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街被4个中年妇女围着欺负”,自从有了孩子,你认了多少怂?

2020-06-07   CC爸妈

原标题:“我当街被4个中年妇女围着欺负”,自从有了孩子,你认了多少怂?

1

周末,带孩子们出去玩,人多到爆,停车位更是一位难求,转了3圈,诶,正巧有一个车走了,我赶紧示意C爸:“快,前面正好有一个。”

一家人大喜,总算是可以停下车了,CC早就等得不耐烦了。

C爸放慢车速,准备倒车入位。

车尾巴刚要进去,后面一个车车头先入,立马抢停了进去。

我开窗理论:您好,我们这正往里倒呢。

对方车上下来4位中年妇女:“是么?不知道你们倒车呢,你们再去前面找找吧。”

“明明是我们倒了一半的车位,您这么抢不太合适吧。” (我)

“怎么不合适了,这车位是公用的,谁停了算谁的。” (司机)

“我们倒车入库肯定没你们车头直接进快啊。” (我)

“那谁让你们这么停了。” (司机)

此处,容我来个旁白:

自打我学车开始,我爸教给我的停车道理就是“倒车入位”。

原因一:因为你不知道一会儿他人怎么停,如果你车头朝外,等你走的时候怎么都好走,但如果车尾朝外,如果别人停的不规范,就很难倒出来;

原因二:如果是去亲戚家做客或者与他人聚会,亲戚朋友都有送你上车、目送你离开的习惯,让人家等着你一把把倒车不礼貌,所以车头朝外,上车、道别、开车走人,不耽误别人的时间。

后来去很多场所停车,有些保安也会指挥倒车入位车头朝外。

所以这么多年,我停车都是这个习惯,后来影响的C爸也一样了。

所以听到对方这么说的那一瞬间,我这火气腾就上来了, 合着我与人方便、自己方便的停车方法,倒成了给你钻空子的原因了。

所以我接着理论“合着我们倒车入库还有错了?不管怎么停,你看到别人停到一半抢车位是不是太没道理了。”

对方车上的其他人倒是没司机那么冲,一个接一个的劝:

  • “她也没看清,这样,你们再去找一个吧,大热天的为这么点事儿争执值不当。”
  • “是啊,你这么停,她那么停,都没错,你们带俩孩子出门不容易,别吵什么,赶紧停了车玩去吧。”

我心说你们这说和的倒是里外分的门儿清:“您也知道我们带俩孩子不容易,又不是我们错,凭什么要我们再去找一个?”

“你爱找不着,我就停这儿了。” (司机)

嘿,我这火爆脾气:“行,你停这儿,我也停这儿,我就挡你车后头,反正我不走,你就别想走。”

被我这么一激,对方彻底怒了,我心里也门儿清,到这个份儿上,谁都没退路了。

于是我们停车走人,对方被我气到炸,要跟我们干架,C爸下车护着我们娘儿仨,她打C爸一掌,C爸给她一拳,我怕俩孩子被牵连,把老二放进推车,让老大把他推远,以免受牵连,去帮寡不敌众的C爸。

赤手空拳可还行?

我眼见带的零食兜里有一个玻璃瓶饮料,一把抄起、把瓶底敲碎、冲了上去……

想啥呢?真如此,我现在还能坐这码字?后半段脑补一下过过瘾得了……

对方的另一个同伴,见我实在不是软柿子,赶忙去前方4、5个车位的地方给我们占了一个车位,劝到“消消气,别跟她 (司机)一样,我们给你们找到了一个车位。”

转头跟C爸说“为这么点事儿不值当,挪下车吧,也不远。”

“不远你怎么不劝她挪?”本来我要冲出口的这句话, 还是被C爸一个眼神、一句话劝住了“今天带着孩子们呢。”

搁年轻时候的我,遇上不占理还较劲儿的主,我是绝对不会有半分退让的!

但有了孩子之后,我开始学会让步。

我并不善良,只是为了孩子,学会了另一种形式的妥协。

2

后来实在意难平,忍不住在群里吐槽。

才知道,原来我不是个例,照他们的话说:你这才到哪啊?

有个朋友说他表哥,特有节操,从前最恨托人送礼的勾当,他的人生信条是: 这辈子都不靠关系,能办成的事就办,办不成的事就算不办也绝不送礼,就不助长这种社会不正之风。

确实,他一路打拼过来全靠自己,考公务员的时候,凭第一名的成绩秒杀了所有“关系”。

可是活到38岁这年,他不得不打脸了。

照他的性格,人生也算步步为营,几年前买的学区房,算准了正好能赶上孩子上小学。

可是千算万算,算不过政策。

原来片区的落户年限是3年,今年突然变5年。

一下他就蒙圈了,孩子上不了小学怎么办,全家人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似的,你也知道这年头,整一个学区房多不容易。

没办法,坚守了38年原则的七尺男儿也只能“认怂”,为了孩子,平生干了第一件“托关系”、“送礼”的事儿。

后来人们问他,打破自己的人生原则憋屈么?

他叹口气: “我也以为自己肯定会憋屈,但是也没想象的那么不堪,至少,我儿子终于有学上了,这才是最重要的。”

3

还有一位朋友,他家孩子从小都是保姆带,那天跟我们抱怨,保姆前三天请假回老家,第三天的时候发短信说可能不能继续干了,家里忙不过来。

朋友说,一看就是变相的要求涨工资。

我们都劝他:该涨涨呗,现在的保姆市场就是越来越贵啊,要不能逼的白领们都辞职回家带孩子么?

