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女性都喜欢追求一种“精致”的生活,但是更多的都只不过是一种“伪精致”,真正的精致并不仅仅是所谓读书、看电影、旅游、健身,更不是通过消费远超出自己支付能力的消费品,而应该是一种内心深厚的涵养,历经风雨依然优雅从容的淡定,在生活不如意的时候依然能够保持热爱生活的态度。
这样的精致是一份深厚的修养,想要做到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与之相比,花钱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所以虽然向往精致的人有很多,但是真正能够达到的人却很少,其中民国时期的郭婉莹便是关于精致的一个完美标杆。 郭婉莹本是豪门千金,她的父亲是永安公司的联合创始人之一,因为接受孙中山先生振兴本国经济的邀请,而回到了国内发展。郭婉莹也因此而在上海生活并接受教育,不过与学校教育相比,显然家庭教育对她的影响才是最大的,父亲曾经带她赏花,并且教她说:“做人也要想做花一样,不仅仅只是要有花的美丽,更要有花的傲骨。”郭婉莹用她后来一生的时光,证明了自己确实有完全接受父亲的教诲。 那时候的富家小姐,原本都是在各自家族中与一些联姻的,郭婉莹自然也是如此,父母早早就给她定好了婚约,只等她一毕业就可以结婚。然而在与未婚夫交谈的时候,郭婉莹认定只能聊一些什么“这个袜子可以穿一年都不坏”的男人过于无趣,嫁给这样的人肯定不能收获爱情。 于是为了追求爱情,郭婉莹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婚姻,自己谈恋爱并选择丈夫结婚,后来她遇到了林则徐的后人吴毓骧。吴毓骧母亲的祖母是林则徐的女儿,这时候家境早就已经破败,甚至能够算得上是极为清寒,人们都认为郭婉莹嫁给吴毓骧是“吃亏”的事情,然而郭婉莹为了爱情义无反顾。并且两人在婚后也确实度过了一些甜蜜的时期,令郭婉莹常常为自己的决定而感到庆幸,没想到的是不久之后,吴毓骧就出轨了郭婉莹的一位旧相识,那是一位年轻漂亮的寡妇。面对丈夫的出轨,郭婉莹并没有像寻常妇女那样“一哭二闹三上吊”,在静静等待了一段时间以后,她便安静地跟丈夫说:“回家了。”令吴毓骧大为羞愧,从此再无二心。 后来吴毓骧因病去世,郭婉莹的生活也变得愈发艰难,但哪怕是在贫寒的生活条件下,她依然保持着对于生活的热爱,用心度过生命的每一天。早晨起床后会去散步,并且从野外采花装饰自己的小屋子,用沾满煤灰的铝锅烤蛋糕,在74岁的时候依然教人们英语,可以说她活成了大多数女人都最为向往的样子。对此,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