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汛以來,我國南方很多省份連續遭遇特大暴雨天氣造成洪水肆虐。廣東、廣西、貴州、重慶、四川、江西、湖北、湖南、浙江等地都發生了嚴重的洪澇災害。長江沿岸很多鄉鎮與城市的水位超過歷史最高,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情況令人震驚,防汛形勢極為嚴峻。關於暴雨及洪災深層的原因,很多權威專家認為,這是全球變暖所引起的極端氣候變化所導致。
全球變暖對人類生活產生了重大影響,體育活動也不例外。
一、全球變暖對體育運動的負面影響
全球變暖之下,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其所帶來的氣候變化、特別是局部氣候極端變化的頻繁發生,深刻影響著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例如極端的乾旱與大火、暴雨與洪澇,風雪與霧霾,以及災後「大疫」與饑荒等問題,都是沉重的人類災難。水、旱、風、雪災害的頻繁發生,也給世界體育運動、特別是職業或高水平競技運動的發展造成極大的影響。例如,去年秋季在日本舉行的橄欖球世界盃,因為日本遭遇近60年最強颱風導致賽事中斷及部分場次取消;今年年初的澳網,因為曠日持久的山林大火導致墨爾本空氣品質惡化,比賽堅持進行引發了不少爭議;此外,暖冬的出現,導致很多滑雪賽事被迫採用高昂的人工造雪;頻繁發生的高溫熱浪天氣,導致每都有傳統的馬拉松、自行車等戶外賽事被迫改期或取消。
長江流域的嚴重洪災還在持續
2014年,加拿大滑鐵盧大學與奧地利因斯布魯克管理中心的聯合研究表明,由於氣候變化,1980-2010年期間的9個冬奧會舉辦地,到2080年或只有6個依然適合舉辦冬奧會。2015年,北京聯合張家口申辦冬奧會的一個重大困難,就是擔心北京與張家口地區的冬季降雪量不足。
和抗疫的醫生們一樣,抗洪的軍人們也是我們民族的脊樑
在該報告中,研究者利用衛星地圖技術以及主流氣候變化和海平面上升數字模型去進行推算,研究發現,到2050年,法國波爾多的Matmut Atlantique體育場將每年都會遭遇被完全淹沒的情況,德國不萊梅的Weserstadion則可能每年都發生局部洪水。在美國,NFL 傑克遜維爾美洲虎的TIAA Bank Field球場,NBA邁阿密熱火隊的American Airlines Arena球館,都可能出現相同的結果。東部,紐約巨人隊和紐約噴氣機隊的MetLife Stadium、以及紐約大都會隊的Citi Arena,每年也都會泡在水裡。英倫三島的情況會更為嚴重,92支職業球隊中,有23支球隊(幾乎是四分之一)的主場,可以預計到2050年每年或部分年份將遭受洪水淹沒。
此外,氣候變化導致的大區域內的高溫、乾旱、暴雨、洪澇、颶風、極寒暴雪等問題,又很難提前較長的時間去預測和預報。這將致使參與運動的條件變得更為苛刻,對高水平運動員和普通體育愛好者提出了更多挑戰,參與、觀看職業比賽或大眾運動的機會由此會減少。很多場地、場館、設施、設備、器材等,需要適應極端惡劣天氣的政策和措施,例如,可開合的屋頂、防高溫的人工材料、可防洪水的增高地面、調控溫度、濕度與空氣清潔度的新型設備等,將會增加的巨額費用。這些「大手筆」投入,可能是社區大眾運動場所與體育設無法承擔的。
由於氣候變化,1981-2010年期間的9個冬奧會舉辦地,到2080年或只有6個依然適合舉辦冬奧會
依然肆虐的新冠病毒傳播,使得這個世界、國家、社會與階層之間的割裂與溝壑更加明顯,差異、衝突與矛盾也顯得愈發尖銳。進一步講,全球變暖、氣候變化、極端天氣、生態惡化、瘟疫流行.....都對人類的生存環境、健康、經濟與社會發展產生這致命威脅。但這些危機與威脅,也提供了一個契機,讓人類明白:只有各國人民與政府突破政治與文化的刻板印象、從更高的人類文明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去看待這個危機,加強合作、團結,相互支持與幫助,才能獲得人類的未來。
二、綠色奧運、體育運動與碳排放控制
體育運動不僅是氣候變化的受害者,其實也是加速氣候變化的因素之一。大量的國際體育賽事,使得跨區域的交通方式成為必需,而航空旅行的碳排放量很高。再比如冰場、雪場,都是能源消耗極高的運動設施。通常,大型體育場館都是水、電的消耗大戶。
國際奧委會今年的3月份宣布,從2030年開始,所有奧運賽事活動都將是綠色環保的(climate positive),即所有奧運承辦地的組織委員會都要求承擔減少碳排放的使命。但目前,還未有詳細深入的研究去測量、分析各種賽事從申辦、籌備、組織、運行到收尾等各項工作中,會有多少碳排放量和能源消耗。
氣候變化導致的各種自然災害,加劇了貧困和社會動盪
《抗爭:全球體育,氣候緊急情況和快速變化的案例》,提議全球體育行業的機構,要在碳排放的方面發揮帶頭示範作用,切實通過綠色、節能、環保等手段去降低能耗、減少溫室效應、保護環境。例如:
第一,全球所有體育聯合會,包括國際體育組織、國家體育組織、職業體育聯盟等機構,都需要簽署聯合國體育促進氣候行動框架,並承諾在簽署後的一年內、起草並發布一項全面的十年計劃,以確保真正逐年降低各自活動及其體育賽事(包括觀眾行程)的碳排放。
第二,在2030年之後,高碳排的全球性體育賽事或旅遊活動,應予逐步予以取消,其國際單項體育協會應被逐出國家體育大家庭,而在碳排放方面沒有取得足夠進展的國家體育協會,將限制其參加國際大型賽事活動。
第三,體育賽事聯盟及各大商業旅行機構(如航空公司),都應該在自己的工作與活動中去切實減少碳排放。例如,可以將減少碳排放的進展,作為各大俱樂部進行的年度審計的一部分,或是其參與的前提。
三、結束語
氣候變化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決定性危機,它發生的速度比我們擔心的還要快。但面對這一全球威脅,我們絕非無能為力。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資料,現在遏制氣候變化還為時不晚。如果要減輕氣候變化的最嚴重影響,需要地球上的人類在未來十年中大量減少碳排放。如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在去年9月指出,「氣候危急情況是一場我們正在輸掉的比賽,但這也是一場我們可以贏得的比賽」。
人工造雪
誠然,國際體育組織及賽事的碳排放,在人類所製造的所有碳排放量中只占很小部分。真正遏制全球變暖和氣候變化,保持地球上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將需要社會各個方面的根本性變革——改變人類種植糧食、使用土地、運輸貨物以及驅動經濟的方式。 但是,世界體育大家庭,是全球體育人的共同體(community),在傳遞減少碳排放、降低能源消耗、保護地球的理念方面,可以發揮極大的影響力。而且,把降低碳排放、乃至零碳排作為國際體育界各種行動的常識或優先事項,引導全球熱愛體育運動的人們去行動起來,使用清潔能源、減緩全球變暖的進程、減少極端氣候現象,也極其符合體育推動人類進步的追求。
(本文為「冰球家」原創及編譯。歡迎轉發傳閱,請勿用於商業用途。未經允許,嚴禁以任何方式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lfUUW3MBfGB4SiUwxck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