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乱花钱咋办?掌握“哭穷”技巧,让孩子会省钱、不自卑。
那天,孩子要去挑几本辅导书,我陪他进了书店门口,站定后,发现旁边也有一个年龄相仿的孩子在那里看书,妈妈在旁边不停地催促他,让他赶紧下决定。
孩子有些紧张也有些焦虑,最后他挑了4本书,告诉妈妈,自己选好了,于是母子二人就朝着收银台走去。
排队期间,妈妈一把拿过孩子手上的几本书,没有看书名,直接翻到书的最后一页,查看价格。
“这书怎么这么贵啊,一本书就要40多块钱,4本加起来快200了,你怎么能这么奢侈啊?你不知道我们家很穷吗?家里就你爸爸一个人挣钱,供你读书就已经很不容易了,你还这么乱花钱。”
妈妈的大声说话,很快引来了周围人的目光,孩子有些尴尬,也有些委屈。
“这些书都是和学习相关的,老师要我们多看。”“老师要你们多看,你就要买呀,我们可以去买盗版的呀,为什么非得买正版的?这也太贵了。”
说完,这位妈妈怒气冲冲地将冲冲地将几本书放在旁边的桌面上,拉着哭泣的孩子,夺门而出。
那一刻,我的心有些痛。
从妈妈的角度上,可能她只是想节约钱,可她没有想过,这样的话,对孩子的内心伤害有多大,可能孩子幼小的心里就会留下阴影,甚至影响他的一生。
哭穷的危害vs好处
很多父母都会向孩子哭穷,目的可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懂得节俭,不大手大脚,可如果不掌握正确的方式,哭穷的危害,绝对让你意想不到。
第一类:哭穷的危害
1、自卑
家长习惯性地将“家里穷,不要乱花钱”挂在嘴边,孩子慢慢地就会将穷这个字,刻在心灵的深处,会导致他们从小就对金钱产生渴望,却又不敢开口向父母要钱,哪怕是再普通的东西。
时间长了,自卑就成了这类孩子的代名词。
2、眼光狭窄
生活在习惯哭穷的家庭里,孩子就会对钱特别计较,眼里只有钱。
这样的孩子注定见识比较浅薄,眼光不够长远,长大后更容易安于现状,不愿挑战去尝试,如同井底之蛙。
3、错误的消费观
其实并不是所有喜欢哭穷的家长家里都很穷,相反的,有些家长家庭条件还真的不错,但他们担心孩子会养成浪费的习惯,于是就习惯性地哭穷。
可让人想笑的是,他们一边对着孩子哭穷,说自己赚钱有多不容易,另一方面自己却又大手大脚,买着高档物品。
这种矛盾的做法,只会让孩子产生“就算没有钱,也一定要购买贵的东西”,这种观念会让孩子变得虚荣,甚至会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去做很多不好的事情,最终误入歧途。
第二类:哭穷的好处
适当的,正确的哭穷,对孩子的成长确实有非常大的帮助。
1、不奢靡浪费
恰到好处的哭穷,让孩子明白父母赚钱的不容易,知道自己不能乱花钱,用钱就比较有节制,不会大手大脚。
2、有忧患意识
就是因为明白赚钱很难,他们会下意识地对钱做安排,防止没钱时那种困顿的感觉,再次出现。
3、知道感恩
孩子知道父母的辛苦,内心也会对父母抱有感激的心理,下意识地意思地从心理上体谅父母,动作上也会帮家人分担,尽量做好分内的事情,不让父母多为自己操心,感恩的品质也就慢慢形成了。
4、努力向上
家里穷,父母却还拼命努力地给自己最好的,一旦孩子心中有这样的想法,他就会下意识地意识地发愤图强,努力学习,争取不辜负父母的希望,让自己变得更好。
由此可见,哭穷对一个人的成长。可能有一定的危害和好处,关键在于家长如何正确地哭穷。
做得好,给孩子带来的就是益处,反之,则会危害孩子的成长。
家长如何正确地哭穷?
家长向孩子哭穷,无非是希望孩子不乱花钱或者自己从原生家庭影响导致,要想将哭穷的好处发挥到极致,家长一定要把握核心宗旨:养成正确的消费观。
只有让孩子内心拥有正确的消费理念,才能在行动上进行主导。
1、告知家庭状况
很多家长都不想让孩子知道家庭的真实情况,太有钱的,担心孩子会安于现状,不想奋斗,只顾享乐;太穷的,担心孩子太过于懂事而委屈了自己。
其实,不管有钱还是没钱,都要试着告诉孩子:哪怕家庭状况一般,也足够供孩子读书和日常消费。
这一句话可以给孩子吃下定心丸,让他明白,自己的学习并不是父母的负担,而是在他们的能力承受范围之内的,这能让孩子放下心来,将精力集中在读书身上。
2、自己做选择
很多父母会觉得消费观念太多,太冗长,可能孩子很难理解,其实只要把握好一点就可以了:教孩子自己来判断。
这一点,延伸在哭穷的观念里,就是:如果你选择了一样东西,就必须要失去另一样东西,二者不可兼得。
比如,走进玩具店,孩子很想买一个玩具,但家长会告诉他,手上只有100块,如果你想买这个玩具,那他另外想要的一件东西就不可以了。
孩子可能会哭闹,两个都想要,家长会告诉他,手上只有这么多钱,要么2选1,要么都不选,你自己以后想办法赚钱买。
作为家长,一定要教会孩子,如何在有限的金钱里,选择自己最需要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明白取舍,更懂得什么样的东西对自己是最有价值的,而不是凭着一时的喜好盲目地索取 。
3、偶尔为之
千万不要将哭穷一直挂在嘴边,说得多了,不仅达不到让孩子节俭的习惯,更能让孩子感到厌烦,内心甚至嫌弃父母,变得叛逆,做出出格的举动。
哭穷可以偶尔为之,在孩子不够理性,乱花钱的时候,可以哭哭穷,平时该吃吃该喝喝,偶尔带着孩子出去旅游,或者进行一次高档消费,都是可以的。
这些可以满足孩子的虚荣心,让他见识更多不一样的东西,眼界也会变得更开阔。
钱绝对不是大浪打过来的。
不管家庭是贫穷还是富裕,都一定和父母的辛劳脱离不了关系,无论什么样的家境,哭穷都能让孩子学会节俭,懂得感恩,更能努力向上。
作为家长,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孩子养成正确的消费观,不自卑,不攀比,明白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
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对金钱有着足够的判断力,健康长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