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江山景点的“野人”表演视频不断在朋友圈中出现,儿子终于忍不住,一再要求去看看。
入伏的天气里,在家里是闷热,走出来是炎热。寻一处以蓝天白云为伴,青山绿水为伍,静享岁月流转的秘境去还是令人向往的。喧嚣夏日里,汗流浃背自然是不必说的。汽车一路狂欢,杨柳也飞快地往后移动。毕竟是商洛的景区,所以路程也不很远,很快就到了腰市镇的秦岭江山景区。
江山景区位于李庙村,地处大荆、腰市两镇的环抱之中。
一进入李庙村,沿途山居村落、烂漫花海一路便更迭不断,那期待着游人来赏的“十二景”,十分卖力地开着,红的,黄的,粉的,紫的,一片片,一沟沟,就这样卓然旖旎、含情脉脉,用生长和绽放来装饰和宣传着江山的美,那些花开得轻轻袅袅,开得辽阔悠长。在那绽放的枝头,成焰成霞,充满诗意,走进它,亲近它,那一艳艳的红,一团团的紫,仿佛是专门为我而开,让人忍不住想张开双臂拥抱它,问候它。还未等你览尽这田园花海之地的恬静臻华气息,便已至秦岭江山景区停车场。停车场的大幅广告,让你立刻感受到江山景区的静谧神秘气息。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江山,如其名,富有诗意。
和所有的景区一样,先是车、再是人,虽然才十点,感觉阳光已十分炙热,似乎以所有的热情欢迎我们的到来,心里也因此充满了盈盈的快乐。
江山景区对外界的宣传是:商州区门票免费,商洛其余六县门票半价。作为商洛人,在这个时候,还是比较自豪的。
到了买票地点,需要提供身份证,我们五个人只带了四个身份证,一个人带了可以证明籍贯身份的驾驶证,可服务台只认身份证,所以买了四张半票,一张全票。看着一脸茫然的我们,服务人员告诉我们如果不想走太久的路,就要买观光来回票,这儿到景点门口4公里的路程,票价单趟20元,来回30元。并解释说全票包含观光车的费用。我们苦笑不得,似乎应该买个全票。
烈日下步行,遮阳伞是阻挡不住热浪的。好在可以细听溪水鸟鸣,可以轻嗅田园芬芳,可以观赏青纱屏障。还可观赏水帘洞广场,这些自是坐车不能感受到的。
玻璃栈道
我去过的景点不多,去年“五一”在翠华山感受了一次玻璃栈道,那种现代工程与大自然奇景完美结合的刺激,只有亲身体验过才能感受哪种奇妙。听说张家界的更上一个档次。没想到,在商洛也可以踩踩“高空玻璃桥”,另外还能享受到玻璃滑索。
抬望眼,凌空一架玻璃索桥连接两侧山峦,听说这座“江山桥体并非固定,人行其上,卯足劲儿晃动,索桥便会轻轻晃动,无怪乎胆大之人来此打卡,就是为了体验这份独具特色的刺激。玻璃栈道上,更多的人不是为了玩刺激,而是沉浸于摄影留念和拍“抖音”,那些三五成群的游客们,似乎广场舞一族玩的更“嗨”。比那些小年轻更抢镜,她们的阵势大,衣光鲜亮,动作夸张,“抖音”形式更多样,吸引了不少人驻足观看。
要说刺激,当然是玻璃桥过来的玻璃滑索。我虽有点恐高,但玻璃桥过来这儿是必走之路,工作人员说,在安全性上,各人穿的滑行裤可以就减速不少,滑行中还设计了自行减速带,以备老少游客滑行中自行减速,滑行速度完全由个人掌控,依靠自然的惯性而自然滑行,脚踩手握可随心所欲的掌控。
我半信半疑坐在了滑行道上,突然的滑出我吓了一跳,赶紧控制减速,还好,减速效果不错,我放下心来,自如地顺滑而下,我试探着让脚后跟紧挨着滑道,速度立刻慢了不少,不想却被后面滑的快的人踩了个正着,我恼怒地转头,却看到了我家先生满脸的坏笑,只好自叹技不如人。心一横,闭上眼,卯足劲一气到了终点,抬脚看,我的新运动鞋已被滑道磨掉一层。正在心疼我的鞋子,却听到一片惊呼声。
原来在这儿可以看到映翠湖广场全景,远远看去,那湖如池塘般大小,既称之为湖,想必有奇特之处吧。仔细观看,有多处溪流在此汇合,水面开阔,湖面平如镜,且四周青山环抱,绿影荡漾,仿佛一颗碧绿的翡翠,湖水绿如蓝,曲桥跨湖而过,人在上面走,却不至扰动这一清净画面。
曲径通幽
顺栈道从映翠湖广场一侧直走,便进入了山岭深处。漫步其间,树木丛生,绿阴冉冉,如同进入了天然氧吧,微风吹过,酷热的暑气顿时减少许多,令人神清气爽。忍不住猫进一亭子内,坐下来靠着栏杆养养神。偶尔睁一下眼,看着对面山上,松树们密密匝匝的站在一起,身姿挺拔,势态威严,再看溪水淙淙,耳边凉风细细地吹,如在仙境。
休憩一会,顺着山间小道走,两侧植被丰茂,花草旖旎,曲水逶迤,山、水、石、林、洞、潭、溪、瀑随处可见,精致秀美,委婉恬静。越往深处,景致越发尽显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有“金蟾望月”、“金珠潭”、“斗槽”,潭面犹如明“明月潭”,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不过最吸引人的要数“九龙潭”了。那九条龙倒像自然成形,栩栩如生,只见溪水顺着最大的那条龙嘴流下,如同龙涎。我一遍一遍打量崖上珠帘一般细细的水线,悄无声息的,在崖下汇聚成潭,那潭水清清浅浅,像山野村姑静美的笑靥。凉爽的感觉也油然而生,清凉的感觉划过每一个细胞!
