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主妇都会为家人准备这些必备药品,紧急的时候能救命

2019-07-24   健康新脑洞

文 | Cathy

基本家家户户都要存点药品才会觉得安心。家庭储存的药品是那种平常不起眼,关键时能救命的属性。

不过对于家庭药品的购买和储存,其实大家都有很多问题,比如必须常备的是哪几种,怎么选,存多少合适,怎么存放,放冰箱还是常温?

尤其是对于有老人和小孩的家庭,这些问题都很重要。

一、 家庭药品储备的5条基本原则

药品不同于其他东西,不能因为打折买买买,也不建议大量囤货。

1.季节:家里要存备药品时,应该先考虑季节。炎热的夏天囤的药品和冬天的比会有一定变化。

2.慢性病:接着,要考虑家庭成员的情况,特别是老人和小孩。

如果有慢性病情况,例如心脏病,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就会有专门的药品,这些药品和平常使用的其他药品,最好能分开两个箱子存放。

专门药品的箱子放在病人的房间或者床头,平常使用的药箱放在其他家庭成员都能拿的到的地方,比如客厅的柜子里。

3.药物过敏史:另外,要清楚家里的人有没有对什么药物过敏,不要把会过敏的药物和常用药放到一起。

4.有效期: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每3个月检查一次药品的有效期,过期的或者看到变质的尽快清理。

5.选老药储存:选药时最好选使用时间较长,效果肯定的老药,相对更加安全一些。比较新的药,很多不良反应尚未完全确定,不太适宜做储存。

二、夏季家里的药箱应该包括哪些药物

夏季炎热,感冒、腹痛痢疾等胃肠道疾病、中暑、皮肤病或者脚气等是都是常见的夏天疾病。因此,夏天存药时要多往这些方面倾斜。

1、 感冒发烧用的药物:

最好有1~2种感冒药;最好是会打瞌睡的和不会打瞌睡的都备着。

普通感冒康复大约要一周,可以备点如999感冒颗粒、幸福科达琳或者白加黑等。

但是,备1~2种不是让你1,2种同时混着吃!那样很容易发生药物叠加,加重药物的副作用。

需要退烧的,可储备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

如果家里有小孩,多备一种儿童用剂型。

如果是有感染的,请去医院,不建议家庭药箱中配备抗生素。抗生素属于处方药,而且不同抗生素治的菌都不一样,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 胃肠道疾病药物:

拉肚子可以准备点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或者藿香正气丸等止泻药。

腹泻严重的,蒙脱石散有强大的吸附作用,可以帮你撑到医院而不是半路一步一个厕所。

家里有经常便秘的,尤其是有心血管病史的患者应该备开塞露等便秘药。

3、 抗过敏的药物:

内服的如氯雷他定、氯苯那敏等抗组胺药。这些药物有一定的嗜睡等副作用,如果是要开车工作的,那就要注意了。

外用的就是含激素的各类软膏,在出现过敏、皮肤发红、吃海鲜后出皮疹、被毛毛虫碰到,可使用。

4、 心绞痛类的急救药物:

缓解心绞痛的药物硝酸甘油和速效救心丸等,能为病人送医院争取时间。

哪怕用不着,这类药是必须常备的,尤其是对于家里有年迈和有相关病史的家庭成员的家庭来说更加重要。

5、 跌打损伤类:

包括一些消毒类的75%酒精、双氧水、碘伏、创可贴、云南白药等。

但要注意,一旦伤口流血不止或出现感染,应及时就医。

小而深的伤口、被动物咬伤应及时到医院处理,以防止破伤风或其他特殊感染。

6、其它:

另外还有一些其他杂七杂八但是还是很重要的小物件。例如无菌纱布及医用胶带、一次性手套、体温计等。

贴心贴士:

  • 自行使用药物之前,首先应确定自己有什么疾病。
  • 如果到医院看病,也要明确告诉医生自己家里吃了什么药才过来。医生很多时候靠症状诊断疾病,随便用药会掩盖症状,造成诊断困难,甚至误诊。
  • 另外,用药的时候要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两种以上药物同时服用,可产生相互作用,因此若要一次同服数种药物时,应经医生或药剂师指导,以免因药物的相互作用导致药物失效,甚至引起不良反应。

三、家庭药品的储存要注意什么

1、密闭:

密闭可以避免药物因吸潮或者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而变质,还可以防止含挥发油的药品因挥发和风化而失效。例如片剂受潮、酒精或者碘制剂挥发变干,胶囊风化等。

药品开启后要随时盖紧,怕挥发的可以考虑在瓶口封上一层保鲜膜。

对于单独包装的药品,相对容易保存,需要保护好外面的铝箔以免破损。

有一些药物,开封后的保质期短于包装上的保质期。比如硝酸甘油,开瓶后一定要密封,而一旦开封就需要在3到6个月内用完。

其他容易潮解的药品还包括干酵母、VB1片、复方甘草片等,此类药品务必放在密闭的容器里保存。

2、低温:

特别是夏天,低温情况下药品的分解和变质速度减慢,不一定要放冰箱,也应该尽量避免温度过高。

在药品说明书里看到的几个储存条件其实有一定区别:

