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熱門綜藝背後,大部分創意竟都來自於這位韓國阿加西?

2019-09-16     清麥

如果你看過韓國綜藝,那麼你一定會知道這個男人—羅英石。在KBS電視台期間一手打造了韓國現象級節目《兩天一夜》,離開KBS後又以一人之力開啟了TVN的綜藝新時代,相繼打造了花樣系列、三時三餐系列、《尹食堂》、《新西遊記》等爆款節目,被譽為韓國綜藝界的金字招牌。

羅英石

如果你只看過中國綜藝,那麼你也一定了解這個男人的綜藝。因為你所熟悉的《花兒與少年》就是仿照《花樣青春》而來,最近因"明學"而風靡的《中餐廳》也大量借鑑《尹食堂》的節目設置,湖南衛視王牌節目《嚮往的生活》模仿了《三時三餐》,狂發狗糧的《幸福三重奏》同樣有著《新婚日記》的影子。於是羅英石又有了一個新的身份,"被國內抄襲最多的節目製作人"。

《三時三餐》和《嚮往的生活》對照


為何這個韓國男人能夠頻頻得到綜藝之神的眷顧,成為韓國乃至於亞洲綜藝界的標杆人物,經過其訪談、節目和所著書籍的觀看查閱得出結論。

核心原因是一直以來羅英石都有著獨屬於自己的綜藝製作理念,他認為所謂好的綜藝節目必須滿足三個條件:第一是創新,其次要有趣,最後更要有意義。這也許就是其攝製的綜藝備受觀眾喜愛的根本原因。

1、創新性

羅英石最早的節目是真人競技遊戲類的《兩天一夜》《出發夢之隊》,其中《兩天一夜》更是達到韓國綜藝的歷史最高收視率51.3%,至今無人超越。但他並沒有沉迷於一檔節目的成功,而是不斷向新的綜藝類型探索。

後續推出花樣三部曲(《花樣爺爺》《花樣姐姐》《花樣青春》),使得旅行類綜藝風靡一時,此後又步履不停,以《三時三餐》《我的新婚日記》開啟了慢綜藝的先河。如《姜食堂》中讓嘉賓們嘗試經營韓餐廳,在美食和美景中感受真實的餐廳日常,如《三時三餐》中讓藝人們在農村風光中自力更生,體驗自給自足的慢節奏生活。

2、趣味性

在羅PD在《反正競賽還很長》的人生記錄中說道,"人生近看是悲劇,遠看卻是喜劇,所以通常錄影時愈是悲劇,播出時就愈是喜劇。"嘉賓在節目中與各種或突發或設置的難題相互對抗是節目最大的看點所在。

《兩天一夜》的經典一幕就是第111期中羅英石跟姜虎東為首的藝人隊打賭玩遊戲,賭注是整個攝製組70個人當天全部睡野外,結果藝人隊贏了後當天又恰逢暴雨,攝製組一邊崩潰一邊買帳篷,現場亂成一團,這樣的戲劇情節在不少觀眾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還有《新西遊記》里宋閔浩的神之手指,名牌豪車的獎品在轉盤上經試驗後抽中幾率極小,結果宋旻浩在轉了多圈後仍能屢屢神奇的抽中,最後羅英石只能下跪致歉並承諾為winner組合拍攝《花樣青春》番外篇才將這頁揭過去,真實的大反轉讓觀眾忍俊不禁。

winner宋閔浩

3、意義性

羅英石曾在採訪中表示他的創意基本上都是取材與身邊的人與事物,為了創作去聽身邊的人發生的事情,從中得知最近大家的想法和煩惱,根據身邊素材創作的節目自然能夠讓大部分觀眾產生共情,並予以啟發。

《三時三餐》就來源於一次閒聊,在馬不停蹄的拍攝工作壓力下,羅英石和編劇李有靜說道,"好想去鄉下住一陣子,找一家民宿,什麼都不做,每天吃著一日三餐然後躺在房間裡看漫畫。"

