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一個媽媽問我,小七老師,有沒有什麼方法不用花太多錢,又可以培養孩子的能力呢?
我想了下,告訴她,還真有,那就是遊戲!
絕對不誇張地說,對0-6歲的孩子來說,最重要的就是,玩。
為什麼這麼說呢?
其一,孩子通過遊戲在不斷發展自己的精細動作、大動作、思維、語言等等能力。
只是這些內在的變化我們看不到而已。
科學家對 1523 個 0~3 歲兒童進行跟蹤調查,發現早期接受高質量教育的兒童,比未接受高質量早期教育的兒童,智商平均要高出 17% 左右,在日後的學習中也表現地更加突出。
這裡的「早期教育」就是高質量的陪玩。
其二,遊戲也是孩子認識世界的方式。
比如,嬰幼兒時期,孩子喜歡把食物甩得滿地都是,在大人看來,這是調皮、浪費食物的表現,其實是因為我們知道地心引力的作用(而且又不得不打掃衛生),而孩子並不知道,所以食物掉到地上100次了,他還是看得津津有味。
不止如此,有些讓家長煩惱的小毛病,比如不愛刷牙、不肯坐安全座椅等等,都可以通過遊戲解決。
看到這裡你可能想問,我知道玩遊戲好,可是究竟要玩什麼遊戲呢?
有媽媽就曾向我抱怨:
太簡單的吧,我老玩不下去,太複雜的也想不到,就只能陪孩子躲貓貓,時間一長,不止我膩他也膩了,最後就只能讓他抱著iPad自己玩。
所以,下文按能力分類列舉了多個遊戲,就算是需要上班時間有限的爸爸媽媽,也可以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遊戲:
社交能力
很多家長都遇到過這些問題:
在家還活潑的孩子,出了門就變得怕生,讓他和叔叔阿姨打招呼,立馬縮在爸爸媽媽身後;
和朋友聚會帶孩子一起,結果他壓根不和別的孩子玩,還老吵著要回家;
上了幼兒園也老是一個人玩;
……
這些都讓家長為孩子的社交能力擔心,畢竟社交能力太重要了,不然也不會有句老話說「七分做人,三分做事」。
那該怎麼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呢?
可以通過這幾個小遊戲:
1、請你跟我這樣做
玩法:
1、家長先引導孩子,邊做動作邊說「請你跟我這樣做」。
2、孩子邊模仿家長的動作,邊說「我就跟你那樣做」。
之後,也可以換成孩子做遊戲的主導者,讓家長模仿他們的動作。
小tips:為了更好玩,動作可以儘量誇張一些哦。
這個遊戲的目的是讓孩子把視角從自己身上轉到別人身上,經過一段時間,孩子會變得更愛觀察別人,也就不怕和外人交往了。
2、角色扮演
這個算是最受孩子歡迎的遊戲之一了,通過扮演其他角色還可以讓孩子學會換位思考,這個遊戲對家長來說還有個好處,就是——你可以偷懶。
不管是玩醫生病人,還是探險家和文物等等,我們都可以躺著配合孩子就好。
3、給弟弟/妹妹穿衣服
當然不止是穿衣服,其他事情也可以。
在這個過程中,不止可以讓孩子學會照顧別人,更重要的是讓他意識到他是爸爸媽媽的小幫手,是非常重要的存在。
閱讀能力
可以說讀書是性價比最高的投資了,所以提高孩子的閱讀能力,就變得十分必要了。
具體可以試試這幾個遊戲:
1、我是主角
玩法:
給孩子讀完故事後,問他喜不喜歡這個主人公,如果他說喜歡,那麼下次念到主人公的時候就換成孩子的名字,其他配角也可以換成孩子朋友的名字,讀完後再問問孩子的感受。
這樣做是為了培養孩子的理解能力,讓孩子對這個世界的感知更加敏銳。
2、我是小記者
讀完書後,家長和孩子輪流扮演主角和記者。
如果孩子是記者,就需要想5個和主角相關的問題;如果家長是記者,則對故事的情節發展提問。
這樣孩子不僅要理解記憶這個故事,還需要站在創造者的角度去思考故事。多種能力都得到了鍛鍊,而且是遊戲的形式不會讓孩子排斥。
思維能力
3歲以前的孩子是直覺動作思維,也就是靠動作實現的一種思維方式。
舉個栗子,比如孩子玩球,球滾到了桌子底下,孩子會努力伸手夠這個球,而想不到藉助工具幫忙。
到了5歲左右,經驗變多,孩子開始形成抽象的邏輯思維,可以解決一些複雜一點的問題了。
比如,看見外面的地是濕的,可以判斷之前下過雨了,因為以前有過這樣的經驗。
吸收新事物的快慢程度取決於舊有經驗夠不夠豐富,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不斷豐富孩子的經驗。
具體可以試試以下幾個小遊戲:
1、找聲音來源
玩法:
1、找個好看一點的罐子,先給孩子觀察。
2、偷偷放個鈴鐺,如果是鐵罐子也可以放顆珠子,這樣孩子就會好奇聲音是從哪來的
3、偷偷把鈴鐺拿走,孩子又會好奇聲音怎麼消失了
4、把鈴鐺當著他面放進去,孩子發現聲音又回來了,就會得出「聲音是鈴鐺發出的」這個
結論:別小看這個遊戲,雖然簡單但是可以很有效地幫助孩子積累經驗,從直覺動作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
2、建個大房子
玩法:
有些孩子不愛玩積木,原因多半是孩子經驗不足,除了把積木搭高就不知道幹嘛了。
這時候我們可以引導他們去搭常見建築物,比如超市。
可以問孩子:「昨天我們在哪買零食的」
孩子答:「超市」。那我們就搭個超市吧。
超市有什麼?
有貨架、購物車、商品……這些我們都可以用問問題的方式,引導孩子思考,包括之後拿什麼來假裝,比如自己畫、用軟陶捏等等都是一樣引導孩子思考。
這樣通過引導孩子思考的方式,可以提高他解決問題的能力。
手眼協調能力
可能有些家長還沒意識到手眼協調的重要性,這項能力是為他們之後學習新動作打基礎,像畫畫、彈琴等等都離不開手眼協調。
可以試試以下幾個遊戲:
1、瓶蓋配對
玩法:
1、找幾個形狀大小不同的瓶子,把蓋子放在盒子裡。
2、盒子裡還可以放些雜物,比如紐扣等等
3、讓孩子找出蓋子和瓶子配對
2、找玩具
玩法:
1、用籃子裝一堆孩子的玩具
2、說名字讓孩子找玩具
3、找對了可以給個小紅花之類的作獎勵
孩子一眨眼就長大了,在這個他們還會全心全意依賴我們的年紀,用小七老師的方法好好陪他們玩吧!
(點擊圖片跳轉進入報名連結)
小七老師說:
這是既2月的線上訓練營的升級版,上一期訓練營的學員好評率在99.5%,而這一期,我又針對一期學員的意見和建議做做了升級。雖說這是一個28天的訓練營,但這是我對過去十多年的早教培訓、接觸了200萬家長的心得梳理。我可以拍胸脯說,這個線上訓練營的含金量是極高的。而加入這個訓練營,你將收穫:
1、學前兒童心理發展&學前兒童七大潛能詳解
2、育兒理念5大育兒場景的應用示範
3、兒童氣質類型測評等10+份工具包
4、訓練營內全部ppt課件
5、線上訓練營的運作方式
6、線上各個類型的產品設計方式
7、100萬+粉絲平台翻轉課堂的分享機會
一個人能走的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的更遠。期待你的加入。
點擊原文連結,進入訓練營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