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公临古》
胡小石 著;魏美强 整理
ISBN 978-7-100-16772-7
定价:498.00元
商务印书馆2023年9月版
作者简介
胡小石(1888—1962),名光炜,号夏庐,晚年别号沙公和子夏等,浙江嘉兴人。1949年后任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图书馆馆长,书坛泰斗。学问渊博,长期从事古文字声韵、训诂、经史子籍、佛典道藏、金石书画和诗词曲赋的研究与教学;书法造诣精深,与林散之、萧娴和高二适并称“金陵四老”。书法秉承李瑞清衣钵,对书史书论亦颇有研究对现代中国书法教育有筚路蓝缕之功。著有《中国文学史讲稿》《中国书学史》《书艺略论》等作品。
内容简介
本书裒集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胡小石先生于20世纪20—40年代临写甲骨、金文、秦篆、汉隶、汉晋简纸、南北朝及隋代碑志法帖等古代书迹作品一百三十余件,绝大多数作品系首次披露。内容涉及殷商甲骨文八种,两周金文两种,秦代篆籀三种,又有汉代钟鼎、镜铭、墓券、刻石、摩崖、画像题榜等十四种,悉用荣宝斋精制仿古笺纸,古道颜色,交相辉映,可见先生欲以遍临古代书迹自现之意。
本书由南京大学考古学青年学者魏美强整理并释文,辅以对临古对象的简要说明和历史评价,以助读者理解。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徐兴无为本书撰写序文,介绍了胡小石通过临古研究中国书学的独特路径与造诣,使读者在鉴赏大师书法作品的同时得以窥见中国古代书法发展的脉络。
装帧设计
知名设计师潘焰荣担纲本书整体设计:小8开阔大开本,原大原色原样影印,完美再现胡小石临古作品的风采和神韵;精选八幅长卷临古作品,以M折的形式与正文呼应,呈现先生对临古对象的丰富理解和诠释;临古作品对照以释文与说明,既具可读性与鉴赏性,亦便于临写追摹;封面凸印,内文采用四种艺术纸,柔软温润,古意翩然,触感与视觉体验俱佳。
西泠印社社员、青年书学家卢康华博士题语
南雍书学肇始于临川李先生。先生堂庑甚大,教泽甚广,门下诸子各专其能,中尤以嘉兴胡先生为著。先生学问渊雅,著述宏富,于书学别具识断,启人智慧。此册为日常临书之作,上溯殷周,下及晋隋,取资之丰,研习之勤,令人叹服。数十年功力所聚,以学养艺,以艺增学,非寻常斤斤于一点一画,以一碑一帖自囿者可比。胡先生真能与古为徒,而入古出新者也。兴无老师寄赠,开卷有得,略识数言于耑。癸卯立冬后一日康华敬于沪寓。
节临西周鲁侯尊铭文(胡小石)
节临楼兰出土晋纸《五月二日济白帖》(胡小石)
目录(滑动阅读)
凡例
节临商代甲骨文四种
节临商代甲骨文四种
节临西周鲁侯尊、西周作册令方彝铭文
节临秦始皇二十六年铜诏版
节临秦二世元年铜诏版、秦新郪虎符铭文
节临汉鼎铭文两种
节临西汉梁钟、龙渊宫铜鼎铭文
节临敦煌汉简两种
节临敦煌汉简两种
节临敦煌汉简两种
节临敦煌汉简两种
节临敦煌汉简两种
节临敦煌汉简两种
节临敦煌汉简三种
节临楼兰汉晋简纸三种
节临西汉云阳鼎铭文
节临敦煌汉简三种
节临敦煌汉简两种
节临汉代铜镜铭文三种
节临汉鼎、汉钟铭文两种
节临汉武梁祠画像题榜
节临东汉《刘平国刻石》
节临东汉镇墓券两种
节临楼兰汉晋残简三种
节临敦煌、楼兰汉简三种
节临楼兰汉晋简纸四种
节临三国魏钟繇《贺捷表》
节临三国魏钟繇《荐季直表》
节临楼兰魏晋残纸
节临楼兰魏晋残纸
节临楼兰魏晋残纸
节临楼兰魏晋残纸两种
节临楼兰晋纸《五月二日济白帖》
节临楼兰魏晋残纸两种
节临楼兰魏晋残纸四种
节临楼兰魏晋残纸四种
节临楼兰魏晋残纸三种
节临东晋王羲之《八日帖》
节临东晋王羲之《多日帖》《雪候帖》
节临东晋王羲之《冬中帖》《贤内妹帖》《干呕帖》《适欲遣书帖》
节临东晋王羲之《秋中帖》
节临东晋王羲之《徂暑帖》《君晚帖》
节临东晋王羲之《曹娥碑》
节临东晋王羲之临本《宣示表》
节临东晋王羲之《乐毅论》摹本
节临东晋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
节临北魏《大代修华岳庙碑》
节临北魏《鲍纂造石浮图记》
节临北魏《安定王造像记》
节临北魏《司马绍墓志》
节临北魏《孟敬训墓志》
节临北魏《赵充华墓志》
节临北魏《刁遵墓志》
节临北魏《崔敬邕墓志》
节临北魏《杜迁等廿三人造像记》
节临南朝《梁安成康王萧秀碑》碑阴
节临北魏《贾思伯碑》
节临南朝梁《始兴忠武王萧憺碑》
节临北魏《张猛龙碑》
节临北魏《张猛龙碑》碑阴
节临北魏《贾智渊妻张宝珠造像记》
节临北魏《元子永墓志》
节临北魏《张黑女墓志》
节临北魏《元馗墓志》
节临北魏《韩显祖等造塔像记》
节临东魏《程哲碑》
节临东魏《敬使君碑》
节临东魏《敬使君碑》碑阴
节临西魏《杜照贤造像记》
节临北齐《张龙伯兄弟等造像记》
节临北齐《崔頠墓志》
节临北齐《刘碑寺造像记》
节临北齐《比丘道宁造像记》
节临隋《龙山公墓志》
节临隋《张贵男墓志》
节临隋《常丑奴墓志》
节临隋《佛说宝梁经刻石》
整理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