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急性腎小球腎炎如何治療?患者3大急性期併發症應科學治療!

2020-04-22   小復先生

急性腎小球腎炎常用的5個治療方法

1、患者在急性期,應臥床休息。

急性腎炎患者必須臥床2-3周,只有當肉眼血尿消失、血壓恢復、水腫減輕時,室內活動才能逐漸增加。

2、抗高血壓藥物的應用

積極穩定的血壓控制對增加腎血流量、改善腎功能和預防心腦併發症有積極的治療作用。營養利尿劑是常用的,控制血液的目的可以通過利尿來實現。對於那些休息、限制水、鹽和利尿後血壓仍然高的患者,應及時給予降壓藥。

3、飲食、飲水量

為了防止水鈉進一步瀦留,急性腎炎患者應限制鹽、水和蛋白質的攝入。對於水腫和高血壓患者,應採用無鹽或低鹽飲食。嚴重水腫於尿少的病人限制飲水。對於氮質血症患者,應該限制蛋白質攝入。急性腎炎患兒應在短時間內攝入高質量的蛋白質,可計算為0.5g/kg。應注意用糖類等提供熱量。

4、利尿劑的應用

急性腎病的主要病理生理變化是水和鈉的滯留和細胞外流的擴大。因此,應用利尿劑不但可以達到利尿消腫的目的,還有助於預防和治療併發症。利尿劑應該給那些在控制水和鹽後仍有少量尿液、水腫和高血壓的人。當噻嗪類利尿劑無效時,強利尿劑如速尿利尿酸可用於利尿和消腫。

5、感染病灶的治療

對於仍有咽部和皮膚感染病灶的患者,應給予青黴素或其他敏感藥物7~10天治療。

患者3大急性期併發症應科學治療

1.急性腎功能衰竭的處理原則

少數發生急性腎功能衰竭而有透析指征時,應及時給予透析治療以幫助患者渡過急性期。由於本病具有自愈傾向,腎功能可逐漸恢復,一般不需要長期維持透析,也不宜應用激素及細胞毒藥物。

2.急性循環充血的治療

本症因水鈉豬留、血容量擴大而致,故治療重點應在糾正水鈉瀦留、恢復血容量,而不是應用加強心肌收縮力的洋地黃類藥物。除應用利尿劑外,必要時加用酚安拉明或硝普鈉,以減輕心臟前後負荷。經上述治療仍未能控制者可行腹膜透析,以及時迅速緩解循環的過度負荷。

3.高血壓腦病的治療

除以強有效的降壓藥控制血壓外,要注意對症處理。對持續抽搐者可應用安定靜脈注射,或採用其他止痙藥。利尿劑有協助降壓的效果,本症常伴腦水腫,宜採用速效有力的利尿劑。

急性腎小球腎炎的預後

通常絕大多數的患者經治療後,於1-4周內出現利尿、消腫以及降壓良好狀況,尿化驗也隨之好轉。血清C3在4~ 8周內恢復正常,病理檢查也大部分恢復正常,或僅遺留系膜細胞增生。但少量鏡下血尿及微量蛋白有時可遷延持續一年左右,或更長時間。僅有小於1%的患者可因急性腎衰竭救治不當而死亡,且多為高齡患者。本病的遠期預後各家報道不一,但均認為多數病例預後良好,可完全治癒,約6%-18%的病例遺留尿異常和(或)高血壓而轉為慢性,或於「臨床痊癒」多年後又出現腎小球腎炎表現。一般認為老年 患者、持續性高血壓、大量蛋白尿或腎功能損害者預後較差,散發者較流行者預後差:腎組織增生病變重,伴有較多新月體形成者預後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