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晉城市——河東屏翰、中原咽喉、三晉門戶

2019-06-26   丹楓飛雲

晉城市,古稱建興郡、澤州、澤州府,是山西省轄地級市,位於山西省東南部,晉豫兩省接壤處,全境居於晉城盆地,總面積9490平方公里,常駐人口233.30萬(2017年),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素有「河東屏翰、中原咽喉、三晉門戶」的美譽。2017年生產總值1151.5億元,全市財政總收入216.0億元。

名稱由來

《太平寰宇記》曰:趙魏韓三家分晉,遷晉靜公到此,故曰晉城。

建制沿革

春秋時期屬晉。 戰國時期為韓上黨之地

秦立郡縣,晉城屬河東郡、上黨郡。

西燕置建興郡、北魏永安二年,改為建州。

隋開皇三年改建州為澤州,轄五縣,即高都、高平、獲澤、端氏、永寧,州治高都。

唐天寶元年,改澤州為高平郡,乾元元年,復為澤州,

明洪武二年,升澤州直隸州,轄四縣。清雍正六年,升澤州府,轄五縣。

民國屬山西省第五行政督察區。 1958年5月歸晉東南地區。

1985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晉東南地區,置地級晉城市

行政區劃

晉城市現轄1個市轄區、4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

市轄區:城區

縣級市:高平市

縣:沁水縣、陽城縣、陵川縣、澤州縣

文化

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澤州鼓書、上黨梆子、八音會、澤州四弦書、秧歌戲(澤州秧歌)、陽城生鐵冶鑄技藝、白馬拖韁傳說、舜的傳說、爛柯山的傳說、土沃老花鼓、武氏正骨療法、澤州中秋習俗、皇城村重陽習俗、沁水柳氏清明祭祖、高平黑陶工藝。

風味小吃

晉城十大碗:

晉城十大碗是山西晉城地區特色綜合菜系,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傳說。晉城十大碗的十大菜系主要有木耳圪貝、燒大蔥、毛頭丸、過油肉、小酥肉、 糊卜肉、糖醋溜丸、油圪麻、天鵝蛋、甜飯等。其以涼菜、熱菜、湯菜、主食為系統體系,按照「十大碗」、「六六」、「八六」、「八八」為區分標準,是本地區婚喪嫁娶、宴請賓朋的特色飲食。

風景名勝

AAAAA級旅遊景區(1處):皇城相府。

AAAA級旅遊景區:(6處)珏山、王莽嶺、蟒河、歷山、丹朱嶺、柳氏民居。

1、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又稱午亭山村)總面積3.6萬平方米,距晉城市陽城東北約20公里處,是清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加三級、《康熙字典》總閱官、康熙皇帝35年經筵講師陳廷敬的故里,為國家AAAAA級景區。

2、王莽嶺

王莽嶺,又名龜鴕山,位於山西省晉城市陵川縣與河南省輝縣市之間,現為中國國家4A級旅遊景區及中國國家級地質公園。相傳西漢末年時期支持大司馬王莽稱帝的人曾宣稱在此發現一龍脈神龕,發現有一座相貌如王莽的帝王像,另有四字「王莽登基」。同時,稱帝後的王莽曾在追趕劉秀時在此安營紮寨,因而得名。主要景點有「山巔六絕」、「八台險境」和「十二奇觀」。

3、蟒河旅遊風景區

位於晉城市陽城縣南33公里的桑林鄉,面積58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572米。蟒河景區有「秀、險、幽、奇」四大特點,享有「北方小桂林」的美譽。蟒河的水清澈見底,終年不斷,主要水景有:出水洞、二龍戲珠、水簾洞、飲馬泉、小黃果樹瀑布、流銀瀑布、黃龍瀑布、黑龍瀑布、天龍瀑布、蟒湖等,數百萬年形成的地表鈣化景觀,據專家評價可申報世界自然遺產。

高等教育:太原科技大學晉城校區、晉城職業技術學院

陳廷敬(1639年-1712年):字子端,號說岩,晚號午亭,清澤州府陽城縣(今晉城市陽城縣)人,清朝康熙皇帝的老師,《康熙字典》的總編輯,文淵閣大學士,現AAAAA景區皇城相府為其舊宅。

趙樹理(1906年-1970年),原名趙樹禮,山西晉城市沁水縣加豐鎮尉遲村人,現代著名小說家、人民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