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三眼花翎有多珍貴?296年來僅8人擁有,連大紅人和珅都沒有

2021-03-20     蜀山筆俠

原標題:清代的三眼花翎有多珍貴?296年來僅8人擁有,連大紅人和珅都沒有

如果是看清宮劇的朋友,或許會感到好奇,過去那些清朝大臣官帽上拖著的長長尾巴,究竟是一根什麼樣的東西?

實際上,這也象徵著清代的官僚品級,首先是帽子上的頂珠,材料各自不同,其中九品為陽紋鏤花金、八品用陰紋縷花金、六品用硨磲,七品為素金、六品硨磲、五品用水晶、四品用青金石、三品藍寶石、二品珊瑚,至於紅寶石,只能由太師、太傅、太保等一品大臣佩戴。

至於頂珠後面的羽毛,就更加珍貴了,不但要看品級,和血統也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花翎所使用的材料,正是飛禽身上採集的於某,其中宮廷的侍衛,能夠佩戴鶡鳥羽毛,又被稱之為「染藍翎」,鶡鳥生性好勇鬥狠,以此來彰顯武士的英勇,至於更加高級的孔雀羽毛按照羽毛上花紋圓圈的不同,又被分為一眼,二眼,三眼...

按照順治年間定下的規矩,花翎的賞賜必須有著嚴格的定義,哪怕是最低等的單眼花翎,也必須是上三旗出生,作為五品以上的內大臣、前鋒營以及統領所擁有。

至於二眼花翎的爵位,則是讓皇室當中各個貝子貝勒,以及駙馬爺所使用,三眼花翎的範圍進一步縮小,只有在鎮國公護國公等七等爵位之上...才能夠佩戴,作為是彰顯身份的最高恩賜。

到了後來,為了表彰大臣,康熙時期便開始打破祖上制度,賜予外姓大臣花翎,作為最高賞賜,從清代建立開始算,296年僅僅只有8人獲得了這樣的待遇,就連乾隆身邊的大紅人,位極人臣的和珅都不曾擁有,僅僅只佩戴了二眼,這些被賞賜的人都是誰呢?不妨讓我們好好看看。

傅恆:是清高宗乾隆的小舅子,孝賢純皇后的弟弟,如果說乾隆一朝,有誰能夠和和珅分庭抗禮,傅恆顯然是其中之一,他是乾隆朝的第一武將,先後指揮了大小金川之戰,相互沙羅奔父子,平定準葛爾部叛亂,在乾隆的十全武功當中,幾乎有一半是傅恆的身影。

福康安:乾隆時期另外一位名將,平定郭爾喀戰役。苗疆起事等多次危機,有力地維護了領土完整。

和琳:和珅弟弟,先後擔任兵部侍郎、工部尚書等職務,幫助福康安鎮壓苗民起義當中染病身亡,年僅42歲,因此被授予一等公爵,或許乾隆正是因為封賞了和琳,對於和珅受封一事才有所拖延。

長齡:道光年間的文華殿大學士,出任伊犁將軍時,平定了張格爾之亂。

禧恩:道光時期大臣,在道光十二年,湖南江華瑤趙金龍作亂,禧恩光速帶兵平亂,僅僅一個月,就讓叛軍四分五裂,紛紛選擇投降,因此「詔嘉其奏功迅速,賜三眼花翎」。

李鴻章:這個自然無需多說,晚清重臣,被慈禧譽為是再造玄黃的存在。

徐桐:晚清著名理學家,先後擔任禮部右侍郎、協助大學士等職務,戊戌政變時幫助慈禧剷除新黨,因此受到了西太后信任,隨即受到了賞賜。

至於最早破例請求花翎的人,要屬於投降清朝的苻堅水師提督施琅,他在投降清朝後使用漢軍鑲黃旗,當康熙要重賞這名大臣的時候,施琅卻並不願意接受爵位,而是希望能夠賜予自己佩戴花翎,考慮到施琅重大的貢獻,康熙特意嘉獎給了他三眼花翎,從此也打開了先河。

有意思的是,雖然清廷將花翎弄得如此有儀式感,然而隨著近代的到來,朝廷日益腐敗,賣官鬻爵的現象也是越來越多,到了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後,為了籌集賠款費用,花翎更是被當成低價物出售,其中單眼花翎明碼標價7000兩,一時間讓不少商人的頭上,也有了這樣的一件裝飾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jvB4T3gB9wjdwRpvNfX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