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曰:这五种人命运最苦,但愿你不是

2019-10-26     千面略懂先生


参加工作十年,我每天7点起床,洗漱,然后挤上早高峰的公交车,有时,在公交车上,我就能接到公司领导的电话,方案又需要修改。

然后火急火燎跑到公司,早餐通常是不用想的,接下来就是高节奏的开会,加班到晚上十点,是常事。但是卡上的工资依然撑不到月底。和朋友聊天,以前我们都以为到年纪,工资自然水涨船高,但是水涨船高的只有年龄。

碌碌无为,本就是这世间大多数人的日常,最可怕的是,明明已经用尽气力,但最终还是捉襟见肘,可谓命运最苦。最近得一高人指点,心有所得,和大家分享一二。如果你也想要改变命运,不妨读下去。

【一】心眼太小的人

“心眼太小”的人往往命运比较苦。为何这么说呢?我们首先要清楚“心眼小”的人有哪些表现。心眼小的人通常喜欢斤斤计较,不愿吃亏;心眼小的人容易记仇,锱铢必较;心眼小的人容易生气,易燃易爆炸。

佛教中的“心眼”指的是观察了悟事物之心,心之洞察如眼之明见。

只有心清才能明目,心眼小就意味着看不见事情的本质或者全貌,所以心眼小的人只能看见近期利益,不愿意吃一丁点的亏,进而锱铢必较,容易生气。

殊不知,这样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他们可能在接下来的人生路上吃更大的亏,而没有人愿意伸以援手。

【二】过于重感情的人

人生八苦中,最为文人传颂的便是爱别离苦,我们听过“梁祝化蝶”的悲戚传说,曾经默默揣度“楼台一别恨如海,泪染双翅身化蝶”其中有过多少泪。

我们读过“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曾经悲叹过“木石之盟”的破碎。我们悲叹过,我们捶胸过,但是这些终归是悲剧,我们从其中得不了解脱,只会深陷其中。

世间万事因缘和合而生、因缘和合而灭,缘聚缘散,本是自然。小的时候,我们看《新白娘子传奇》,看到白娘子被关雷峰塔,我们怨恨法海不懂情,但现在换个角度,白娘子和许仙本就是人妖殊途,许仙一介凡人,白娘子的生命何其长,他们终有一别。

白娘子被关雷峰塔之后,两人反而有所悟,最终他们都得到了心中的“道”。所以过分重感情,只能深陷“不可得”的苦难中,永世不得解脱。

【三】过于懂事的人

还有一种人容易陷入“命苦”的怪圈,就是“过于懂事”的人。佛教讲究行善积德,很多人把它理解为“自我奉献”,但其实这是一种片面地理解。一个人必须以自己为根本,提升自我,才能有更大的能力去做更多的事情。

以“他人”为本,为了成全别人,而委曲求全,只会让别人压力重重,你的牺牲和懂事也将一文不值。试想如果一个科学家凡事以他人为重,忽视了他的本职工作,如此懂事的他,最终错过的有可能就是某一重大定律。

所以向心而求,不过于懂事的人才有可能逃离“命苦的漩涡”。

【四】过于聪明的人

机关算尽太聪明 反误了卿卿性命。《红楼梦》中的王熙凤是何其聪明何其精明的人物,人情通透,算计得一分不差。但是过度算计,就变成了“投机取巧”和耍小聪明。我们将自己的所得算得再清楚,所得也只是眼前的利益,要知道共享利益,我们才能走得更远,处处有贵人相助。

明朝的大太监魏忠贤,背着皇帝招兵买马,妄图一统天下,后来棋差一招,还不是被崇祯皇帝逮捕处死了;清朝大贪官和珅是乾隆身边的红人。他处处讨好皇上,但是这样的小聪明只是一时的,乾隆能买涨,嘉庆可不管,他上位后,和珅受尽了苦难,最后被迫其自尽而死。

历史上这么多鲜活的案例,告诉我们“过分聪明”的人是没有好下场的,不仅别人会看不惯而远离他们,他们损害了福报,总有报应,而命苦可能就是他们最终的下落。

【五】过于追求完美的人

人生有度,过则为灾,凡事有度,话不可说尽,要把握分寸,事不可以绝,要留有余地。

这句话告诉我们凡事过度都将滑落于“谷底”,深陷于“命苦”的深渊。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项羽是天之骄子,文韬武略无一不精,但是生而为人,百密而有一疏,是非常正常,但是项羽却无法接受失败,最终自刎乌江。可见过于追求完美,未必是一件好事。

生活没有绝望,人生没有尽头,只有看不透而已。追求完美是一种对美好的希冀,但是我们要把握好尺度。用平常的心态看得失,才能过上更圆满的人生。

悟透以上五点,我们也许能从庸庸碌碌中,稍微解脱出来,不会钻进“命苦”的怪圈中真正拥有淡然的人生观世界观。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心中若无烦愁事,便是此生好时节,祝吾友人开心!

作者:略懂居士

家事国事天下事,略知一二;烦心忧心玻璃心,开解三四。

人有千面,物有万象,冰山一角之下的世界才是暗流涌动的真实世界,人生需要看透假象的慧眼。略懂先生每天带你一起识破人生真相,化解人生迷局。

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只是临时作为文字辅助作用,绝对不会用于商业用途。

所有作品均是作者原创,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0f1iCG4BMH2_cNUgkbD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