(1)暗冷处保存:需要遮光,温度不超过20℃。如维生素A滴剂、复方氨基酸注射剂等。

(2)冷处保存:指温度为2℃到10℃,最适宜的位置是冰箱的冷藏室。比如胰岛素制剂、含有活菌的微生态制剂、栓剂和外用消毒药物(如双氧水等)。

很多人觉得把所有药品都放进冰箱保存时间更长。但是,冰箱里面湿度很大,虽然可以提供一个低温的环境,但很多药品很容易受潮而发生潮解和霉变,并不适合在冰箱内储存。还是建议严格按照药品说明来存放。

不宜放进冰箱的主要是液体制剂或者乳膏剂等。

液体制剂如止咳糖浆或感冒糖浆等。如果温度太低,可能会降低药物的溶解度,药物析出导致浓度不准。

一般来说,糖浆制剂在10到30℃的室温下避光保存,且不宜久存,夏天不宜超过l周。服药的时候不要直接对着瓶口喝,否则口腔内的细菌会污染剩余的糖浆。

外用的乳膏保存温度过低可引起基质分层,影响软膏的均匀性与药效。因此。软膏同样不宜放于冰箱冷藏保存,室温中存放即可。

(3)阴凉处保存:指温度低于20℃。大部分药物都是阴凉处保存。

因此,一定要按照说明书的要求选择适合的保存温度。最后,放冰箱的药物要注意做好措施,独立包装并与食物分开,避免拿错或被小朋友接触到。

3、避光 :

很种药品需要避光保存,比如肾上腺素、左氧氟沙星和硝普钠等注射剂。家庭中最常见的药品是维生素c、氨茶碱和硝酸甘油等,光照后因结构不稳定容易失效。

某些抗生素经光线照射后甚至变成有毒的物质。因此,储存药品要注意避光。最好将药品放到棕色瓶内或能够避光的纸盒或容器内。

很多药品本身的包装就有避光措施了,所以不要随意更换包装或撕毁外面的包装纸。

棕色瓶避光保存

4、不要用纸箱:

纸箱会吸潮,会让药品长期处于一个潮湿的环境,不利于药品保存,建议大家用质量比较好的、没有异味的塑料箱保存药品。

四、家庭药品过期了要怎么处理

一般来说,药物过期了就不能再使用。但是有些药物因为已经开封或者保存不当的原因,在保质期内就已经出现了问题,大家要仔细辨别才好。

变质药品不但不具备药品的正常疗效。继续使用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危害。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外观和气味等方法来识别变质药品。

1、片剂:白色药片颜色变黄;表面粗糙、有裂痕、黏手。药品出现了霉斑及有虫蛀;药品有特异臭味。

2、胶囊药物:变色、软化、黏结;甚至药粉都漏出来了,还有有异味、异臭等。一包包的冲剂出现发黏、结块、有异臭或手捏成团的现象表明已变质。

3、糖浆和口服液:有大量沉淀、出现块状及其他异物、霉团;瓶口、标签出现霉变及破损就不要再吃了。

4、眼膏及其他药膏:此类药品若出现异臭、酸败味、干掉了、变成一滩液体、变色、水油分离、硬粒物等情况。眼药水和滴耳液等若出现结晶、絮状物、浑浊、变色等现象。

5、中成药丸、片剂:此类药品若出现霉变、生虫、蜡封 开裂、水丸表面无光泽、软结、表面干燥或发黏等现象。以上提到的现象都表明药品可能已经变质了。

贴心提示:

过期药品在丢弃前,首先要破坏所有可以显示药品名称功效之类的信息,以防被不法分子二次利用。

如破坏掉外盒包装,没开封的先开封,如果是一版药片应该剪碎。此外,下图这个是比较详细的过期药品的处理方法。


(来源:参考文献1)


实际上国内已经有企业开始着手相应政策,为药品回收贡献一份力量了。

1、支付宝在2019年3月份发起家庭过期药扫码回收的活动。

通过支付宝APP的扫一扫共鞥,扫描药盒子上以8开头的20位中国药品电子监管码,链接到“药品回收”界面,根据指示填写相应资料等,即可等待药品的回收。

2、广药集团在每年的3月份左右都会有一个“家庭过期药品回收”活动。

具体信息可以参考官网宣传。


看完文章,赶快去检查一下家里的药箱把~~~

或者收藏好,以便慢慢来核对~~~~

参考资料:

[1]张建利,李进峰.对过期药品妥善处理的探讨[J].养生保健指南,2017,(36):154. DOI:10.3969/j.issn.1006-6845.2017.36.150.

[2]管晓东,张宇晴,信枭雄, 等.国外过期药品回收制度介绍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药房,2015,(22):3036-3039. DOI:10.6039/j.issn.1001-0408.2015.22.04.

[3]博易.家庭小药箱的夏季储存[J].人人健康,2012,(15):36.

[4]Eman Abahussain,Mohammad Waheedi,Samuel Koshy. Practice, awareness and opinion of pharmacists toward disposal of unwanted medications in Kuwait[J]. Saudi Pharmaceutical Journal,2012,20(3).

[5]Antonio M U , Palacpac J B . Perceptions on the risk and management of unused pharmaceuticals toward the creation of guidelines on handling and disposal[J]. Asi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2016, 11(1):95.


作者:Cathy ,药学硕士,爱死磕各种资料和研究文献。

有知识,更健康。健康新脑洞,祝大家又美(帅)又健康!

健康问题勾搭撩骚吐槽八卦,欢迎留言,或者关注 头条号"健康新脑洞"本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