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两栖攻击舰应该没有考虑搭载短垂战斗机机
国产两栖攻击舰下水之后,许多人都希望它未来能够搭载短距/垂直起降战斗机,以增强作战能力。不过考虑到进度、成本等方面因素,国产两栖攻击舰可能会一段时期之内不会搭载短垂战斗机。
国外新一代两栖攻击舰普遍都考虑搭载F-35B这样的短垂战斗机,以便提高作战能力。不过这些国家和地区海军这么做也是一种无奈选择,他们没有航空母舰,两栖攻击舰担负着航空作战主主力。自然希望两栖攻击舰配备短垂战斗机,这样1艘舰既是航空母舰,又能执行两栖作战任务,任务灵活性更好。不过样样通往往样样松。两栖攻击舰吨位比航空母舰低,还要考虑两栖作战,这样留给舰载机空间就比较小,搭载飞机数量较少,一般在20架以下。另外后勤保障设施也不如航空母舰那样完善,整体作战能力难以与专业航母相比,只能执行中低强度对抗任务。
两栖攻击舰突击模式,主要搭载直升机
航空模式下两栖攻击舰,可以看到以固定翼舰载机为主
需要指出的是两栖攻击舰各个作战模式并不能兼顾,搭载20架战斗机基本上就不能执行两栖作战任务,相应执行两栖作战任务又无法搭载更多的舰载战斗机。另外在1艘舰上面同时兼顾航母和两栖攻击舰也会让舰艇内部结构更加复杂,提高成本和费用。美国新一代两栖攻击舰美国级为了航空作战能力就取消了坞舱,两栖作战能力受到很大影响,结果新一批又恢复了坞舱,相应航空作战能力降低。
对于中国海军来说,新世纪水面舰艇发展主轴就是航空母舰。辽宁号航空母舰已经形成初始作战能力,第1艘国产航母即将交付部队,第2艘国产航母正在建造之中,未来还将建造更多的航空母舰。前2艘航母排水量超过6万吨,可以搭载20-30架歼-15重型舰载战斗机。新一代航母排水量有可能达到8万吨或者更多,搭载舰载战斗机数量接近50架。因此并不需要两栖攻击舰客串航空母舰,相应国产两栖攻击舰对于航空作战能力要求也应该也不会太高,专注两栖作战能力就行了。
实践证明航母和两栖攻击舰在1艘舰上面难以兼顾
美国级取消了坞舱,两栖作战能力下降,新一批次可能要加上
国产两栖攻击舰是中国海军第1次设计建造两栖攻击舰,考虑到进度、难度和成本等方面因素,中国海军不会把两栖攻击舰设计非常复杂,而是围绕两栖登陆作战例如垂直登陆、超视距登陆等作战任务进行设计,以便得到更高效费比。战时它可以在航母编队掩护下执行高强度对抗环境作战任务,至于中低强度冲突环境任务用舰载直升机和护航舰艇就行了,不需要上来就把国产两栖攻击舰弄的那么复杂。
我们造出F-35B这样的短垂战斗机还需要时日
国产两栖攻击舰没有考虑搭载短垂战斗机还有一个非常现实问题,那就是国产短垂战斗机短时间之内还无法研制出来。短垂起降是航空技术难点,美英等国从上世纪50年代就着手研制短垂战斗机,到F-35战斗机时间跨度接近半个世纪。洛马公司研制F-35B战斗机也汲取英国、俄罗斯等国技术成果,即便这样F-35B战斗机作战基准仍然弱于F-35A、F-35C战斗机。根据相关资料,F-35B挂载标准为500公斤精确制导炸弹,而F-35A、F-35C都是基于1000公斤精确制导炸弹。中国航空工业主要精力放在常规战斗机研制上面,类似于F-35B战斗机那样风扇垂直起降系统刚刚开始技术研究,进入工程研制尚早。另外从成本角度考虑,即便我们装备6艘两栖攻击舰,每架能够搭载20架短垂战斗机,6艘才120架,即便考虑备用机也很难超过150架,这样摊入研制费用,单架飞机价格就非常惊人,海军能否下这个决心不得而知。
因此中国海军主要精力还是放在航空母舰上面,两栖攻击舰则专注两栖作战,两者既可以联合作战,又可以分开执行不同任务,效费比显然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