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背法条,准军事化管理,年薪最高30万的这家公司,最近惊动了警方……

2020-06-10   青年时报

原标题:每天背法条,准军事化管理,年薪最高30万的这家公司,最近惊动了警方……

杭州建国北路的一“公司”,用准军事化管理方法管理员工:每天7点起床,晚上10点睡觉;仅中学学历的员工常在工作之余研究法律,能熟背不少法条;有业绩考核,年薪能高达20到30万。

但这并不是一家正经公司,他们每次出动去逛杭州以及周边地区的超市,都能让超市员工苦不堪言,甚至有超市员工因为他们顶不住压力辞职。近日,这个公司更是引得杭州下城警方出动了……

超市不妥协就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

妥协后又开始索要名贵烟酒、红包

张生(化名)是杭州下城区某超市食品科负责人。

2020年5月9日上午,超市里来了一个20岁出头、身材高壮的男子,他气势汹汹地领着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来到张生所在超市“维权”。

男子走到一货柜前,很快翻找出一包过期笋干。同时,男子还拿出一张购物小票,说他昨天在这里买到一包同样的已过期笋干。

由此,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表示将对此调查处理。后男子找到张先生谈判,最终以超市支付了3000元赔偿金,双方和解。

这个男子虽然是个生面孔,但是张生已经不是第一次遇见这样的事情了,有时会是同一人多次拿着有问题的食品找上门来“维权”。

作案监控

例如拿着散装的鱿鱼丝过来,说里面有一根头发丝,要超市赔钱;有时候是拿着烘焙的糕点,指着因烘焙正常产生的黑点,非说是有问题的,也要超市赔钱;有时说买到的商品上面没有生产日期……

基本都是20元的商品要求赔200元,拿着一包过期食品,开口要赔1000元。来了几次后,他们还会隔三岔五地向超市索要烟酒,还多次指定要中华烟、茅台酒,或者要求发红包,金额得在三五百元。

如果超市不答应,对方就会每天上门来“维权”,并且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为了“息事宁人”,张先生和同事们每次给予适当赔偿,或者让这些人找问题商品的供货商赔偿。

供货商说这像噩梦

4年被索赔近20万

陈生(化名)是杭州的一名食品供货商,他手上有100多款食品类商品在供货给杭州某大型超市各大连锁店,因此时常遇到到通过超市找过来,说因为问题商品要赔偿的人。陈生说,从2017年开始,他就被 “职业打假人”盯上了。

“这简直就是噩梦,因为他们来‘维权’时,张口闭口地说法条,听起来很厉害的样子,但我也没法确定他说的对不对。他们还会加我微信,我有段时间看到微信消息就很紧张,点开就是他们拿着有问题的产品找过来了。”

陈生坦言,其实很多时候,超市和他都很难确定,是不是真的是食品有问题。“但次数多了,也能发现这不对劲啊。我算了一下发现,4年下来我已经赔了将近20万元仅2019年一年被被迫索赔多达51次,赔了5万余元。

2019年年底时,这伙“职业打假人”更明目张胆了。他们给陈生打电话说,他们老板开了家足浴店,要求陈先生去“恭喜一下”。“他们的意思就是,如果我和他们搞好关系了,下次就不找我供货的商品来投诉了,因为他们对我供货哪些产品非常了解。”后陈生因为怕影响自己在全市各大超市的声誉,再加对方打着“维权”的名义,他妥协了。

陈生还发现,自己一个专门做进口零食的朋友,也被这伙“职业打假人”用同样的方式盯上了。再加上最近发生的一件事,让陈生终于下定决心报警:“对方拿着一件商品在A超市索赔,而这批商品我明明只对B超市供了货!”