在高強度的現代生活節奏下,每個人都在拚命著去往更高處爬,從鄉野到一線繁華大都市,從低矮小樓到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而在《三時三餐》中一切都返璞歸真,激起了潛藏在人們心底對於自給自足閒適生活的嚮往,這也許就是慢綜藝近期大熱的原因所在吧,讓人們暫時忘卻焦慮和不安,享受片刻的悠然。

《三時三餐》劇照

4、真實性

羅英石曾在一次採訪中提及自己做綜藝的訣竅,"就是製作團隊絕對不要先預測結果,更不能想操縱結果、硬套一個故事上去。只要我們掌握到事情的核心,對著這個核心概念投出一顆直球,剩下的只需要等待就好—這就是我們在這五年當中經歷了無數錯誤所學到的訣竅。"

如果把百分百設定好的內容呈現給觀眾的話,一定程度上也就剝奪了觀眾的參與感,而且電視作為一種雙向溝通的媒介,只有節目裡真實的喜怒哀樂才能引起觀眾的共鳴。

例如《姜食堂》在教會各個嘉賓拿手菜後就將餐廳的經營權全部交託給嘉賓,讓他們去解決和思考餐廳運營所遇到的各種難題和瓶頸,從搭建餐廳、辦營業證、辦理健康證,到開業前各自明確分工和完成菜肴定價,最後到開業後面臨著豬排沒炸透、菜肴口味不被當地人喜愛等各種各樣的危機,一切都按照現實的邏輯進行。

《姜食堂》


當然羅英石爆款綜藝頻出也離不開韓國綜藝的高度工業化和韓國文娛整體環境,韓國綜藝是製作人中心制,通常一檔節目由1名監製CP、2-3名製作人PD和6-9名編劇為核心,再配備40-50名攝像、照明、服裝等相關人員組成製作班底,分工高度細化,形成完整的工業化流程,各部門各司其職,高效率完成策劃、嘉賓邀請、地點勘景、內容設置和拍攝剪輯各部分。

而且韓國文娛產業高達發達,藝人供給充足,因此在出演費和攝製過程中綜藝製片方擁有更多的話語權,韓國綜藝製作成本大多不超過千萬,其中僅三分之一用於支付嘉賓薪酬,和我國大部分經費用於明星嘉賓的邀請形成鮮明對比,拍攝內容也由製作人主導,完全不受藝人嘉賓的干擾。

SM經紀公司藝人合照

我國綜藝歷經多年發展仍以照搬韓國模式為主,一方面受限於專業人才的匱乏,在韓國有專門培養綜藝編劇的廣播學院,能夠寫大綱的編劇都需要10年以上的資歷,而我國可能入行2-3年就開始主導大型綜藝的編導工作,在節目的製作和創新上落後於韓國。另一方面,也是受資本的挾持,自主創新綜藝在國內並沒有一個寬容自由的生長環境。國內綜藝招商是大頭,而能夠讓贊助商們心動並安心的自然是已經在韓國已經經過市場檢驗的綜藝。

但隨著網際網路視頻平台的崛起,以及我國文化產業的不斷發展,我國綜藝製作也在不斷探索著原創特色節目。火爆網絡的《奇葩說》深耕辯論細分領域,結合國內諸多現實問題引發觀眾熱議和思考,還有《國家寶藏》節目通過明星演繹國寶的前世今生故事,受到各年齡層觀眾喜愛,兼具科普趣味性和文化傳播性,創新了國寶文物的節目模式。

《國家寶藏》

過去韓國也是不斷學習者歐美和日本的綜藝節目中成長起來的,而中國的綜藝在不斷向成熟綜藝節目取經後,相信在多年經驗和人才積累後,立足於我國悠久的文化歷史和幅員遼闊的地域環境,將創造出更多優秀的國內原創節目,成為全球節目模式市場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wNiLTG0BJleJMoPMU-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