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解釋:房地產

2019-11-25   無念地產觀

房地產是一個綜合的較為複雜的概念,從實物現象看,它是由建築物與土地共同構成。土地可以分為未開發的土地和已開發的土地,建築物依附土地而存在,與土地結合在一起。建築物是指人工建築而成的產物,包括房屋和構築物兩大類。

對於房地產的概念,應該從兩個方面來理解:房地產既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物質形態,同時也是一項法律權利。

作為一種客觀存在的物質形態,房地產是指房產和地產的總稱,包括土地和土地上永久建築物及其所衍生的權利。房產是指建築在土地上的各種房屋,包括住宅商鋪、廠房、倉庫以及辦公用房等。地產是指土地及其上下一定的空間,包括地下的各種基礎設施、地面道路等。房地產由於其自己的特點即位置的固定性和不可移動性,在經濟學上又被稱為不動產。可以有三種存在形態:即土地、建築物、房地合一。在房地產拍賣中,其拍賣標的也可以有三種存在形態,即土地(或土地使用權)、建築物和房地合一狀態下的物質實體及其權益。

法律意義上的房地產本質是一種財產權利,這種財產權利是指寓含於房地產實體中的各種經濟利益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各種權利,如所有權、使用權、抵押權、典當權、租賃權等,由於和政府的財政收入密切相關及08年後政府超發貨幣,在2008年以後,中國的房地產開始畸形發展,對城市工商業和市民生活造成嚴重影響和負擔。

發展數據

從2013年1-3月總資金來源構成情況來看,國內貸款占房

地產資金來源的19%,利用外資占比低於1%,自籌資金占38%,其他資金占43%。從3月單月總資金來源構成情況來看,國內貸款占房地產資金來源的15%,利用外資占比不到1%,自籌資金占35%,其他資金占49%。

2019年4月19日,中共中央要求「要堅持房住不炒」定位。據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中國住房市場發展月度分析報告(2019年07月)》顯示,核心城市房價漲速連續3個月下降,二手房成交量較快下探 。

2019年6月核心城市房價基本停止上漲,總體實現房價穩定目標。6月,緯房核心指數微升至105.82點。與5月的105.73點相比,房價環比僅上漲了0.09%。自4月份以來房價漲速持續下降。6月核心城市的房價漲速較2-5月進一步減緩,近1個月核心城市房價已經基本停止上漲。

2019年6月,10大重點城市二手住房成交量指數為155.28,比5月下降了26%,但仍高於2018年同期成交量。

最新市場

一、銷售價格數據。

2019年,6月份七十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漲幅穩中有降。

初步測算,4個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0.2%,漲幅比上月回落0.1個百分點。31個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0.8%,漲幅連續3個月相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上漲0.3%,漲幅比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35個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0.7%,漲幅比上月回落0.1個百分點;二手住宅銷售價格上漲0.7%,漲幅比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

二、開發投資數據。

在開發環節,房地產投資數據也保持了平穩。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1—6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61609億元,同比增長10.9%,增速比1—5月回落0.3個百分點。其中,住宅投資45167億元,增長15.8%,增速回落0.5個百分點。

房住不炒

關於中共中央房住不炒定位。

2016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定位,綜合運用金融、土地、財稅、投資、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國情、適應市場規律的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既抑制房地產泡沫,又防止出現大起大落。

2017年10月,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

2019年7月30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釋放出我國堅持房地產調控不動搖的明確信號,「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會議強調,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落實房地產長效管理機制,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我國房地產貸款增加3.21萬億元,占同期各項貸款增量的33.2%。個人住房按揭貸款方面,上半年個人住房貸款占全部新增貸款的比例近23%。5月末,房地產信託餘額3.15萬億元,較年初增加1665.97億元,同比增長15%。

商品房房價

編輯

一、平均銷售價格。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全國商品房平均銷售價格變動如下。

2004-2017年全年,全國商品房銷售均價(元/平方米)約2778,3167,3366,3863,3800,4681,5032,5357 ,5790 ,6237,6324,6793,7476,7892 。

