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给大家更新一期低价位的塞子,是品牌方前阵子托一位圈内朋友联系到我的,想要送测一下,看到是一个有点国风范儿的牌子,东西便宜、还有带麦的版本可选,价格分别为169/179元,开箱简评一下,总体而言我觉得还是蛮值得推荐的型号。
简单带过一下开箱环节。
包装配件比较简单,百元价位就不多奢求什么了,能送个收纳包、若干对套子、以及做可换线,已经是蛮难得了。不过这2种耳塞套虽然写明了不同的声音风格,但其实只有尺寸的区别,上面写着的风格倾向是有品牌方自己的理解在里面的,可能和大家自己的感受有所区别,就比如大一号的套子一般情况下我觉得其实是加低频、削声场的,而他们写的分别是“通透自然”和“提高耐听度”。我建议大家优先选择尺寸更合适的自己的、其次再去考虑调音,还是佩戴和密封性更重要。
我手头的是带麦版本,插针为MMCX,配色是“翡翠”,这个材料不是很反光,所以拍照没拍出明显质感来,实物的做工如果考虑到价格来说算是水准之上,百元价位的东西能做到严丝合缝、透明的部分能做到通透无气泡,金属滤网也是比较精致无瑕疵的那种,已经超过我的预期值。
内侧透明的处理能清晰看到里面的单元结构。惊鸿采用了一大一小两个动圈,一个10mm、一个6mm,前者负责中低频、后者负责高频和极高频。在调音层面,前者负责一个基础框架和音色,而小尺寸的动圈可以勾勒出器乐的清晰度和人声的明亮感,这个塞子本体的声音透明度和信息量表现是非常不错的,即便是放在奇卷无比的HIFI市场里,也能够和许多大几百元的耳塞在硬素质层面掰掰腕子。
佩戴的话我能打个75分,我实在是不喜欢耳挂部分的处理,卡上耳朵以后需要耐心调整一下佩戴角度才能够贴合住。戴牢了以后的舒适度和隔音能力还算不错,和绝大多数的类公模产品是差不多的佩戴感受。
惊鸿让我比较满意的是对器乐的表达,高频的部分有很好的通透感、延展度、适度的锐度和韧劲,声音还是比较扎实的,也比较容易推出它的细节和密度来。虽然是双动圈,但是没有明显结像脱节的听感,只是作为动圈而言的话,我对它的声场称不上完全的满意,头部空间、也就是声场的高度如果能再稍稍打开一些会更好。惊鸿一耳朵下去能够感受到很直观的声音凝聚力和能量感,动态谈不上疲软、但也并非有很强控制力与安定感的那茬,听一些中小编制是完全没问题的。低频的部分下潜深度不太容易出得来、对弹性的塑造要大于结像的肉感,并非有浓郁的残响修饰的类型,是比较干净明快的低频,甚至还有着不错的低频细节表达。
人声的部分是比较真水无香的那茬了,优点是声音干净、结像形体适中,而且它整个声场的头中效应控制的不错,听Live类音乐时有一定的纵深感、人声也不会显得后凹。短板的话,可能就是这个价位的用户也许希望它能再有特色一点?惊鸿的人声是偏清丽型的,女声表现稍优于男声,听听亚洲系的女声是有着不错的甜度的。
搭配上,拿来插手机或者PC直推都OK,只是PC直推可能遇上那种推力不小、但声音比较脏的主板,惊鸿的高频有时候会显得有些碎、不够柔和。对于前端的选择,我觉得是宁愿糊一些、也不要选一个太过数码声的、有些刺激的前端,因为本身惊鸿的高频能量就挺足。低端价位里,像Atom Mini这种整体略偏中频的厚声尾巴就挺合适,或者类似Hidizs S3pro、威泽DA1这种干净无染的纯单端小尾巴。
要知道在这个价位不去做什么妖魔鬼怪型调音的话其实很难打开消费类市场的,所以我也很诧异,在百元价位做这么一个声音健康的塞子要卖给谁?是我的话,我会很愿意把它推给关注我的用户群体,买来当一条声音底子比较正的玩具是完全合适的,也许是他们想通过这个塞子打一打HIFI圈子的口碑度吧。总之,百元级的、音质优秀的入耳式耳塞又算是多了一个新选择,愿意折腾的还可以去扬仕家买根小强线啥的玩一玩,白菜又不失可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