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中医李可先生,少年从军,逆境学医,行医50载,大多时间奔波于穷乡僻壤、缺医少药的乡村,他精于临床,善于治疗急危重症,活人无数,是当代扶阳派的“掌门人”。
李可先生曾说,现代人不仅仅是北方人阳虚,南方人也阳虚,这与现代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所以他从自己的养生治病经历的经验中提出了以下看法:阳萎则病,阳衰则危,阳亡则死;所以要救阳、护阳、扶阳、补阳,一年四季皆需养阳。
怎么养阳呢?下面介绍几个方法。
俗话说“万物生长靠太阳”,《易经》中也有相关记载“大哉乾元,万物资始”,都是一个意思。
晒头部:头为诸阳之首,而百会穴就在头顶正中,这个穴位的名称就是取“百脉所会之处”之意,在中午11点到13点太阳最充足的时候,让太阳晒晒头顶,可以畅通百脉、调节气血。
晒背部:人体背为阳,腹为阴。后背有一条督脉,被称为“阳脉之海”,总督一身之阳气,所以晒背晒好了,人体会感觉十分舒服。
晒手心:这个尤其适合睡眠质量不高的人群,我们的手心有一个穴位——劳宫穴,就是握拳时中指指尖的地方,晒这个穴位可以释放压力,缓解疲劳、促进睡眠,强心益气。
《扁鹊心书》中说到扶阳之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这艾灸排第一,因为艾灸可以温阳通阳、宣通阳气,气化体内的阴浊瘀毒水饮痰湿,自然身体由此产生的诸多疾病就消失了。
想要艾灸效果好,就要讲究一些,节气灸、三伏灸(冬病夏治)等效果最好,一天之中,上午最佳。艾要选陈艾,如果能买到优质蕲艾就更好了。艾灸虽好,但不要贪多,每周1~2次,每次10~30分钟就好了。
长期吹空调、吃太多冷饮冷食、过多服用药品等不良习惯都会损耗我们的阳气,尽管填补阳气有各种各样的方法,但最重要的还是要少做甚至不做耗阳之事,因为不伤即为养。日常可以适当多吃一些温补肾阳的食物,比如生姜、苋菜等。
阳气不到即为病,当一个人阳气充足,不仅面色红润、手足温煦、睡眠质量好、不易生病,他的精神状态也是不一样的,反应敏捷,记忆力好,整个人都精力充沛。所以,阳气对人是十分重要的。
(文章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