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貓利: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諮詢師、講師、上海市奉賢區心理諮詢協會會員。相信人的潛力是無限的,只要打開被限定思維,一切皆有可能。
首先看怎麼來定義酒肉朋友。酒肉朋友的原義是在酒桌上的朋友,"朋友"的定義被限定在酒桌上。離開酒桌大家不再是朋友。
隨著網絡的發達,出現了很多新詞或者老詞有了新的意義。比如"那麼"說"辣麼",現在的油膩大叔里"油膩"和以前的"油膩"意思也是不同的。
再說人與人的交往關係中,對人際關係的認知,也是隨著科技的發展而變化的。
以前我們的生活被限定在一個固定的圈子裡,所以非常看重人情關係,當你有困難的時候,親戚朋友但凡能沾上邊的,都一起來想辦法。在我們的集體潛意識裡,同一鍋吃飯,代表我們是一家人。所以我們固有的認知是這樣的:我們已經一起同桌吃過酒肉,屬於一家人了,當我需要你的時候,你就要來幫我。如果你腳底抹油跑了,你這樣的人"只進不出",對我來說是"無用"的。你那麼不懂禮尚往來,我付出再多也得不到回報,甚至還要被你占便宜,那就遠離你吧。
現在我們生活的空間範圍更寬廣,可選擇的資源更多。雖然處於多元化的複雜的社會中,壓力很大生活有點累,但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化。有啥事不用麻煩朋友,找專業公司都可以解決。比如搬家有搬家公司,沒人燒飯可以叫外賣。你想了解哪方面的信息,網絡都會滿足你。
另外我們還有各類群,在這個群里,大家有一個共同的愛好,讓你隨時可以和這個領域的大師大咖聊天,討論問題。這種人際交往比較單純,大家進群目的明確,要麼談學習,要麼談育兒等等。平時生活壓力都蠻大的,什麼都談太累了。很多群還有群規,談論題外話者踢出群。大家沒什麼利益牽扯,可以敞開心扉,放鬆身心。
就因為大家都渴望單純的交往,才會更懷念我們學生時代的友誼。所以很多人參加了同學會以後很後悔,再也找不到那個年代友誼了。大家有了階層、有了芥蒂、有了物質的東西,同學會變了味,變成了拉資源、拉人脈的聚會。
另一方面,現在大家物質生活條件好了,開始重視精神生活。很多人對人際交往中,對與朋友的關係,也有了新的認知。大家在一起玩,就為了圖個開心,純粹只是吃喝玩樂,平時聚聚餐什麼的也都是AA制,彼此不摻雜太多利益的東西。當然了,有些時候,可能你隨口一提,我覺得是舉手之勞的,偶爾幫個小忙,也不會計較太多。你也不會指望肯定會有人幫,如果有人能幫當然最好,就算沒人幫,也覺得是應該的,因為大家一起"玩",才是在一起的初衷。
所以需不需要酒肉朋友,關鍵看你是怎麼想噠。
關於華大
原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諮詢工作室,始於2003年,專注心理諮詢、心理培訓、企業EAP。300多名富有實戰經驗的心理諮詢師團隊,600餘名志願者服務團隊,30門電話組成的免費公益心理服務熱線向社會提供服務。
不管你有任何心理或情感困惑,可以關注及私信我們的頭條號,向作者提問諮詢!