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英語不好,這樣教一樣可以讓孩子英語成績提高

2019-10-16     春花育兒

現在陪孩子學習不僅僅是監督他們寫作業這麼簡單了,很多時候需要家長能夠掌握一些孩子學習的基本知識,從而能夠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遇到問題幫助他們解答。

數理化倒還好說,可是一遇到外語就犯難了,家長不會英語,又怎麼能幫助孩子提高英語成績呢?

其實學英語和學語文是一個道理,作為語言交流的工具,他們有很多相通之處。

1. 建立語言環境

從小就可以給孩子建立一個學習語言的氛圍,就像孩子學說話一樣,很多時候他們未必明白這個詞語是什麼意思,但是懂得應該在什麼樣的環境中使用。

幼年時期孩子大多數的活動場所都是家庭,所以要在家庭中營造出一個英語的語言環境,英語的啟蒙未必要上什麼學習班才能開始。

讓孩子耳濡目染,這是一個長期累積的結果,在孩子語言敏感期,模仿的時候就讓他們開始聽和看英語的動畫片,聽兒歌,做英語的遊戲,他們更容易沉浸在語言環境中,學起裡面的詞彙來就會很快並且很自然。

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來給他們創造一定的英語氛圍,自主觀察孩子的表現。

在家中聽英語兒歌

在孩子玩玩具的時候,用英語兒歌為孩子做背景音,孩子的節奏感都很強,時間長了他們自然就會哼唱裡面的小段落,如果是不難的歌曲甚至可以整首跟著唱下來。

仔細觀察孩子的變化,不要總覺得聽這些是沒有用的,要朝著積極正面的想法靠攏。一旦發現一點小變化就誇獎孩子,鼓勵他們繼續模仿下去。

2. 看英語動畫片

可以一開始給孩子看中英文進階的那種,比如說有一些教育意味的中英語動畫片,讓孩子既能學習中文,又能學一些簡單的英文詞彙。

不要一上來就看英語原文動畫片,或者是那種帶字幕的英文動畫片,其實對孩子來說是沒有什麼教育意義的。

中英文混合的動畫片是根據孩子年齡特點,有很多地方會著重重複,並且用詞淺顯易懂,讓孩子在模仿的過程中就掌握了英語詞彙。

裡面的色彩和情節都是孩子比較喜歡的,能吸引孩子看下去。之後再慢慢的過渡到漢語越來越少,英語越來越多的直到原文動畫片。這需要一個過程,家長不要著急。

重點還是孩子喜歡看,有的動畫片雖然能很好的教給孩子英語,但是他們不喜歡看,家長也不要硬逼著孩子看,否則會對英語產生排斥的心理。

看完之後家長可以和孩子角色扮演,做做遊戲,用一下裡面的詞彙,讓孩子複述動畫片的情節,都能更好的幫助他們鞏固學習成果。

重要的是堅持,而且最好不要在孩子看動畫片的時候打斷他們,讓孩子專注的看,這樣他其實能夠記住很多單詞,即使沒記住也能有一些印象。

3. 對話中夾雜一些英語

就算英語再不好,很多日常詞彙家長還是能知道的,即使不知道也可以跟著孩子在看動畫片的時候學習一些,然後在平常看到實物就可以和孩子進行英語互動。

孩子在幼年時期需要的是直觀的觀察,不斷重複,時間長了自然就能會了。就像孩子學漢語一樣,都是在無數次的家長重複中孩子跟著模仿才掌握了一個新詞。

從很簡單的詞彙說起,一點一點的提高,根據自己的條件來調整,沒有必要羨慕別的孩子幾歲掌握多少單詞,英語多流利,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成長步驟一步一步來。

父母要有主見,根據自己的情況分析孩子,哪怕一點點進步都是值得鼓勵的。

每一種知識技能的養成,都是從行為習慣開始的,興趣愛好都離不開父母有意識的引導。

4. 看英語原文電視劇電影

等到孩子上了小學或者是有一些英語基礎的時候,就可以讓他們自己選擇喜歡的電視劇和電影,觀看英語原文字幕。

即使看不懂也不要讓孩子依賴中文字幕,可以下載雙字幕,先看一遍有中文字幕的,然後遮擋中文,直接看英文的。

孩子年紀小的時候還是可以以迪士尼或者是英語動畫片為主,後面就可以選擇電影,比較家常的電視劇。

根據不同年齡階段的特點讓孩子自主選擇想要看什麼。還是那句話,在觀看的過程中不要打擾孩子,他們走神也好,專注也罷都不要介入,如果學習目的太強會讓孩子很反感。

5. 讓孩子當老師

在觀看的過程中,如果發現孩子走神或者不用心,家長不要直接說「你快看,別玩了」。這個時候可以走過去,問問孩子「你看到哪了?能給我講講劇情嗎?」或者找一些劇情相關的問題來問問孩子。

孩子都喜歡當老師,如果家長有問題他們很願意解答,這樣既拉回了孩子注意力,又能順便讓家長和孩子之間的關係拉進一些。

其實孩子複述劇情也是鍛鍊表達能力和語言提煉能力,並不是只有在學校才能學習,看視頻,動畫片,電視劇一樣也可以提高很多技能。

家長要善於提問,讓孩子原意通過講解來加強記憶,而不是一味的強迫孩子去學習英語,背單詞。

在學習的路上家長要堅持引導孩子,未必自己要什麼都會才能教導出學習成績好的孩子,掌握方法遠比掌握知識本身更有用,畢竟知識需要傳授,但是方法則能夠一通百通,讓孩子得到更好的提升。

一旦孩子掌握了學習的方法,就能從各個方面來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真的到了初中高中其實就用不著父母在後面追著監督學習了。

父母的知識儲備跟不上孩子是很正常的情況,但這並不能夠成為無法引導孩子學習的藉口,只要家長原意找尋學習的方式,一樣可以和孩子共同成長,走上更好的學習之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nZc80m0BMH2_cNUgxxw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