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好不好,比一比就知道了

2019-07-26   步进历史

壶嘴

壶嘴:也称之为“流”,是影响出水的重要因素。

壶嘴分为直流和弯流。直流分为炮流和剑流,弯流分为一弯流、二弯流、三弯流。


壶嘴在与壶体连接上,处理时可分为

“明接”

“暗接”

两种方法。


明接

方器较多用“明接”处理,利索大方。


暗接

而圆器则多用“暗接”处理,与壶身浑然一体,且有舒展流畅的造型特色。

壶嘴的细节处理,一是看壶嘴与壶身的连接处是否过渡自然,没有脂泥涂抹的痕迹;二是最外缘的处理是否精细。


壶底

壶底:底足的尺度和形式处理,直接影响造型视觉的美观。大致可分为一捺底、加底(足圈)、钉足三种。


一捺底:制作省工省时,漂亮的一捺底,线条柔和,光净整洁且均匀对称,一气呵成,无毛糙感。


加底:在壶身成型时加一道足圈,并用脂泥复合嵌接,亦称“挖足”。形制拙朴,手法简单,茶壶安置也最稳妥。


钉足:源于铜器鼎足,用钉足支架壶体,稳而不滞,透出灵气。圆器一般用三支钉足,方器则为四支钉足。从实践使用而言,钉足不宜太高。

无论是哪一种壶底,让壶站得稳稳当当是首要目的。


紫砂壶的每个部件都凝聚匠心,制壶人需要精心去考究,不断去尝试,才能将各个部位协调融合成一个整体,一把好壶也由此诞生。

得一把好壶不易,壶友们好好珍惜自己手中的紫砂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