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条件好了为什么还脾虚呢??原因在这里

2019-12-11     康养灼见

随着人们对养生的重视,普遍大家都会有的就是:肾虚、脾虚、肝郁、湿气重的症状。

但是你知道你为啥会这样吗?脾虚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思虑过度,伤及脾胃

现在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们面临的问题较多,工作压力、生活压力、孩子教育、父母老人养老问题等都需要操心。


人处理的事情多了,就难免会劳心费神,精神疲惫,中医学叫做:“思伤脾”。

思虑过度伤脾耗心血,会引起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健忘、食少、便溏、倦怠乏力、或见崩漏、便血、皮下出血等症状。

当以脾虚为主时表现为乏力,不想吃饭,四肢无力,嗜睡,腹胀,大便稀溏等症。


脾是专门消化食物的,把食物转化成人们需要的气血供人维持正常的生命循环;

当思虑劳伤脾以后,脾气不足以运化水谷,引起气血产生相对不足,故产生乏力、腹胀、便溏、不欲饮食等症。

以心脾两虚为主没有任何上火的迹象,建议可以吃点归脾丸;以腹胀为主伴不想吃饭,消化不良,嗳气食少,舌苔白或白厚,大便粘的可以吃点香砂六君丸或香砂养胃丸。

饮食不节,暴饮暴食

应酬的增加再加上食物为了增加香味添加许多香精和食用油,谁见好吃的都会停不下来,每天不节制这很容易引起脾胃虚弱。


男生有些肚子非常明显,一方面是脾虚,一方面是随着年龄的增加生理性因素所致。

肚子大起来说明脾运化功能减退。酒助湿,长期饮酒会引起湿困脾胃,有的人表现为湿热,头痛而重,身重而痛、口苦、胸痞、尿黄而短、舌质红、舌苔黄腻。

有的人表现为寒湿,脘腹胀闷疼痛,吃点冷的就会胃痛或者腹泻,怕冷、肚子冰、泛恶欲吐、纳呆、口淡不渴、便溏、头身困重、面色晦黄或面目肌肤发黄,色晦暗如烟熏或肢体浮肿等症。

吃的过于辛辣,油腻引起肠道积热或湿热,引发脂肪肝、痔疮、便秘、口苦、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

劳倦伤脾


长期高强度的工作或精神处于一种焦虑的状态之下,都会伤及脾,脾为气之源。

肝旺乘脾

中医学有肝属于木,脾属于土,五行学说认为肝木乘脾,引起脾虚。

肝火旺盛一方面,表现为急躁、易怒、口苦、头胀痛、说话快、胸肋胀痛。

另一种是肝气郁结,表现为郁郁寡欢,有事藏在心里不喜欢说出来,女性经常乳房胀痛,腹胀嗳气或放屁后舒服一些。


如果常年肝火旺建议平常泡点菊花、夏枯草、陈皮、茯苓、甘草煎水当茶喝,清肝火。

症状比较严重,建议还是中药调理,同时调整情绪,不熬夜,不喝酒;如果以肝郁为主的,建议吃点逍遥丸,平常泡点玫瑰花,陈皮茶喝疏肝解郁理气。重点还是自己心情调整。


如果你脾胃虚弱,除了要接受药物调理外,还要注意自己的情绪,保持心情愉悦,合理饮食。

好了,大家吃东西还是要在乎一下脾胃的感受,毕竟它要耍起来,咱们可就干难受了!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0nL19m4BMH2_cNUgwiQ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