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人:所谓007,终于在微信群实现了

2020-03-26   普益标准

文章来源于落选行长 ,作者泡面吃不饱

1

自从微信开始流行后,很多企业都习惯用微信来办公,有什么事情就拉个群,开办活动也拉个群,各条线都建群,各层级也都建群,大到总行小到网点,每个人的手机里,都有几个甚至十几个工作群,随便点开一个,都是一长串的“收到”,你还得硬着头皮使劲往上扒拉,才能看到领导到底发了什么。

有一次,上级行发的通知,我没有及时回复收到,然后被行长一顿骂;有一次,行长半夜发微信布置工作,我睡着没看到,然后又被一顿骂;

有一次,我因为上厕所,没有回复及时,又被一顿骂.

直到前些天,我看到了一条新闻: 两名铁路员工正在上线施工,被突如其来的高铁列车撞轧身亡。媒体通报说是上级已经通过系统传递了通知,让员工推迟上线作业时间。但该车间内一名干部用微信群发送了这一命令,没有确认作业班组回复命令,导致了命令漏传。

还好还好,我只是挨了一顿骂,小命还在。

别人偷懒都是享受下“带薪上厕所”,而我就厉害了,我是上厕所都带着工作,一会儿的功夫能接5个电话,回复8个收到。

每当在休息时间收到这种工作信息,无论需不需要立即处理,我的心情变得瞬间低落。

正如知名作家姚十一说的那样:“工作心累程度和微信工作群的个数成正比。

微信工作群数量越多,工作就越心累。

2

微信流行后,不知道为什么,我在卖身给银行的时候,好像捎带着把我的朋友圈也卖了。虽然我卖身的时候,还没有微信,但就是一送一了。

那些年,卖贵金属,强制改头像的事实在不想再提。

有一次,我在朋友圈发了个“失眠了”,行长就十分温馨的跑去留言,要我提升工作能力,以免工作压力太大。第二天拉我去谈心。。。然而,那天谈心谈的时间长了,当天工作让我加班到了半夜。从此我就再不敢发什么朋友圈了。。。

曾经,我以为微信是私人的工具,只加家人、关系好的同学和朋友。但后来,加了一堆同事、客户。现在来看我的微信好友、微信群、公众号,绝大多数都是因工作关系加的,其中很多人甚至连面都还没见过,还只停留在有工作关系的网友。现在的朋友圈,就只晒晒加班图,转转银行产品。。。

以后我再换工作,在心里期望薪资的基础上:如果需要进各种工作微信群,+1000元;需要转朋友圈,再+1000元。这样整天活在与工作有关的微信里,心里还能平衡点。

3

有一次,我突然在想,要是没有微信群该多好啊!现实很快就给我一个耳光。

广东珠海市香洲区出台了通知,要求一个单位只能建一个微信群,非工作时间不发布工作信息。

然而

辛苦工作了一天,好不容易回到家里有休息的时间,但还不能放下手机,还要盯着微信工作群,生怕自己漏掉了领导的信息。

哪怕那些工作无需你立刻去做,只是简单回复一个“收到”,也能瞬间把你的好心情毁掉。

现在的员工最怕两件事:一个是空气突然安静,另一个是下班微信响起。

这种情况,在国外也非常常见,法国国会社会党成员、前任法国教育部长阿蒙就曾吐槽: “下班了,人们离开了办公室,但却没办法彻底离开工作。他们就像一只狗,脖子上拴着一根电子狗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