下城警方雷霆出击

一举抓获该团伙犯罪嫌疑人23名

2020年4月中旬,接到陈生被一伙“职业打假人”敲诈勒索的报案后,下城警方对此高度重视,从扫黑办、刑侦大队、相关业务大队及派出所抽调精干警力迅速成立专案组,展开全面调查。

专案组调查中发现,由于受害商家担心“问题产品”事件发酵,普遍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委曲求全心理,超市、供货商中的受害方真正向公安机关报案的少之又少。

专案组实地走访在杭州市及周边地区数家食品厂和20多家大型超市,通过大数据研判,终于将零星线索串联成强有力的证据支撑。民警发现,这伙人不仅盯大型超市,如富阳等地的一些小超市也不放过。

办案中去超市查看监控

有些超市让员工来承担赔偿金,但员工的月收入不过三四千元,被他们这样一次次索赔哪里吃得消。到后来,有的超市女员工只要看见这样的“维权”的人找来了就压力很大,因为一下子被三四个高壮、有纹身的男子围着“维权”的滋味真的不好受,最终有女员工因受不了这个压力选择辞职。

经过一个多月的缜密侦查,专案组基本摸清了以吴某平为首的敲诈勒索犯罪团伙的办公地点。5月28日上午,下城警方调集100名警力实施集中抓捕,在位于建国北路该团伙的办公地点内,一举抓获该团伙犯罪嫌疑人23名,其中主犯7名。

在公司里不准说脏话

业余时间自学法律

民警在现场起获大量用于作案的问题商品、电脑1台、手机20多部,汽车5辆、并搜查出大量账本、工资表、公章等书证、物证,经初步估算涉案金额近1000万。除此之外,民警还在现场发现了几十本法律书。

团伙的记账本子

这伙人都是甘肃老乡,团伙里年纪较长的30岁左右,年轻的是98年、99年出生的,都只有初中、高中学历,均没有犯罪前科。基层团伙成员的每底薪是五六千元,身材壮实、“维权”时够强硬的成员则能干出好“业绩”,年薪能达20-30万元。

该团伙采用准军事化管理方式,提供集体宿舍,每天晚上10点准时熄灯睡觉,早上7点起床。超市开始营业了,他们就开始“上班”。每天都会给每个成员记账,每个月都有“业绩”考核。

团伙的记账本子

该团伙甚至规定,在公司里不允许成员说脏话,发现一次罚款50元。每天还要用工作之余的时间,开会学习法律,学习的法律种类涉及消费者保护法、产品质量法甚至刑法。“上课”的是团伙里年纪较长、经验较多的“前辈”,“新人”会被要求流利背下众多法条。

其实,团伙里为首的吴某也没有任何法律相关方面的学习经验,也是别人带他着他这么做后,渐渐学会了所有套路。

此外,该团伙中的骨干成员基本不变动外,其余成员的流动也蛮大。一旦有团伙成员想离开,吴某就会逼迫其写下3万元到5万元不等的欠条,以此威胁要求其继续效力。

揭开“维权”伪装下的卑鄙行径

经审查,这个以吴某平为首的恶势力犯罪团伙从2017年起,一直频繁活动在杭州市及周边区域内多家知名大型商超,名为“打假”,实则行敲诈勒索、寻衅滋事之实,手段花样繁多,性质恶劣。

对涉案商品进行勘查

他们采用蓄意藏匿临保商品待过期后再购买,涂抹、擦除生产日期,抽走或调换合格证,故意放置异物,夹带问题商品调包等手段,以维权为借口,敲诈超市钱财;如遇超市、供货商不同意索赔,该团伙即会采取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12345举报等软暴力形式给超市和供货商施压;

发霉馒头

此外,该团伙成员还经常以过生日、过节、老板开足浴店等名义,迫使超市、供货商相关负责人以发红包、送烟酒等多种形式,向其缴纳“保护费”。

现吴某平等人因通过“职业打假人”名义滋扰、言语威胁等手段,逼迫大型商场超市交赔偿金、咨询费,已涉嫌敲诈勒索罪,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处罚。

警方提醒:打假本是好事,但当打假变成某些人牟取暴利的手段时,请勇敢站出来说“不”。

来源:时报记者 郑舜 实习生 陈震霆 通讯员 甘露 刘文逸

编辑:孟泓颖

转载须申请授权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