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脈通導讀
歐洲呼吸學會(ERS)於2019年9月28日至10月2日在西班牙馬德里舉行,眾多專家學者參與會議。會議期間,我們有幸採訪到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呼吸科郭述良教授。
問題一:內鏡診療時,該如何避免大出血?
答:避免大出血在術前,術中,術後都會涉及到。
(1)術前必須要做好相應的質控,如凝血項,高血壓,肺動脈壓。另外,了解患者有無其他基礎疾病,比如血液系統疾病等。觀察CT增強值,如果增強值達到了一兩百甚至更高,操作時需特別小心。曾經有一個病例出現類似情況,放射科沒有給出增強值。患者按我們的常規要求做檢查後,CT增強值高達兩百多,最後診斷結果為動脈瘤。如果沒有做相關檢查,直接進行檢查肯定會造成大出血。
(2)術中操作時,首先需要識別病灶情況。觀察病灶血供,如果出血風險大,一定要做預案。處理出血的方式有:先做血管栓塞,再進行切割等操作。使用出血風險小的技術,切割時,就可止血;使用電凝設備時可提高電凝,減少電切,減少出血風險。預置球囊,出血發生時可進行球囊壓迫止血。一定要做預案,以防發生出血時,無工具可用,減少事故發生。
(3)術後同樣需要觀察足夠時間。我們科室現在通過質控表單的形式來進行控制,包括術前,術中,術後,我們都要對血小板、血常規、高血壓等項目進行勾選來判斷患者的出血風險。
問題二:臨床中對大咯血的治療原則是什麼?主要的處理方式有哪些?
答:最重要的是保持呼吸道的通暢,大咯血導致死亡的原因一般有兩個:窒息和休克。一般發生休克的機率比較低,而窒息的風險比較大,所以保持氣道的通暢至關重要。
那麼如何保持氣道通暢呢?第一是體位,相信大家都知道應該擺怎樣的體位。第二是支氣管鏡一直要保持抽吸狀態,特別要注意保持健側氣道通暢,很多醫生主要關注患側而忽略了健側,其實只要保持健側通暢,即使患側堵塞也不會出大問題,所以一定要經常關注健側。同時要注意不要隨便拔鏡子,因為一旦拔了之後就可能再也插不進去。最後,要慎用氣道凝血藥物,因為大出血時使用凝血藥物會導致氣道血液凝固、阻塞,無法抽出。可以考慮使用縮血管的冷生理鹽水、腎上腺素,或者靜脈使用垂體後葉素等來控制出血。對於風險大的也可考慮用預置球囊封堵。
問題三:您覺得本次會議有什麼收穫,主要關注哪些熱點問題?
答:首先,我們的團隊有最大的收穫。會議開始至結束,每天都有我們團隊成員的報道。以前更多是作為參與者,聆聽別人的報道。現在我們團隊能夠發出自己的聲音,展現自己的身影,呈現自己的結果。對於我們科室而言是一個很大的鼓舞,鼓勵科室人員更多地參與投稿,使我們的研究成果能夠與更多的人分享。因為我本人是從事介入的,所以更多地關注介入、重症、間質病等方面的熱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