实则不然。
“拥有”不使人焦虑,对自己所拥有的视而不见,才容易让人陷入欲望的怪圈。
往往如此,一个人得到的越多,想要的也随之越多,期望总在“水涨船高”。身边人得到了什么,自己也想要一模一样,甚至更好的。久而久之,心中只剩下追逐,而忘记了知足。
现在,让我们重新回到这首《歌》。看质朴的词句中,掩藏着怎样的人生真谛:
哪怕是最微不足道的事物,都深深地去爱吧。从一颗果子,一首歌爱起,爱到身旁的那个人,相守一生为止。
哪怕过着最单调的那种生活,都尽情地汲取快乐吧。
试试看,每天吃一颗糖,
然后告诉自己——
今天的日子,果然又是甜的。
—— 三毛
来源:为你读诗
编审 | 张丹 主编 | 钱岩 责编 | 曾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