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完美的教育,也不能保证你教出的孩子不犯错,成年后的我们,都曾不同程度,无意地伤害过父母。
但是,第一了不起的,是父亲总会原谅我们,第二了不起的,是好的家庭教育让人学会道歉。
——《银河补习班》导演俞白眉
最近,随着邓超的新电影《银河补习班》的上映,很多影评人对此褒贬不一,这注定是一部触发家庭教育的争论电影
电影剧情很简单,讲述的是一位坐过牢的单亲父亲如何把一个曾经倒数第一的孩子培养成全校第一,并且成为宇航员的故事
其实影片中的很多细节都揭示了在现实生活生普遍存在,且容易被大多数家长忽视的教育问题,引得不少家长深思:
为人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到底应该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
而邓超主演的这位父亲在影片中就给出了我们最好的答案:信任与陪伴,往往作为家长最容易忽视,但在孩子的成长之路上却影响深远;教育,不仅仅是教给孩子知识,更是要教会他们如何做人
《银河补习班》中,一个坐牢,离婚,打架的差评父亲马皓文却始终是儿子马飞心中的一束光
因为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难与绝境,父亲都会真诚的相信他:
“你是这个地球上,最聪明的孩子!”
单听这一句话,可能很多家长会嗤之以鼻,哪有这么夸孩子的?
可诚如电影宣传曲中所唱“你也需要一个相信你的人”
很多孩子也确实因为父母无条件的相信与支持,最终得以成功
表情包少女傅园慧,最初加入省游泳队的时候表现并不是最出色的,但他的父亲却一直告诉她“你是个天才”,那种近乎夸张的程度让傅园慧从骨子里认为自己就是个天才,哪怕别人觉得这是个笑话
最终,傅园慧没有辜负信任,成为世界冠军的同时又以其爽朗的性格圈粉无数,火爆全网
世界上总是有先充分信任的父母而后才有无比自信的孩子,家长们不要吝啬信任,多相信孩子,他才能更好的发光
马皓文为儿子做过这样的事:
为了让孩子准时到校,他以一人之力阻挡多个混混,被打的鼻青脸肿
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他去卖血给儿子买电脑助他圆梦
为了儿子前途,背有大桥坍塌“污点”的他,在儿子成为宇航员候选人员后,就再也没去过儿子单位
拼爹,往往拼的不是钱,而是拼陪伴和言传身教
电影中,马飞夜里问爸爸,我现在该看书了吗?马皓文回答:"这是你自己的事儿,别问我",说完继续伏案工作
有这样的父亲在前,自然培养了孩子一往无前的勇气和永不放弃的坚韧力
在哈尔滨街头,每天清晨有一个盲女孩,拄着盲拐穿过大街小巷自己去上学校
而她的妈妈则是跟在身后,从不去处理她认为孩子能够独自解决的问题
“总有一天,我和他爸爸都会离开这个世界,给她一根拐杖,是为了让她走的更远”
试问有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子女?而在这位妈妈看来,最好的爱不是把孩子照顾的无微不至,而是教给她独立与坚强
“你要好好读书,将来考清华北大,考不上清华北大,你就去楼下卖烧饼”
马飞的妈妈是一个望子成龙的母亲,这是她经常对马飞说的话,是不是觉得很熟悉,以前我们的父母,甚至如今父母依然会对孩子们这样说
而马皓文却告诉马飞“考北大清华只是过程,不是目的,毕业之后呢?”
马飞妈妈拼命赚钱把孩子送进最贵的学校,以为这样就是为孩子好
有一种好,叫父母这么做都是为你好。在现实中,有多少父母假借爱之名,行控制之实
拼命挣钱为马飞好,马飞就好了吗?
没有,反而让他成为了全校的反面典例,一而再、再而三的被教导主任当特例训斥“煤球再怎么洗,永远变不成钻石”,甚至一度被劝退
马皓文出狱后想把儿子从边缘状态拉回来,对他这样说:
“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像箭靶子,如果连箭靶子都找不到的话,你每天拉弓有什么意义?”
马皓文为了帮马飞寻找到那个“箭靶”,非常尊重孩子的兴趣,孩子想要飞机模型,就拼命挣钱买;孩子想去看航空展,他拉着孩子逃学都要去看
最后马飞在那次航天展中找到了自己的“箭靶”,当上了宇航员
然而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并不懂得尊重孩子的兴趣和天赋,只是一味地逼着孩子考出好成绩,仿佛成绩就能说明一切
人生的选择不只只有ABCD这么简单,很多孩子最初其实并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而家长则需要为孩子指引一条正确的前进方向
巴菲特曾说:父母唯一应该为孩子做的事情,就是找到孩子的热情所在,鼓励他全力以赴的去追求,并发挥得淋漓尽致
智慧家长用兴趣诱导学习,普通家长以恐惧驱使学习
与其让孩子在家长的逼迫下不情愿地读书,不如引导孩子积极主动去学习,让孩子真正体会到知识的魅力,兴趣才是真正的老师
什么是银河补习班?
说简单直白点就是:父母的信任、爱、陪伴、言传身教、尊重,以及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抗挫能力,就是给孩子最好的补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