一句话让她打开了话匣子。原来孩子之前换过好几个阿姨,都不合适,像投缘似的,就跟现在这个阿姨亲。

这个阿姨确实也不错,性格好,爱说笑,也爱逗着孩子玩,就是三天两头的请假:老家有人结婚要请假、有人去世要请假、春天播种要请假、秋天收割也要请假、七舅姥爷家的儿子娶媳妇她也得请假。

这也就罢了,还三番五次的要求涨工资,三个月前就说,都半年没涨工资了,后来涨了3百,每月还多了2天假,这才过了三个月,又要涨。

“我在单位都呆了快8年了,也没涨过几次工资呀!”看着她如此义愤填膺,我们又劝她,不行可以换啊。

她又不肯,觉得因为之前换阿姨太过频繁,孩子已经安全感缺失了,好不容易跟现在这个阿姨亲近了,不能再换了。

于是故事的结局就是,工资不但要涨,话还得让阿姨听着舒服。

用她自己的话讲,不然我这钱不是白涨了,于是她回复了这样一条短信“阿姨,我跟孩子爸爸这两天正有给你涨工资的想法呢!你今天回来吧,晚上咱们谈一谈。”

4

一个人什么时候才算真正地成长,一定是当了爹妈以后。

有了孩子之后,就有了软肋,遇到不公正待遇的时候,少了几分年少的浩然正气,多了几分圆滑妥协。

从前的锱铢必较、以牙还牙,变成了现在的不拘小节、犯而不校。

从前再耿直的性子,也学会了能屈能伸,因为身后的孩子让你知道,争一时之气,远不如护孩子安稳。

你少了从前的泼辣,甚至是正直。

说起来C妈曾经从小偷手里追回过钱包,因拒绝理发店的强制消费,众目睽睽之下舌战全店理发师,那时我刚二十出头。

但是现在,身边有两个孩子,那些伸张正义的事,我想都不太敢想。

与人起冲突的时候,也没了从前鱼死网破的决心和勇气,因为肩上多了更多担子,因为看到了太多的“摔婴事件”、“踢孩子事件”,我不再敢逞一时之勇,让孩子在冲突中受到牵连。

是的,我就是怂了。

我不怕我自己遍体鳞伤,但我怕他们伤我孩子分毫。

所以学会了忍让和妥协,明白了什么叫“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这一身刺儿,贫贱没能移,威武没能屈,唯独为了孩子,情愿一根根收起。

今天讲的都是从前的热血青年为了孩子认怂的故事。

我亦见过不少,从前温厚纯良,当了妈之后,为了守护孩子的权利,盾牌加身,变得所向披靡的逆袭妈妈。

无论是何种改变,都不过是为了护一人周全。

因为孩子,我们变得既有软肋,又有盔甲。

没事不惹事,有事不怕事,这也许才是当妈后最好的状态吧。

为人父母终将是一场自己的修行。

这修行,穿过肌理、透入骨髓。

其中的改变,唯有当了爹妈才懂。

如果某一天,你觉得一个母亲/父亲低到了尘埃里,千万别责备TA怎么那么没骨气。

TA不是“怂”,只是对孩子的爱远远超越了个人的荣辱得失。

你呢?有了孩子之后,有什么变化?为孩子做过哪些妥协?亦或是,有过哪些逆袭?

(本文插图来源于网络)

C妈说:

这段经历我在群里吐槽时,闺蜜说:人家抢你车位是不对,不过你堵人家车也够泼的,不愧是你。不过,你跟我们牢骚牢骚得了,可别写去公号嚷嚷……

为啥?

不符合高风亮节的博主人设啊,人家博主都是完美人设,遇见这事应当是以德报怨,你这睚眦必报的,读者还不脱了粉。

哈哈哈,我说你太不了解我们的读者了,我们从不搞完美人设好不?立人设,人设会崩,还是做自己真诚。

虽未曾谋面,但你们都是云闺蜜,不管是家庭还是生活琐事,我还是想跟你们吐槽的。

老朋友都知道我啥德行 (请读2声),能关注的,想来必然也都是志同道合的。

就像这两周,好多人给我私信:C妈啊,微信改版了你们知道不?人家别的号都在号召粉丝 加精选、点在看呢,说是如果不加“精选”、“在看”数太低就不展示、看不到公号了,你们怎么啥操作都没有,这么佛系啊?

其实,我此前是真不知道改版了 我还说发完之后咋经常第一时间刷不到自己的文章呢

我自己关注的公号并不多,都是喜欢的,每天都会看,也没觉得哪个排名靠前,哪个排名靠后了。

我只知道,喜欢你的人,永远不会跟你走散,不喜欢你的人,天天去眼皮子底下刷存在感也不会看你一眼,你们说,dei不?

CC爸妈:“中国父母学习计划”推行者,C爸-中国医科大学硕士;C妈-报社育儿编辑,新时代、新父母、新理念,育儿需要鸡汤,也需要指南,公益普及婴幼儿养育、疾病、心理知识。原创公众号:CC爸妈(cc-b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