看,有彩虹!在游客们的惊呼声中,我也看到了,在水滴落处,阳光泄下时,若不仔细看是看不到的。这里的水帘比“双龙湾”的水帘细,而且山崖不高所以彩虹不是很明显。就是那一弯浅浅的彩虹,美丽了游人的眼睛,为这里的景色增添了色彩,让我这在办公室里闷久了的人畅快许多,使贪婪美景的我不忍离开。
探访红岩寨
游江山公园,若不去红岩寨,等于没去。
红岩寨是江山景区最核心的景点,你若不往深处,就不会知道这深山里还藏匿着这样一处秘境。
顺山势而入,步履渐缓,随处可见树枝或稻草搭成的简易棚房门上挂着牛头骨,还有成排的原始部落建筑群,这些为整个山寨增添了神秘的气氛,使人忍不住联想到红岩寨是不是因“野人部落”而得名。
和其他有“野人”的景区一样,“野人部落”的表演一定是先吸引你的眼球,他们踩着鼓点,上“刀山”、下“火海”、踩玻璃,然后是追溯中华文明起源时期的劳作、生活、祭祀、祈福场面的歌舞类表演。
经过“野人部落”和“神龟指路”平台,你便觉得豁然开朗,一处与世隔绝的村庄展现在眼前!
但见村庄周围石头沟壑鳞次栉比,几座土木结构的民居房赫然眼前,房前平地有歇息的地方,房后紧挨海石沟壑阶梯状分布着整齐的田地。 看着这些,脑海里立即涌现出“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的诗句,我也似乎顿入了陶渊明笔下“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田园里,看到诗人陶渊明正手柱锄头,卷着裤腿,摸着长长的胡须,悠然自得地念着“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诗句。
房屋后的石头沟壑有很明显的长时期深水冲刷的痕迹。,据介绍,那是典型的海石芽岩溶地貌,是由距今约5.5亿年前的动荡浅海环境经过上亿万年的地壳运动,海变江,江变山,这也许就是景区命名为江山的缘由。看着眼前的景象,让人不由得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感叹能够见证到什么叫山崩地裂,什么叫海枯石烂,什么是沧海桑田,什么是江山如画。
坚守山寨的人
听当地人说红岩寨早年农人们居住在山顶,劳作在山顶,很少与山下的社会交流,他们就像山上海石芽里那些形状各异的石头一样,默默地矗立着、守望着,既离不开大山,也不为外人所知。
亲友都在小憩喝水,感悟自然时,我沉醉于不知堆积了多少岁月的海石崖里,被她的神秘蛊惑,一个人不自觉间拾级而上,品味那种原始的旷美和宁静,品味那满山叠翠、充满传奇的神秘。一直走到了山顶。但见阔叶杂交林遍布,随便洒种的花和一些不知名的野花在树影里隐现。也许人们到这儿时已经很累了,所以少有人来。正在惬意间,忽然发现亲友们没有跟上来,周围只有不知名的虫子不紧不慢地叫着。再看时间,已是下午5点多钟,我的手机也不失时机的关机了。虽然很不甘心没有探究到我想知道的,却也怕亲友们担心我,不敢贸然地再往上走了。
我飞快地下山,奔跑中看到有一片很整齐的菜园,地里豆角满架,瓜蔓上有瓜,直觉告诉我这儿一定有人家,也一定有下山的近道,就顺着田地走过去,真的发现了两座简陋的房屋。正在疑惑间,走出一位白发苍苍、精神矍铄的老太太,微笑着招呼我喝水,谈话中,才知道她是这儿唯一的住户,坚守山寨最后的红岩寨人,今年82岁,刚从景区卖完“漏鱼”(商洛小吃)回来。
老人不说我以为她只有60多岁。老人有四个儿子,都搬迁到平坦宽阔的地方去了,老人说她在这儿住惯了,景区工地给拉了自来水,自己地里种的东西够吃,孩子们不定期地给她再送些东西来,而且自己房前屋后的核桃树和四箱土蜂收入也不少。说着拿出核桃让我吃。于是我就买了一些核桃和土蜂蜜,在老人的指点下,抄近道很快就到了寨前。果然亲友们正在为找不到我而着急,发动了两路人,一路在原地等,一路山下去找。
归途中,我们成为最后一批离开的游客,有幸坐上了巡路拉散客的观光车,免去了走路之累。看着余晖下逐渐由喧嚣到宁静的江山景区,我舍不得离去,若是时间充许,我真想多待两天。
我时常埋头于筒子楼里,忙工作时烦闷,不忙时还是烦闷,憋闷得人总欲狂呼乱叫,偶尔,站在窗前瞭望,却总被人民广场大分贝的广告音乐滋扰或是被大理石地面滚烫的热气反射过来的热浪和刺眼的光线击败。
有时候我们选择改变,并非经过沉思熟虑,更像是听见了冥冥中的呼唤,呼唤你前往一个地方,呼唤你走过一程山水,经过一次欢喜,听几声婉转鸟鸣,闻几处脉脉花香。能与一处风景不期而遇,与一缕清风温柔相待,生活的笔端,便可挥出别样的韵律。正如余秋雨所说,我坦然,于是我心美丽,于是我的人生也跟着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