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奧賽開幕,帶你了解傳統健美、古典健美和健體之間的鄙視鏈

2019-09-14     中國健體那些事兒

​自9月14日開始,美國拉斯維加斯奧林匹亞大賽拉開帷幕。

此次奧賽賽事環節分為八項,分別是男子健體、男子古典健美、男子健美212磅及以下組、男子健美無差別組,女子健身、女子形體、女子健體、比基尼。令人矚目的是中國古典健美選手陳康憑藉巴西職業賽冠軍成績進入今年的奧賽比拼,最後的成績值得期待。

在往期文章中小夥伴評論詢問傳統健美、古典健美和健體的區別,以及為何在健美中傳統健美鄙視古典健美,古典健美鄙視健體。今天為大家簡單介紹下,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更好觀賽。

男子健體正式立項時間是2012年11月1日,厄瓜多瓜亞基爾的IFBB常委會和會員國代表大會確立男子健體為新的體育競技項目。健體組和健美組最直觀的區別在於沙灘褲,選手們不需要展示腿部肌群,舞台展示分為:正面展示、向右轉體、背面展示、向右轉體四個部分,360度的呈現上半身肌肉的形態。

普通健體比賽非常適合那些上半身比例優秀、肉量不太大的健身愛好者參加;但是奧賽的健體組選手都是在各大職業賽斬獲頭籌的優質種子,因此考核的標準一高再高,頭身比、肩腰比、肌肉飽滿、形體流線、舞台精神面貌俱佳的選手才能取得更好的名次。

以近些年奧賽健體組選手傑瑞米和布蘭登為例,我們可以看出健體組冠軍不單是擁有良好肌肉形態和優秀肩腰比的天賦選手,更是擁有強烈個人特點的舞台藝術家。傑瑞米獨步舞台的霸氣、布蘭登如沐春風的和氣,都將自己的形體優勢進一步升華。

而傳統健美則是奧賽最廣為人知的項目,選手需要身穿三角褲登台,通過七個標準動作展示全身肌肉。無論是稱霸奧賽傳統組七年的菲爾西斯,還是去年的新晉冠軍肖恩雷登,以及今年奪冠呼聲最高的庫里,縱觀奧賽傳統健美巔峰強者不難發現:肌肉量是衡量選手成績的第一標準。這樣的標準導致大家對「傳統健美還美嗎」這個問題的回答褒貶不一。

基於傳統組越來越龐大的身軀和不再纖細的腰身,2016年古典健美被納入奧賽,至今已成功舉辦三屆。古典奧賽的初衷是復興「黃金時代」的審美經典,即裁判和觀眾都希望在巨獸和奧賽肚以外看到像施瓦辛格、弗朗格和贊恩那樣極具古典風格的形體展示。

古典健美不以大為美,更在傳統健美的基礎上引入了「古典造型自由展示」環節,所有選手挑選自己覺得更具有復古美感的動作自由發揮,肌肉展示和藝術審美必須高度統一的選手,才能俘獲裁判和觀眾的芳心。

古典健美和健體比較接近,對於健體項目中的佼佼者往往希望自己的肌肉形態足夠成熟後轉戰古典健美,古典健美名次不佳的選手會考慮個人情況轉戰健體。

即便項目之間存在鄙視鏈關係,但選手們為了登上奧賽舞台所付出的努力不分高低。而且所謂的鄙視鏈和成績相比並不重要,能夠走向奧賽的巔峰才是王道。很多選手,像「微笑王子」健美選手薩迪克就在古典健美和健體比賽之間來回切換,這並不是什麼應該詬病的事情。

每一個為夢想奮力一搏的人都是值得尊敬的人,祝得償所願,祝旗開得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orWsOm0BJleJMoPMIOo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