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況
沙河市 ,隸屬於河北省邢台市,位於太行山東麓,北與邢台市、邢台縣相連,東與南和縣相鄰,南與武安市、邯鄲永年區接壤,西與山西省毗鄰,面積999平方公里,轄5個街道、4個鎮、4個鄉,截至2015年戶籍人口445150人。
沙河市享有中國玻璃城之稱,境內京港澳高速公路和京廣鐵路、褡午支線從市內穿過,是承東啟西、溝通南北的重要通道和支點。 沙河縣是原邢州順德府九縣之一,境內風景秀麗,有桃花源、北武當山、秦王湖等風景名勝,還有唐代宋璟碑、清代乾隆御筆梅花賦、藤牌陣等珍貴文化遺產。
二、歷史沿革
秦建信都縣,漢改襄國縣,隋開皇九年改龍岡縣,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析龍岡縣南境設沙河縣,以大沙河穿過而得名。
唐武德年間一度設沙河為溫州。
隋唐宋金屬邢州,元明清屬順德府。
民國屬第十五行政督察區,日偽時期屬順德道。
1949年屬邢台專區。1970年邢台專區更名為邢台地區。沙河縣均屬之。
1987年沙河縣設為縣級市。
1993年邢台地區與邢台市合併為邢台市,沙河屬邢台市所轄2市2區15縣之一。
三、行政區劃
截至2012年,沙河市轄5個街道、4個鎮、4個鄉:褡褳街道、橋東街道、橋西街道、贊善街道、周莊街道、新城鎮、白塔鎮、十里亭鎮、綦村鎮、冊井鄉、劉石崗鄉、柴關鄉、蟬房鄉,其中包括290個行政村。沙河市人民政府駐褡褳。
四、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沙河市區位優越,交通便利。古稱「趙北之咽喉,襄南之藩蔽」,是溝通晉、冀、魯、豫的交通樞紐。京廣鐵路、京廣高鐵縱貫市區,褡午鐵路西延中部,邢和鐵路、邢黃鐵路溝通東西,京珠高速、107國道以及邢都、邢峰、平涉、褡花公路等縱橫交錯,邢台機場距沙河市區5公里,形成鐵路、公路、航空為一體的立體交通網絡,交通十分便利。
【地形地貌】沙河市地處太行山東麓,河北平原西緣,自西向東依次為山地、丘陵、平原,面積各占約三分之一。最高峰北武當山海拔1437米,山川主要有渡口川、柴關川和孔莊川。市境東南隅為境內最低處,海拔47.2米。
【水文氣候】 沙河又名大沙河、澧河,古稱湡水、野河,發源於內邱、邢台和沙河三縣西部山區的六條大川。上游邢台境內稱作野河,沙河境內稱作大沙河,入南和、任縣稱作南澧河,經隆堯、寧晉稱作北澧河,大沙河(澧河)是邢台市境內流經距離最長、流域面積最大、流經縣市最多、流量最大的河流,自西而東橫貫沙河市全境。
朱莊水庫位於沙河市綦村鎮朱莊村附近。是海河流域子牙河系沙河上的一座大(Ⅱ)型水利樞紐工程,是邢台市最大的水庫。 沙河市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3.1℃,平均無霜期207天,平均降水量529毫米,多集中於夏季。
五、社會發展
2015年末全市總戶數120699戶,戶籍人口445150人,其中戶籍城鎮人口224578人,戶籍鄉村人口220572人。
2015年,全市生產總值初步核算完成229.08億元。
六、地域文化
1、邢州鐵冶
沙河是邢台古代鐵冶文化和中國煉鋼技術的發祥地。早在兩千年前,沙河人就知道「山上有赭者,其下有鐵」,沙河冶鐵是漢武帝時三大冶鐵基地之一。《沙河縣誌》、《順德府志》、《隋書·地理志》、《元和郡縣圖志》記載,「沙河有磬山,漢魏舊鐵官也」。北朝東魏時,邢州沙河的冶煉專家綦毋懷文成功發明灌鋼技術,並煉造出十分鋒利的「宿鐵刀」,灌鋼技術是中國冶煉的重大發明,在1740年西方坩鍋煉鋼法發明之前,是世界上最先進的煉鋼方法,由此邢州所產的宿鐵刀成為長達千年的貢品,沙河綦村鎮也被稱作小邢州。北宋時期是全國最大的冶煉中心,年產鐵量全國第一。
2、藤牌陣
藤牌陣又名藤牌戰陣,是河北省的傳統民俗文化。中國古代戰爭的一種陣法。是中國古代戰場實戰技擊項目,如今僅存於中國邢台沙河市十里舖村(今屬邢台開發區),當地人稱之為「打藤牌」。 2006年5月20日,沙河藤牌陣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3、宋璟碑
宋璟碑,位於河北省邢台市沙河市東戶村(今屬邢台開發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因其碑下長眠之人,是後人景仰的唐朝一代名相,墓上所立之碑的碑文,是我國傑出的大書法家顏真卿撰文並書寫,因而使得宋璟墓碑除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之外,還具有極高的書法藝術價值。
七、風景名勝
1、沙河八景
宋墓煙樹、河堤曉月、西山積雪、梅亭夕照、唐柏聳翠、溫泉清流、龍潭瀑布、洛陽梨花
2、北武當山
北武當山,又稱小武當山,俗稱老爺山,位於邢台市沙河市的太行山深處,距市區60公里,是國內著名的道教聖地,是河北省重點風景名勝區。北武當山系沙河第一高峰,海拔1437米。
