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年幼時,袁天罡曾為她算命,只看了一眼,袁天罡就忍不住驚呼:「龍瞳鳳頸,極貴驗也;若為女,當作天子。」後來事實證明,袁天罡的看相的確很準,唐朝不過三代,唐高宗李治死後,就被武則天以周代唐,建立武周王朝,統治了15年之久。
傳聞,只要是被袁天罡算過命的,沒有不準的,就連唐太宗李世民都找過袁天罡算命。公元634年,唐太宗在位第八年,聽聞袁天罡大名後,十分好奇,逐招其入宮,問他:古代有嚴君平,我今日有了你, 如何?嚴君平是西漢晚期的玄學師,見學識廣,無所不通,但這人有個怪癖,縱使一身才華,也絕不願意入仕,他一生淡泊名利,早年在街頭卜卦時,只要日賺百錢就收攤閉戶。
雖然不想當官,但嚴君平卻對《老子》,《莊子》,《易經》等,十分精通,蜀中廣記和高士傳都稱他「知天文,認星象,善占卜,通玄學」。李世民將他搬出來,不過是想探探袁天罡的墨水有多少,誰知袁天罡絲毫不謙虛,直接回答李世民道:嚴君平生不逢時,臣勝過了他。從這可以看出,袁天罡滿腹文采,但也驕傲自負。
時任中書舍人的岑文本聽聞袁天罡的大名後,也想要探探虛實,於是便找到他為自己看向,袁天罡看過後就說「舍人學堂已成寬闊之勢,眉毛蓋過眼睛,文才震動海內,但是頭頂又生骨,還沒有成形,如果得到三品官,恐怕是減壽的徵兆」。後果然一語成讖,唐太宗十八年,岑文本升中書令,位居正三品,升官本是件好事,但袁天罡斷定,以岑文本的面向,還不足與升任三品官職,否則會有減壽的壞事,
岑文本升官,早已把袁天罡的話拋到了腦後,結果645年,岑文本在跟隨李世民出征遼東時,突然抱病而卒,果然是應了那句話。貞觀二十二年,天現異象,唐太宗十分擔憂,於是找來了袁天罡和李淳風,他兩人都是唐太宗時期,最受信任的玄學師,當李世民將心中所想說出來後,李淳風當即斷言「唐三代後,有伍氏起而滅之」。
公元649年,李世民駕崩,時年,身為唐太宗后妃的武則天,一併被送到了感業寺出家,永徽元年,唐高宗李治登基後,前往感業寺上香,偶遇武則天,兩人在唐太宗時期就暗生情愫,再次相遇後,唐高宗立馬就將武則天帶回了宮,於是武則天自從深受寵愛,先後為李治生下四子兩女。
顯慶五年,唐高宗身體每況愈下,武則天趁此便「垂簾於後,政無大小皆與聞之。天下大權,悉歸中宮,黜陟、生殺,決於其口」。直到李治去世,武則天廢掉自己兒子,登基稱帝,改國號為周,果真是應了那句,唐三代後,有伍氏轉而替代之。縱觀袁天罡算過的命,幾乎都一一應驗,那麼他為何這麼厲害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袁天罡自小家境貧寒,但卻格外喜歡讀書,尤其是長生之術,相術之類的書籍,他一定能背的滾瓜爛熟。《推背圖》是我國歷史上一本奇書,它融合了易經,天文學,詩詞,謎語等理論體系為一體,預言了唐朝國運,以及未來將要會發生的歷史事件。這在常人看來,非常不可思議,畢竟風水,相術,自古以來就被認為是封建迷信。
歷史上,袁天罡高深莫測,關於他的生卒年,絲毫找不到記載,只知他是唐太宗時期,一個有名的相士,至於最後他去了哪,根本沒人知道,不過在四川閬中,卻有一座袁天罡墓,坐北朝南,占地面積達到了1600平方米,整個墓冢依山而建,與同為風水師的李淳風墓地遙遙相望。
百年來,袁天罡的墓地一直沒被損壞,也沒人敢去道,一是,他是風水師,墓室的布局肯定也和別人不同,如果貿然進去,很有可能會丟命,二是袁天罡的墓有當地駐軍把手,這樣一來,就更加沒人敢進去了,也給後人留了個懸念。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hw_1gHgBrsvY2_Uul6h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