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病患者不同的病理類型,24小時尿蛋白定量降到多少才算合格!

2020-03-23   小復先生

尿蛋白是腎病臨床表現,衡量腎病嚴重的程度,只看尿蛋白含量是不可以的,關鍵還是要看24小時尿蛋白定量。

24小時尿蛋白定量如何收集

上午8時排空膀胱,開始計時。用清潔容器將此時至次日8時為止的尿液全部收集,測量尿液總量並記錄。將其攪拌均勻,取100 - 200毫升送檢。為防小便變質,可在集尿時於便盆中加入防腐劑(如40%甲醛液1毫升)。不可將大便、女孩陰道分泌物等混入尿液。

對於腎病患者來說,不同病理類型的腎病,24小時尿蛋白定量降到多少才算合格呢?

一:糖尿病腎病、狼瘡性腎病、膜增生性腎病、新月體腎炎

這類腎病大多用免疫抑制劑很難起效,且病情進展較快,因此,別太看重尿蛋白是否能轉陰,尿蛋白定量能降一點便是一點成功。

二:微小病變腎病、膜性一期腎病、輕度系膜增生腎病、紫癜腎類型的腎病,免疫復合物危害不那麼顯著,病理改變較輕,腎臟組織結構沒有明顯破壞。24小時尿蛋白定量可降至正常(0.15克以下)或接近正常。

三:IgA腎病1-3級、中度系膜增生腎病、免疫治療敏感的膜性腎病類型的腎病,多數患者伴有明顯的病理改變,免疫復合物沉積、釘突以及細胞增生明顯已經形成。尿蛋白治療通常情況下不會恢復到恢復到正常水平,24小時尿蛋白定量控制到0.5克是理想目標。

四:膜性腎病

膜性腎病的尿蛋白危害沒那麼大,即使無法臨床治癒,用「激素+免疫抑制劑」治療後,尿蛋白能顯著下降,降至4克以下,也提示腎功能損傷風險較小,預後較好。

五:IgA腎病4-5級、重度系膜增生性腎病、局灶節段性腎小球硬化這部分腎病,腎臟細胞往往出現了壞死,且經常對激素治療不敏感,尿蛋白居高不下。把24小時尿蛋白定量穩定在1克以下,腎功能受損的風險會大大減小,基本已達到目標。

留取24小時蛋白定量注意事項:

1、 要留夠24小時的尿液。當天7點前的晨尿排掉不要,第2天7點前的晨尿留取。不要把兩次的晨尿都留取,就不止24小時了。留取當天儘量不要外出,如外出要準備容器,小便帶回。

2、正常飲食,不用刻意多吃或少吃蛋白質,不要刻意多喝水。

3、25度以下可以不放防腐劑。若氣溫比較高,假如不方便拿防腐劑,建議把留取的小便放入冰箱或者空調房內。

4、 留取當天不要劇烈運動。

5、留取尿液的容器應該刷乾淨,同時避免小便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