3、秦王湖
秦王湖風景區距沙河市區約40公里,距邢台市區50公里。因唐代時期秦王李世民與劉黑闥大戰於此而得名。該景區1991年被評為河北省級風景名勝區。
4、廣陽山
廣陽山位於沙河市區西行30公里處的渡口村北,主峰海拔718米,是道教聖地、北方名山。戰國時期老子(李耳)曾隱居於此地。此山座北面南,一日間其東、南、西三面均可看見陽光,故名廣陽山。
5、觀音寨
觀音寨位於河北省邢台沙河市西部蟬房鄉寨底村,北小西天主峰南側,是小西天奶奶頂的姊妹峰,海拔1052米。主峰山勢險峻,狀若坐蓮觀音,俗稱觀音寨。景區內主要文物景觀有玉皇殿、三奶奶碧霞元君殿等。
6、九龍溝
九龍溝風景區位於沙河市西南35公里的罄山腳下。1992年被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風景名勝區。景區面積約21平方公里。該景區周圍有九條山樑,似九條巨龍盤旋延伸溝口,故取名「九龍溝」。
7、桃花源
沙河市桃花源風景區,位於沙河市西部秦王湖北岸,距沙河市區45公里。是集青山秀水和園林建築為一體的特色風景區。目前已經通過了創建4A級景區景觀質量評價。
8、紅石溝
紅石溝休閒生態農場位於河北省沙河市白塔鎮。是一家集花卉觀賞、園林採摘、水上娛樂項目、度假休閒、農耕文化、農業科普於一體的大型綜合性生態旅遊度假景區。 目前已經通過了創建4A級景區景觀質量評價。
9、歷史名村
全國歷史文化名村:沙河市十里亭鎮上申莊村,沙河市柴關鄉西溝村、綠水池村及安河村,沙河市冊井鄉冊井村和北盆水村,沙河市劉石崗鄉大坪村,沙河市劉石崗鄉漸凹村,沙河市白塔鎮樊下曹村
八、歷史名人
1、張思鈞
張思鈞,宋代邢州沙河人,歷任益州鈐轄兼綿、漢九州都巡檢使、左司御、左千牛衛將軍。他一生征戰,身材矮小卻十分精悍,宋太宗曾稱他為樓羅將軍。
2、陳薦
陳薦(1016—1084),字彥升,邢州沙河人,宋代資政殿學士。慶曆年間進士,授華陽尉。累遷天章閣待制,進知制誥、知諫院,除龍圖閣直學士、河北都轉運使。權主管御史台。寶文閣學士兼侍讀,進資政殿學士。
3、張文謙
張文謙(元)(1216——1283),字仲謙(仲卿),邢州沙河縣蓋里村(今葛村)人,元初名臣,縣誌稱為「沙河人物之冠」。邢台紫金山學派代表人物,經劉秉忠介紹,受到忽必烈的召見,命掌王府書記。在忽必烈統一中國的征戰中,張文謙成為重要謀臣。公元1260年世祖忽必烈即位,成立中書省,命張文謙為中書左丞。至元七年,任大司農卿。至元十三年,文謙任御史中丞,後被授為昭文館大學士,領導太史院,組織郭守敬等人,研製成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授時歷。至元十九年,文謙任樞密副使,死後累贈同德佐運大臣、太師、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追贈魏國公,諡忠宣。
4、朱裳
朱裳(明)(1482—1539),字公垂,號安貧子、安齋。順德府沙河縣人。正德九年(1514年)進士,歷任御史、鞏昌知府、溫處兵備道、浙江副使。遷左參政,提督糧儲,升福建按察使。升浙江左布政使,晉右副都御吏,總理河道。
5、楊春增
楊春增,邢台市沙河縣西八里莊人,抗美援朝戰爭中,立特等功,授予一級戰鬥英雄並追贈模範共產黨員稱號。朝鮮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授予他金星獎章和一級紅旗獎章。
九、中國玻璃之城—沙河
城市榮譽
全國平安建設先進縣 全國400強樣本縣(市)
全國科技進步考核先進縣(市) 全國先進文化縣(市)
省級園林城市 省級衛生城市
省「公共文化服務示範縣(市) 省「金融生態縣(市)
十、代表詩詞
沙河縣
明代: 楊慎
空磧少人煙,孤城大道邊。平沙盤馬路,殘雪射鵰天。
野日三竿上,河冰百片穿。條風將變柳,客思感流年。
人日過沙河縣
明代: 凌義渠
縣以沙為榜,迎風寸寸沙。歸程輕似雁,驛使幾逢花。
往事碑能記,寒流日已斜。叢台知不遠,拭眼照繁華。
沙河縣
明代: 郭諫臣
邢台南望路迂斜,一縣周圍盡白沙。日映郊原鋪玉雪,風生林木綴瓊花。
霜前蚤起應迷鷺,月下歸來止辨鴉。試問當年檀道濟,唱籌量得幾多車。
過沙河縣
明代: 羅欽順
十里浮沙一帶河,冬來惟是攝衣過。民間大欠耕桑地,霖潦無端占卻多。
過沙河縣
清代: 夏子齡
亂轍臨河整復斜,一鞭著力馬噴沙。荒城避寇官招吏,野寺無僧佛破家。
尚有軍書傳契箭,從無烽堠響悲笳。哀鴻飢雁知多少,漂泊於今未有涯。
重宿沙河縣
清代: 張晉
又走沙河道,依然十里沙。驅車心早怯,覓宿日初斜。
官驛搖疏柳,荒城集暮鴉。廣平今不信,何處問梅花。
沙河縣
清代: 鄭珍
女牆沙上見,此處認沙河。落日城猶白,迴風野自波。
路埋山腳展,地走樹頭科。羸馬當深轍,飢疲奈若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