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考試作弊的後果有多嚴重?官居一品大員,依然要被斬首

2021-03-19     蜀山筆俠

原標題:在清朝,考試作弊的後果有多嚴重?官居一品大員,依然要被斬首

作弊這種事,自古有之。

此類見不得人的手段各領域皆有,《晉書》就講了一個人人皆知、令人捧腹又引人深思的作弊專業戶——南郭先生的故事。

齊宣王喜歡聽竽大合奏,根本不會吹竽的南郭先生居然靠精湛的搖頭晃腦表演夾在300名樂師中混飯吃,直到下任齊王繼位,才被發現!

這樣的心理素質實在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不過相比後世在國家選人才大計——科考中作弊的那些人,南郭先生還算幸運,沒有被齊王咔嚓掉,而是跑路了。

科舉,古代版高考,真正的「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一般認為,科舉制始於隋朝、成型於唐朝,明清兩代達到興盛。

明朝的文人集團就是依靠科舉的力量擰成一股繩,名臣于謙、商輅、李賢等,都是先登進士第,後為天子臣。

但科舉制和高考畢竟還是不同的,因為那些通過科舉選出來的才子只有一種專業可選:步入仕途。

而且科舉的難度要比高考大,能考中進士的人祖墳是何止冒青煙,簡直都要起火了。史料記載,明朝276年的歷史上只有24636名進士,平均算下來一年也就90個,競爭激烈的情況下總有人抱僥倖心理,希望通過作弊的方式取得功名,然後換一生富貴。

總體來說,古代科舉的作弊法主要有三種:和考官通關係、夾帶經文小抄、請人代考。

有作弊現象就有懲罰條例,懲罰方式因朝代和具體案件的不同,嚴重程度自然也有區別,但總體都是很嚴重的,嚴重到涉及人員要掉腦袋那種。

就拿清朝來說,如果考官、考生膽敢在科舉考試中玩把戲,一經發現,嚴懲不貸。

清朝有三大科場舞弊案,一為順治十四年的「丁酉科場案」,找考官關係的舉人田耜、拿了好處的考官李振鄴等,紛紛人頭落地;

二為康熙五十年的「辛卯科場案」,副主考官趙晉、花銀子買前途的考生吳泌等不是斬立決就是絞監候;

三為咸豐八年的「戊午科場案」,這樁科場案可是古往今來少見的,因為在此案中,堂堂朝廷一品大員、文淵閣大學士、軍機大臣上行走,歷任兵部尚書、戶部尚書者,居然被處斬了!

按清朝慣例,一品大員是極少罪至被斬首的,畢竟能幹到這份上的都不是什麼等閒人物,除非他謀反,否則皇帝沒必要非得咔嚓掉這樣的重臣。

這位一品大員名叫柏俊(柏葰),道光六年進士,選庶吉士(這個很厲害的),之後因為能力出眾頗受重視,名聲也非常不錯,管理過朝廷三庫,而且平時還比較體恤百姓,曾經為豪門大戶將漕運壓力轉給百姓一事上書皇帝,《清史稿》對他的評價是「素持正」,比較中肯。

但他捲入了科場案,這事就不小了。具體經過其實並不複雜,咸豐八年(1858年),一個叫羅鴻祀的學渣(此人本來在刑部混了個職位,因為沒有功名,走到哪兒都被人瞧不起,一怒之下,他決定考個功名光宗耀祖)參加了由柏葰擔任主考官的順天府鄉試。

不過羅鴻祀對自己的文化水平有著較為清醒的認知,他知道自己好多字都寫不對,怎麼可能交出優秀的八股文考卷?於是他決定走捷徑,這捷徑就是悄悄找到主考官柏葰的家人靳祥送錢,具體數額不詳,反正送了不少,引得靳祥心動了;此外,他還認識了同考官浦安,照樣送銀子,藉助這兩人的力量接近柏俊,希望通過換考卷的方式,拿到功名。

羅鴻祀成功了,雖然他只寫了一篇錯別字上百的爛文章,但還是被取中副榜,而膽大包天的靳祥同志,估摸是秉承著幫人幫到底的精神,在考試結束後,借著幫自家老爺整理考卷的機會,又將學渣羅鴻祀的卷子換到了正榜。

這樣一來,問題可就大了。

因為按照清代科舉規定,進入正榜的卷子是要磨勘(也就是由專業人士複審)的,羅鴻祀這種水平的文章,專業人士一看就有鬼,於是此事經由某位御史上報,震驚了咸豐皇帝。

咸豐帝為了謹慎起見叫羅鴻祀到到南書房重考一回,結果,羅鴻祀依然保持了學渣的慘澹水平,這下賴不得了,作弊一事板上釘釘,層層追查下,羅鴻祀結交考官和其家人的事情自然瞞不住了,柏俊也難逃罪責,按《大清律例》,處以斬立決也是可以的。

但咸豐帝還不想讓他去死。

畢竟是宰相級人才,留給朝廷用也是極好的——咸豐帝這麼想著。此時,柏俊的死對頭肅順堅持要求秉公處理此案,肅清科考風氣,而咸豐帝當時確實也十分痛恨此類事件,他說:「柏葰身任大臣,且系科甲進士出身,豈不知科場定例?竟以家人干請,輒即撤換試卷......情雖可原,法難寬宥!」

柏俊本以為自己畢竟是兩朝重臣,受賄情節也不嚴重,可免死,誰知他被押赴刑場後,沒等來刀下留人的旨意,只等來了劊子手冰冷的問候。據後續情況來看,不管肅順是不是趁機報復,但當時朝廷處理柏俊確實有用重典整頓吏治的考慮,因為3年後同治帝即位,有人為柏俊喊冤,而慈禧太后的回答是:

「柏葰聽受囑託(這是《大清律》裡面的一個罪名,可以認為是學生給考官送好處),罪無可辭。」

就這樣,柏俊成了清朝幾百年歷史上死於科考作弊案官員里職位品級最高的人,也是唯一的朝廷中央核心成員。

可見,在古代參加考試作弊,是得先摸摸自己脖子上腦袋穩不穩當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vQeTSngBMMueE88v4VZ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