2003年以來,中國住房價格快速上漲,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04-2016年間,中國住宅商品房平均銷售價格從2778元/平方米上升到7476元/平方米,12年時間上升了2.69倍。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是新建商品房平均銷售價格,其數據大大低估了真實房價漲幅。清華大學恆隆房地產中心考慮了同質住房價格變化,發現2004-2016年全國房價上漲了6.37倍,平均每年上漲16.68%,遠超居民收入增長速度。

2018年全年,全國商品房銷售均價約8736元/平方米(商品房銷售額149973億元,銷售面積171654萬平方米)。

2019年的1月到6月期間,商品房銷售均價約為9329元/平方米(商品房銷售額70698億元,商品房銷售面積75786萬平方米)。

二、房價最高城區

2019年一季度,一線城市房價最貴的五個城區中,上海的靜安、黃浦、長寧和虹口進入前五。北京的西城區以99800元/平占據第三,其中靜安區和黃浦區的房價都已超過12萬元/平。

2019年04月國際商業地產服務和投資公司世邦魏理仕發布《2019全球生活報告:城市指南》報告公布的全球住宅價格最高的十大城市分別為:香港、新加坡、上海、溫哥華、深圳、洛杉磯、紐約、倫敦、北京和巴黎。

香港房價以套均123.5萬美元的成交均價繼續高居全球之首。

上海以近87.26萬美元的套均成交價排名全球第三。

三、房價最低城市

2019年4月,據接受採訪的當地中介介紹,鶴崗市中心的商品房價格在2000元/平左右。而根據住房大數據聯合實驗室發布的2019年1月中國142城市大數據房價排名顯示,142城中房價最低的鞍山市當月房價中位數3674元/平。

中國富豪榜

2013年10月,王健林(萬達集團董事長)860億元榮登中國大陸首富。(福布斯中國大陸富豪榜)

2015年03月,王健林242億美元,中國大陸首富。(福布斯)

2018年富豪榜前400行業分布人數

2017年10月,許家印(恆大地產集團董事局主席)以2900億元成為中國首富。(2017胡潤百富榜)

2018年福布斯中國大陸富豪榜,前400富豪中房地產行業占大多數。其中,前三位富豪是:許家印(No.3,2125億元)、王健林(No.4,1566億)、楊惠妍(No.6,1180億)

2018年前五名的中國女富豪中,有四位來自房地產行業。其中,碧桂園的聯席主席楊惠妍以1269億元,再度蟬聯中國最富有女性榜榜首。龍湖集團董事長吳亞軍以607.5億元財富位居第二名,富華國際集團主席陳麗華以391.5億元財富位居第三名。

世界500強

2012年,綠地集團進入世界500強,排名483位,成為第一家登上世界500強的中國房地產企業。

2018年,世界500強上榜的5家房地產企業,全部來自中國,企業為恆大、綠地、碧桂園、萬科、保利。

2019世界500強中國房地產企業

2019年7月,《財富》世界500強榜單有5家房地產公司,均來自中國,且排名都大幅提升 。其中,恆大以704.79億元的營業收入排在138位,比去年上升了92名,利潤排名方面,恆大也表現亮眼,以56.5億美元位列世界500強榜單第107位。碧桂園以573.09億美元的營業收入排在第177位。綠地集團以527.21億美元的營業收入排在第202名 [24] 。中國企業中排名躍升最快的公司分別是碧桂園(上升176位)、阿里巴巴(上升118位)、陽光龍凈集團(上升96位)、騰訊(上升94位)、蘇寧易購集團(上升94位)、中國恆大(上升92位)等 。

土地財政收入

2011年至2017年,全國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分別為33166億元、28422億元、41250億元、42940億元、32547億元、37457億元和52059億元。

2019年1月,財政部公布了2018年財政收支情況,2018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97905億元,同比增長7%。2018年全國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超6.5萬億元,同比增長25%,再創歷史新高。簡單計算,2018年土地出讓收入約為同期地方一般公共預算的66.48%,而2017年的比例為56.9%。

繼2013年和2014年連續兩年突破4萬億元後,中國官方預計2015年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也將接近4萬億元。新華社2015年3月5日授權發布了「關於2014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15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摘要)」。在該摘要「2015年收入預計和支出安排」一項中有表述為:地方政府性基金本級收入44509.51億元,下降4.7%。

此前,地方政府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在2011年達到3.1萬億元,2012年一度降至2.8萬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