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有一霸氣複姓,史書上僅出現一次,現成普通單姓,你身邊有嗎

2021-03-27     蜀山筆俠

原標題:我國有一霸氣複姓,史書上僅出現一次,現成普通單姓,你身邊有嗎

2015年,我國科學家屠呦呦博士因為對青蒿素的研究而獲得了諾貝爾醫學獎,是我國第一個獲得科學類諾貝爾獎的中國人,一時之間名動中華,而「屠呦呦」這個特別的名字當中更加特別的姓氏——屠姓也吸引了相當多人的眼球。

屠姓是一個非常稀有的姓氏,在我國姓氏排行榜中排到了第238位,僅占全國總人口的0.015%左右,總計大約為25萬人口,大多居住在現在的浙江、江蘇、安徽和四川等省。

屠姓雖然人口較少,但是它的歷史淵源卻十分深遠,關於屠姓的來由,主要有以下幾個出處:

來自於姚姓

姚姓是我國的上古八大姓之一,是虞舜之姓。虞舜本為有虞氏,因此稱之為虞舜,但是他的出生地在姚墟,因此便以姚為姓。這也是上古時期很多人獲得姓氏的途徑,諸如封地、官銜、職業等等,都可以作為姓,畢竟當時氏比起姓更為重要,直到春秋戰國,秦王掃六合後,姓氏才合二為一,成為一個統一的概念,以氏族為重的氏從此也就退出了歷史舞台。

而在這樣的文化之下,在有虞氏舜帝的後代當中,就出現了一個名為「勝屠」的姓,後來勝屠姓由慢慢演化分開,成為了勝姓和屠姓,這就是屠姓的來由之一。

來自於子姓

子姓乃是商朝王族姓氏,商朝的開國首領商湯的姓氏就是子姓。商朝建立之後,商湯開始大封群臣,商朝王族之中的一脈就被封到了弦國,從此便以弦為姓。後來弦姓人家的一支又去到了去到了一個名為「屠」的邑地之中,由此作為了自己的姓氏,子姓就這樣演變成為了屠姓。

來自於杜姓

杜姓也是一個十分古老的姓氏,可以追溯到杜康。對於杜康,我們的了解得更多的,是認為杜康是一種酒,畢竟當年曹操的《短歌行》實在太過之名,「何以解憂,唯有杜康」也是耳熟能詳的詩句。

而根據學者對古代漢語的研究,「杜」字的發音跟「屠」字近似,經過長時間的混用和演變之後,杜姓當中的一支就演變成為了屠姓。只是現在如果將「杜」換成「屠」,念成「何以解憂,唯有屠康」實在不和音律,因此大多數人很難將「杜」和「屠」聯繫起來了。

來自於職業

上古時期的古人還會將職業當做自己的姓氏。古時候的屠戶通常被人們叫做「屠門」,而這些人就乾脆用「屠門」作為自己的姓氏,這個複姓從字面看來有「屠滅滿門」之意,讀起來十分霸氣,同時又充滿了血腥與恐怖,令人聽來不寒而慄。

而這個名為「屠門」極其霸氣的複姓,在史書中極少出現,僅僅在《漢書》當中有過一次記載,是為「杜陵郡人屠門少」,但綜合其他非正史等史料資料,專家還是將這個姓氏的身世「挖掘」了出來。

只是現代人聽到「屠門」這個霸氣的名字,可能很難想像,原來姓這些名字的人,在最開始的時候,只是一群「殺豬的」而已。隨著後來漢字的統一和簡化,「屠門」這個姓氏也就跟著變化,最終慢慢變成了「屠」姓,而姓「屠門」的人則早已完全消失在了歷史之中了。

>>姓氏趣談

而除了以上幾種來由之外,還有一部分屠姓是由其他姓氏的人直接改姓得來,而這就變得十分繁雜而不便贅述了。而類似於「屠門」這樣霸氣的複姓,還有「饕餮」這個姓氏。

對於饕餮,大多數人的認知當中,它都是一個上古異獸,主司貪婪暴食之罪,是上古四凶之一。它本身來源於蕭姓,當年梁武帝蕭衍在位之時,其子蕭紀跟蕭繹爭奪皇權,最終蕭繹獲勝,為了貶低蕭紀,就將蕭紀改姓成為「饕餮」,用上古凶獸作為蕭紀之姓,藉以懲處蕭紀。

而有趣的是,饕餮作為一個惡姓,比起屠門這個姓氏更要凶暴不祥,但這個姓氏卻並沒有像「屠門」這個姓氏完全消失,反而一直沿用到了現在。至今在中國大地之上,還有人使用著「饕餮」這個姓氏,只是饕餮一姓比之屠姓要更加罕見得多,如果你能遇到,反而是一種幸運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6PQMgXgB9wjdwRpv735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